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國家利益卻被後人辱罵,這個忠心大臣有點冤!

很多古代的事情我們都不得而知,只不過通過古書中的一些隻言片語才可以得知,因此有些時候我們並不瞭解當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在歷史上就有一位比較冤枉的大臣,他本身一心想要為國謀取福利,但是後來卻被說成“叛國之臣”。

為了國家利益卻被後人辱罵,這個忠心大臣有點冤!

這位大臣就是曾國藩,相信很多人早就已經聽過他的名號了。因為他之前為清朝去與外國敵軍談判,所以才揹負上了一世的罵名,甚至在現在依然有非常多的後人在辱罵這個大臣。但是事情究竟是什麼樣子呢?

為了國家利益卻被後人辱罵,這個忠心大臣有點冤!

由於當初我們國家實在不爭氣,所以喪失了大片領土,甚至有敵軍直接想要佔領。當時他便被派去和外國軍隊道歉,並且接受條款。不過他是一心為國的忠心大臣,所以當他看到條款上面的賠償金額時便一直想盡辦法想要減少一些。當然,這可沒有那麼容易讓敵軍同意。這個時候,敵軍居然開始要了我國的其他地盤,而當時他沒有辦法,只得同意。因為就短期來說,這樣的解決方法是最可行的。

為了國家利益卻被後人辱罵,這個忠心大臣有點冤!

並且他在這一次的會議上面做出了很多讓人佩服的舉動,所以在場的外國官員們都不僅對他感到敬佩。他也在此次的會議上面為自己的國家贏得了最後的尊嚴,但依然簽下了那個“霸王條款”。當他回去之後,就連連吐血,可見他究竟多麼的為國事所憂愁了。

其實當初他與自己的弟子一起來到了這個會議上面,本身應該由他的弟子簽署條款,但曾國藩深知這意味著什麼,所以對自己的弟子說,還是讓自己來吧,害怕他年紀輕輕以後就毀在了這件事情上面。當時弟子聽完之後真可謂是痛哭流涕,在老師簽完條款之後保住老師止不住的痛苦,反倒是老師安慰起來他了。

為了國家利益卻被後人辱罵,這個忠心大臣有點冤!

可是,這件事情在後人記載的時候不過寥寥一筆,甚至只是說他簽署這個條款的內容究竟是什麼,而並沒有提及他為這個條款做出了何樣的努力。因此,他在當時回國之後一直被世人辱罵。本身自己就已經為國家大事操勞不堪,現在還被這麼多的百姓所不理解,所以他便病倒了。

為了國家利益卻被後人辱罵,這個忠心大臣有點冤!

當李鴻章來的時候,他也只是交代他以後究竟該怎麼做,還不讓他們兩人在船上做出的努力告訴世人。他說,因為大家看到的是都是最後結果,所以無論你做出什麼最後的結果不能夠讓大家滿意就不要再一直強調自己的努力了。弟子聽了之後更是難過,連連為老師感覺到不值。

為了國家利益卻被後人辱罵,這個忠心大臣有點冤!

但是究竟值不值得又是誰可以說清楚的呢?曾國藩在世的時候,一心想要為自己的國家效力,所以也不斷地探索著救國方法,雖然他的“洋務運動”失敗了,但確實讓我國在這方面的探索更近了一步啊!

大家在追究一些歷史事情的時候,希望不要僅僅只看留下來的一些資料,而更應該全面知曉再做評判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