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新房进入“薄利多销”

撰文:《昆明楼市》首席购房顾问 文锋

7月1日的昆明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是有影响的,尤其是新房市场。

上周,昆明一巫家坝项目开盘,房源表中最低以1.57万元/平出街,引来了一阵骚动。 其实,该项目首批次7/8号楼,均价在17897元/平,这和预期差不多,但是由于低区、中区和高区的价差被拉大,低区确实存在个别房源不超1.6万元/平的单价,这也是定价的艺术,整体也符合昆明对“限涨”的要求。

这倒没什么,价格很有喜感也亲民,作为首开楼盘的表率和市场福利,确实也吸了一大波粉。但区域内有个别楼盘直接按耐不住了,甚至认为巫家坝的房价就应该高高挂起,否则“政府没钱,城市建设一塌糊涂,城市影响力日益下滑!”

操盘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总得回归市场,尊重事实啊。

通过对最近2个月进行监测,昆明下半年的市场难现上半年的火热了。一度被认为好地段的网红级别的楼盘竟然没有日光,个别楼盘只能做到五六成的去化,加上市场乱象整治,诸多项目销售确实遇上瓶颈了。二手房市场接棒新房上半年的火热,但也出现了近1年来的新现象,房屋挂牌量明显增加,但成交周期明显拉长。

如果说,巫家坝的开盘价低于预期,那么昆明草海的价格更具喜感,根据朋友圈信息,草海边一项目即将首开,定价13200元/平起,还包含了1500元每平米的精装修。

昆明新房进入“薄利多销”

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可比肩巫家坝的区域,这个价格无非说明两个事实:一在限涨的政策下, 开发商的定价更具策略,比如草海项目,一至八层看不见滇池价格相对较低,但九层以上价格则高企上百万,或许这将成为昆明新楼盘目定价范本;二就是开发商以价换量,通过价格驱动销量先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有可能成为开发商销售的常态。

也就是说,人总是有惯性去思考,无论巫家坝还是草海,都希望房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但这个都是预期出来的价格幻想,就应该达到那个数,达不到就不是区域本身的价值,请问,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巫家坝合理的价格?可以明确,卖得好,说明价格定低了, 卖得不好,却不一定价格高,还有可能产品不够好。

巫家坝是起飞的地方,在去年万科翡翠首次亮相的时候,还没200亿投资建设5000亩中国版的曼哈顿中央公园,也还没出现绿地东南亚中心世界第一高度(含海拔高度)的规划,价格可以从1.3万元/平起价到如今的1.8-1.9万元/平,也就是说,是谁让这个价格有这么大的变化,是市场需求还是人心期望? 后入者为了分流目标客户,可以对标这个价格甚至略低,这是合理也是明智的。

价格数字带来的冲击,是市场竞争最为残酷的事实。不考虑建设周期,单以巫家坝区域内如此之多的竞品,显然也在争分夺秒抢进度抢客户。到了拼产品拼价格的时候,少一些无病呻吟的情怀和哀怨。

昆明新房进入“薄利多销”

一位买房者的看盘总结(来自群消息)

不可否认的是,住房需求的根本变化已经在形成:一套房向二套房的消费需求转变,才是真正刚需;而改善型住房需求则越来越占主导,大户型高品质好房子是未来的市场趋势。

从购房者的角度,他们天生对价格敏感。从看盘的情况下,价格坚挺存在,调价的也有不少,曾经标榜准备过3的一环内项目,也有特价房的处理方式。从目前来看,昆明新房的选择机会很多,价格也处于企稳阶段,对于很多刚需或者改善型客户而言,是很好的上车机会。

昆明新房进入“薄利多销”

用任大炮的一句话,此时政府帮着你摁住房价不让上涨,你还不买,难道非要等着上涨再买?

昆明新房进入“薄利多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