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省份平均工資出爐:僅有這6地的非私營單位能跑贏全國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26日電(熊家麗)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5日,全國已至少有23個省份公佈了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其中,僅有6省份的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超越了全國,青海的非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是私營單位的2倍。

6省份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超越全國

中新經緯客戶端梳理各地統計局數據發現,截至8月25日,全國至少有23個省份已公佈2017年城鎮非私營單位、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水平。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4318元,同比名義增長10.0%,實際增長8.2%;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5761元,同比名義增長6.8%,實際增長5.0%。

23省份中,根據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兩個口徑統計的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水平,超過全國水平的省份數量較少。非私營單位方面,超過全國水平(74318元)的僅有北京、天津、浙江、廣東、江蘇、青海等6省份;私營單位方面,除暫未公佈數據的天津、雲南、內蒙古、黑龍江4省,超過全國水平(45761元)的只有北京、廣東、重慶、江蘇、浙江等5省份。6個非私營工資超過全國的省份中,青海是唯一西部省份,但其私營工資較低,僅36588元,與全國平均相比差距9173元。

根據已公佈的數據來看,23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中,河南暫時墊底,為55495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中,山西暫居末位,為31745元。以此計算,北京的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河南的2.37倍,北京的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是山西的2.23倍。

青海非私營單位工資為私營單位的2倍

將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與私營單位相比較來看,23省份中,除天津、雲南、內蒙、黑龍江還未公佈私營單位年平均工資以外,其餘19省份中,非私營與私營相比,差距最大的是青海,其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是私營單位的2.07倍。

數據顯示,2017年,青海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75701元,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36588元。此外,非私營單位工資超過私營單位工資1.8倍的還有4省份,分別是寧夏(1.80)、吉林(1.85)、北京(1.86)、山西(1.89)。

19省份中,非私營與私營單位工資相比差距較小的有4省。其中,福建差距最小,其非私營單位工資僅為私營單位的1.38倍。另外差距較小的三省分別是重慶(1.41)、海南(1.48)、廣東(1.48)。

從增速方面來看,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速普遍快於私營單位。23省份中,除天津、雲南、內蒙古、湖南、黑龍江5省暫未公佈私營單位增速外,其餘18個省份中,僅廣東、海南、吉林3省私營增速快於非私營。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增速上,青海、陝西、山西、河北、寧夏等5省份的平均工資處於較低增速,均在4%以下,分別為3.3%、3.3%、3%、2.6%、1.1%。

為何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相對較高?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就單位構成而言,非私營單位包括公有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等,而私營單位裡都是私營的。第二,非私營單位裡大中型企業較多,而私營單位裡小微、中小微企業較多,規模不一樣。第三,非私營單位投資比私營單位要高,因此勞動效率、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的手段比私營單位要高。第四,從人員構成來看,非私營單位白領較多,私營單位藍領較多。

23省份平均工資出爐:僅有這6地的非私營單位能跑贏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