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带来的廉价快感,就像鸦片一样,麻痹了女人的神经

“MAC,又出新色了,美炸了。”

“是泫雅色?”

“断货……”

听到这两个字,张萌萌十分失落。

近些年,美妆界刮起了一阵口红风。

滋润、奶油、哑光……

唇釉、唇膏、唇蜜……

豆沙色、西柚色、枫叶红……

从质地到色号,品牌们用各种排列组合,撩拨少女的心,刺激她们的钱包。

张萌萌入坑两年,手头有将近200多支口红。一支口红,每日使用,能用半年。也就是说,她葬礼的口红都备好了。

但是,她好像总是少了一支口红,就像衣柜里,总少了那么一条裙子。于是,虽然月收入上万,爹妈还年轻,没有养老压力,没有弟弟,张萌萌却欠着还不完的信用卡。

可是,MAC的新色真的很美啊!

消费带来的廉价快感,就像鸦片一样,麻痹了女人的神经

优衣库出新系列啦,是跟某某品牌的设计师合作的呢!”

王婷婷打开B站,关注的博主一夜之间都变成“优衣库大使”。简单的T恤,配色却很亮眼;款式普通的裙子,剪裁却很有特色……博主们把优衣库穿出巴宝莉的味道。

王婷婷赶紧打开天猫,可惜手速太慢,只抢到一件。到手之后,虽然没有博主那么时尚,但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王婷婷想,可能是颜色不对。于是,她天天守着天猫,上班都分心。绿色、鹅黄色、焦糖色……一件T恤,买了五六个色号,她终于满足了。虽然这一整个夏天,也就穿了两三次。但却用买优衣库的价格,买到了巴宝莉的味道。

和部分女孩不一样,王婷婷很讲究性价比,虽然她并没有少花钱,却买到了更多东西。

可是,搬家的时候,真累啊!

在商家“买买买”的鼓吹下,很多女性似乎患上了“囤积症”。在消费时,只会想到拥有这样东西多没美妙,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没钱买或者没地方放。

上一辈人,经历过物资紧缺的时代,对“物品”有一种不安全感,部分人潜意识觉得“摆在商店里的东西没安全感,而只有囤积东西才靠谱”,这并不难理解。然而,现阶段的“囤积族”,却并不是因为贫穷产生。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正常消费是为了满足实际需求,也就是生理与安全的需求。在“消费主义”语境下,很多人想要通过消费实现后三者的需求,尤其是女性。

“你负责挣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女人,如何精致地生活”

“宠爱自己,男人才会爱你”

“优秀的女人,都应该有一个LV包包”

……

消费带来的廉价快感,就像鸦片一样,麻痹了女人的神经

不少男性认为,这样的文章证明中国已变成了“女权社会”,这种“误解”十分滑稽。在男性话语权下,如波伏瓦所说:“女性打扮得越漂亮,她就越受到尊重;她越是需要工作,绝佳的外貌对她就越是有利;姣好容貌是一种武器,一面旗帜,一种防御,一封推荐信。女性在这种情况下,既是商家们最想取悦的消费者,也是中上层男性的消费品

美剧《了不起麦瑟尔夫人》中,麦瑟尔父亲说:“你们女性看报纸只看小广告,只关心促销的消息,不关心在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不关心周围的社会发生了什么。”

在经历丈夫出轨后的麦瑟尔夫人,恍然大悟:“我的父亲说得有道理,但是这不能怪我们,那些商家故意把好看的衣服、好看的口红,标出可爱的价格,放在显要的位置,就是为了抢走我们女性的注意力,让我们把智商和精力都花在这些琐碎的小广告上,而没有时间去注意世界发生了什么。”

所以男性“提高自我”,往往指的是学习和赚钱;而女性“提高自我”,是购物、化妆、整容,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以吸引更优质的男性。

面对这种现象,很多极端的人,一味指责女性拜金,这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她是变成女人的。”

消费带来的廉价快感,就像鸦片一样,麻痹了女人的神经

《人类简史》提到,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基本消灭了生物性贫穷,但由此产生新的问题:生产超出了需求,谁来购买这些产品?

与普通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轻松获得物质,即使在困难时期,她们也只需要贩卖性交易权,就足够生存下去。

如此,商家们将营销的利刃,精准地插入女性的心脏。通过鼓吹所谓“轻奢”品质生活,他们俘虏了大量中下层女性。

所谓“包治百病”,实际上就是通过购物来获得愉悦,很多女性因此丧失了学习与创作的乐趣。消费带来的廉价快感,就像鸦片一样,麻痹了她们的神经,甚至令不少女性失去理智。这几年“校园裸条”事件,便是如此。为了外表精致,而丢失了自我。

消费带来的廉价快感,就像鸦片一样,麻痹了女人的神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