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公安」看,來自扶貧攻堅一線的駐村心得(下)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在村裡幹扶貧工作,主要就是要學會與人溝通,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原長溝村,現趙家河村14組有個老革命,叫李榮錄,由於兒子患病長期治療,也被評為貧困戶,但這個老頭身上有一股硬朗的氣息,他年輕時參過軍,退伍後返鄉務農,那個年代退伍回村的軍人是很光榮的,他人也能幹,就是兒子患病把一家拖累了。老李在家裡主要是養蜂,靠他一個人也幹不了重活,我剛去的時候老李經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這個貧困戶,好像沒享受到啥政策呀?”我就慢慢開導他,給他講政策,從普惠的角度給他講,從扶貧以來,水、電、路、訊給他講,看似不是直接給你發錢發物,但是就是有扶貧政策才有這些項目,要不這麼偏遠的地方,哪聽說過水泥路直接鋪上山通到組的?國家扶貧力度這麼大,要看得見這些普惠性的東西。老李這人本來犟,但這一來二去接觸交流中,我們也成了好朋友,我說這是忘年交,現在老李有什麼事還愛來找我,跟我聊幾句聽聽我的意見,最近他在進行危房改造,關於建房上一些不清晰的問題他總是問我,和我商量,我也給他出些主意。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說到危房改造,在我個人看來,今年脫貧的短板一個在於危房改造進度慢,一個在於飲水工程還沒到位,但是好消息是目前項目都在進行中,按規劃走是可以解決的,但是農村要長遠發展,特別是趙家河村目前有幾點可以早做準備。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一是地處偏遠,基礎設施落後

可喜的是這幾年整村基礎設施建設如雨後春筍,一個接一個,全村電網進行了改造,插卡電錶進行了安裝,兩條通組水泥路進行了鋪設,後續路段正在設計中。但是由於地理位置偏遠,村裡醫療設施不論硬件、軟件都還較落後,急難病症必須要去大型醫院。而且雖然現在通訊、網絡、電視是很發達,但是大山深處的群眾對這些只是停留在看一看,瞭解瞭解上面,真正要做出改變還必須得走出去,實地看,親身感受。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二是觀念落後,新生代勞動力流失嚴重

由於地理位置處於劣勢,山大溝深形成出當地特有的人文、風俗、觀念,而且農村老一輩人許多沒有受到過良好教育,不識字大有人在,村裡許多年輕人都選擇外出務工,因為在農村掙不到錢。因此我認為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看,觀念的扭轉是個逐步過程,欲速則不達。現在年輕一代都起碼受到初中以上教育,出去走走,開開眼界是好事,為下階段國家的鄉村振興計劃做準備。當市場或者國家政策需要農業的發展轉型為大規模、集團化、專業化的生產的時候,經濟的導向會決定那些有文化、有能力、懂農業生產的年輕人腳步往哪走。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三是產業沒有核心技術,

抗災害風險能力不足

目前全村的產業收入主要依靠羊肚菌、袋料香菇、天麻支撐,特別是羊肚菌產業,這兩年趙家河村種植面積成倍數增長,但種植羊肚菌純粹是靠天吃飯,全部是室外加大棚種植,說直白就是溫度不可控、溼度不可控、選定后土質不可控,一旦有一個因素有變量,脆弱的羊肚菌產業會轟然倒下。在2018年三、四月收羊肚菌的時候,全村就發生大規模畝減產,究其原因,眾說紛紜,有說菌種質量不好的,有說氣溫同比增高的,有說雨水不足的。根本還是在於自己沒有核心技術,菌種本村不能培育,要靠收購,外加氣候因素不可控,一旦發生極端天氣,很可能顆粒無收。再加上當地災害頻繁,生態環境脆弱,暴雨、冰雹、霜凍、大雪、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有發生,我在村裡遇到過山坡滾石把農作物打壞的,下雪把大棚壓垮的等等。去年9月連續暴雨,發生山坡滾石、塌方等災害,導致全村11個小組通組道路不同程度受損,山上老一輩農戶也不願意搬下來,農村發展還是一個長遠課題。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扶貧工作任重道遠,除了生活上的改變,更多的還是心理上的改變,接觸了從沒涉獵過領域的工作,我自認還算是及格,沒有轟轟烈烈,只有平平淡淡,從精準到人,再到著眼全村,看待角度的改變其實也只是一脈相承而已,同時也是人生中一段十分重要的經歷和回憶。要問我農村苦不苦?苦。問我農村好不好玩?對我來說不好玩。想到有人又問我:扶貧最大的成就感是什麼?我想我的回答是:不負群眾的期望,對得起頭上的警徽。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作者:漢中市公安局民警 趙家河村第一書記 高全曉江

「汉中公安」看,来自扶贫攻坚一线的驻村心得(下)

審核: 黃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