隨處可見的野菜,價值跟金子一樣!你認識嗎?

隨處可見的野菜,價值跟金子一樣!你認識嗎?

​所謂農村遍地是寶,作為農村人都知道,農村的地裡長著很多野生雜草,有的取名帶草字,有的取名帶菜字,這些野草野菜有很多都是可以藥食兩用的,也可以帶回家餵豬,真的用處多多,可因為中國的省份太多,同樣的野草野菜,有的省份被廣泛使用,有的省份比較少用或者都不懂用。今天筆者來介紹這種野草,它的名字叫“附地菜”。

隨處可見的野菜,價值跟金子一樣!你認識嗎?

附地菜雖然不是匍匐生長的植物,但是它個頭太矮小,大概在10釐米左右,分枝從根部生出後,就開始膨脹,長出很多分枝及分叉,有的分枝不得不被擠倒下來,貼在地上生長,我想它的名字應該是由這個原因來的,它的分枝多半是紫紅色被短柔毛,葉子柄和葉尖小,葉中寬有毛,5-6月是它的花期,花朵藍白色,分5個花瓣,比較小。

隨處可見的野菜,價值跟金子一樣!你認識嗎?

附地菜在我們村莊的地裡和路邊比較常見,很耐旱也耐寒,比較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據說在其它地方有人叫它雞腸草或是地胡椒,在全國分佈也比較廣泛,像西藏、東北、新疆這些比較缺水的省份都有分佈,可見它的生命力超強,附地菜含很多微量元素,能給人體補充營養成分,目前有的地方會食用,有的地方不懂用,像我的家鄉就很少有人掌握關於附地菜的知識,所以都不曾摘來餵豬,只是把它當雜草看待,很可惜。其實附地菜的作用可大了,等我把它說出來,你都有些不相信,附地菜是很有藥用價值的雜草,在目前尚未發現有人工栽培。

隨處可見的野菜,價值跟金子一樣!你認識嗎?

附地菜的功效與作用

治遺尿,赤白痢,發背,熱腫,手腳麻木。

1、《別錄》:“主毒腫,止小便利。”

2、陶弘景:“療蠼螋溺。”

3、《藥性論》:“洗手足水爛,主遺尿。”

4、孟詵:“作灰和鹽,療一切瘡,及風丹遍身如棗大癢痛者,搗封上,日五、六易之;亦可生食,煮作菜食益人,去脂膏毒氣;又燒敷疳匿;亦療小兒赤白痢,可取汁一合,和蜜服之甚良。”

5、《貴州草藥》:“驅風,鎮痛。”

附地菜的藥用價值

1、止小便利:雞腸草一斤,於豆豉汁中煮,調和什羹食之,作粥亦得。(《食醫心鏡》)

2、治氣淋,小腹脹,滿悶:石韋(去毛)一兩,雞腸草一兩。上件藥,搗碎,煎取一盞半,去滓,食前分為三服。(《聖惠方》)

3、治熱腫:雞腸草敷。(《補缺肘後方》)

4、治漆瘡瘙癢:雞腸草搗塗之。(《肘後方》)

5、治手腳麻木:地胡椒二兩。泡酒服。(《貴州草藥》)

6、治胸肋骨痛:地胡椒一兩。煎水服。(《貴州草藥》)

7、治反花惡瘡:雞腸草研汁拂之。或為末,豬脂調搽。(《醫林正宗》)

8、治風熱牙痛,浮腫發歇,元髒氣虛,小兒疳蝕:雞腸草、旱蓮草、細辛等分。為末,日擦三次。(《普濟方》祛痛散)

隨處可見的野菜,價值跟金子一樣!你認識嗎?

附地菜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搗汁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研末擦患處。

夥伴們,你們家鄉有附地菜嗎?你們叫它什麼名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讓更多人一起來認識它的珍貴价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