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 一家國民級應用和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人們很少做他們相信對的事,他們做比較方便的事,然後後悔。

———鮑勃·迪倫 Bob Dylan

釘釘 一家國民級應用和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企業服務其實就是一件「不太方便」但又是「對的事」,並因此成為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VC 行業過去普遍認為,企業服務領域的投資標的不夠優秀,有幾個原因,一是企業服務和消費級市場不同之處在於:群體決策的邏輯和個體決策不一樣,個體決策更衝動,群體決策更理性、流程更復雜,更沒辦法靠線上廣告投入來實現拉新,而需要靠線下的當面勸服才有可能推動,因為這樣的特性,企業服務有著線性增長的表徵,也註定了回報週期長,VC 們投資熱情並不高漲。

其二,企業服務都是為了提高企業效率而生的,這就是在與過去不合理的工作習慣作鬥爭,否則提升效率也無從說起,但一旦觸及反人性的深水區,就很容易引起使用者情緒的反彈,會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到工具身上。

企業服務過去是重要的事兒,慢慢改進,小幅滲透是這個行業的法則,但眼下,隨著外部環境變化,企業服務行業成了重要且緊急的一項事業:隨著美聯儲加息,資本回流,充裕的流動性開始消失,而中國央行同樣也在去槓桿,中小企業過去觸手可得的訂單和信貸資源都在消失,已經到了關乎存亡的時間,「向外求」已然不行,就到了「向內求」的階段了,升級企業內生能力迫在眉睫。

企業服務行業也到了改變的時候。過去,推廣企業服務產品純靠地推,切入整個市場方式花樣繁多,有做雲盤的,有做打卡機的,還有做銷售管理工具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缺乏章法,整個行業一直處於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中,由於過去缺乏巨頭的投入,也缺乏一個集成性的大平臺充當先頭部隊,小公司燒錢根本燒不到黎明,就倒在了黑暗之中。

1、春雨潤物細無聲

好在,釘釘應運而生,及時給企業服務行業安置了核反應堆。有阿里過百億的資源投入,還有阿里先進企業管理方法論的輸出,再加上釘釘作為企業 IM 本身就是集成多樣功能的大平臺,釘釘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幫助企業服務打法升維,突破高成本障礙的新生態。

在不久前重慶規格極高的釘峰會上,釘釘 CEO 無招宣佈啟動「春雨計劃」,聯合雲鋒基金、創新工場、元璟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真格基金、銀杏谷、浙大聯創七家投資機構,將投入總計逾 10 億元人民幣的扶持資金,重點扶持釘釘生態中優秀的應用開發者和服務商,加速推動中國企業在雲與移動時代實現智能移動辦公方式。

釘釘 一家國民級應用和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為什麼釘釘要做這件事兒?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保持專注,強化專業化分工,讓生態中不同環節各司其職,是構建生態的最佳方式。

無招告訴周天財經,他的理念是,通用型的,投入大的,釘釘自己做,而針對垂直細分行業的,同時盈利情況較好的應用,則交給創業公司去開發。「釘釘是在為用戶、為合作伙伴打地基,合作伙伴是去幫用戶做裝修。地基很重要但看不見摸不著,用戶未必願意付費;裝修卻看得見摸得著,用戶願意為之付費。這是我們考慮的邊界。」

有人會說,無招是不是傻,賺錢的事兒不自己做,不賺錢的事情偏偏攬到自己的懷裡,無招文化衫上的 stay foolish 恰好對這樣的看法有所呼應,但對於釘釘來說,這也是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權衡,保持專注,讓釘釘能最專注地去堅持航行在主航道,而不會被過多的旁支需求分散精力,這恰恰又是 stay hungry 的一種表現。

釘釘跟他誕生之初的含義早已不相同,它已從單一的軟件形態,逐步裂變為「軟件+硬件+行業解決方案」的龐然大物。持續多年投入重金扶持生態,源於釘釘在不斷擴展邊界時面臨的業務需求。

釘釘在此次重慶 DING 峰會中首次發佈針對新零售、醫療、教育、地產、餐飲等垂直行業的全套解決方案,根據不同行業的工作特點提煉出方法論,並對產品進行訂製化的模板改造。

連接了 700 萬企業和 1 億用戶的釘釘,同時市場份額超過第二名到第十名之和,已經成為企業辦公領域的第一流量平臺和第一應用場景,如此精準的流量和能夠集成大量功能的平臺屬性,都是釘釘目前深厚的壁壘,也恰恰讓中小企業服務創業公司有機會「站在巨人肩膀上」。

不論是投資人找創業項目,還是創業公司找客戶,釘釘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潛力的資源池。釘釘還像一個航母戰鬥群,並非自己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凝聚了一群人在戰鬥。這是一家新的國民級應用和商業底層基礎設施的格局,要為所有企業的升級換代賦能,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就需要先給企業服務的上下游進行賦能。

一旦進入釘釘生態,創業公司就告別了單打獨鬥的狀態,直接依託於釘釘的平臺,既獲得了投資,也獲得了場景的接入。對創業公司來說,其得以專注於一個功能,打磨到最極致,而無需分散精力和資源去燒錢獲客。

但在以前,企業服務的生存現狀並不是這樣的。周天財經獲取了這樣一個案例,大概是釘釘時代之前中國企業服務的一種縮影。

釘釘 一家國民級應用和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2、舊石器時代的企業服務創業

如果沒有對比,我完全無法想象過去的企業服務行業簡直生活在舊石器時代。

2015 年初,一家名叫銷幫幫的企業服務公司成立於杭州。3 個月後,公司的第一款產品正式上線,主要方向是通過移動 CRM 系統服務中小企業。

產品上線後自然離不開推廣環節,銷幫幫選擇了線上推廣。百度關鍵詞投放、各類 SEM,這些流量基礎設施,銷幫幫在冷啟動階段,都無法繞開。

投放大半年後,初見成效。銷幫幫獲得了 3000 多個註冊用戶。當時成交的客戶規模以 200 人以下的中小企業為主,符合銷幫幫定位,企業客單價在 5000、6000 元水平,平均每個團隊有二三十人在使用。但戴宏偉內心有些動搖,拿到這 3000 個註冊用戶,背後付出的代價太高。

B 端企業級市場跟 C 端消費者市場不同,企業客戶做決策都十分理性,就像買東西講究「耐用」,任何企業主都希望自己的服務商能夠持續提供穩定的服務,一份外賣沒送到,改天再叫也沒有關係,但是企業數據出現丟失,卻不是兒戲,這也是企業服務創業比消費互聯網更加艱難的地方。

「客戶雖然對銷幫幫產品的研發能力認可,但是對初創公司實力、品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許多擔憂,」戴宏偉坦言。

由於缺乏信任和品牌背書,銷幫幫的客戶獲取成本居高不下。戴宏偉一算賬發現,通過線上關鍵詞、廣告投放,獲得一個註冊用戶的成本在 2000 元左右,更令人心酸的是付費轉化率只有百分之零點幾。

5000-6000 元的產品,耗費著百萬級的廣告投放,加上團隊的人工成本,這種狀態到 2015 年底,公司的資金流就已不可持續,用「命懸一線」來形容,毫不誇張。

2016 年 6 月,銷幫幫正式在釘釘開放平臺的應用市場上架。效果明顯,第一個月釘釘的流量就給它帶來了 8000 多註冊用戶。

8 月,銷幫幫在開放平臺上正式商業化。銷幫幫前期主動為釘釘客戶降價,客單價下調到 4000 元左右,付費轉化率在 3%-4%。這還只是在銷幫幫專心做產品,沒有去做客戶銷售和運營的前提下,過來的大部分客戶都是自助式付費。隨著產品功能更加豐富產品、價值不斷提升,現在銷幫幫的客單價已經接近 7000 元,付費轉化率在翻了五倍以上。

其實,不僅僅是流量在其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還包括信用。有的流量沒有背書,有的流量具有背書效應,而釘釘就屬於後者。

受益的不止是銷幫幫,從 2017 年 3 月到 2018 年 3 月,釘釘的入駐開發者數量已從 3 萬增加到 10 萬,提供企業級應用的數量已達 14 萬,服務企業數量 300 萬,開放平臺的成交額 GMV 同比增幅超 10 倍,頭部 ISV 服務商月入過千萬。

釘釘,這款國民級辦公軟件,和其開放平臺上的 10 萬開發者一起,在致力於推動互聯網對中國不同產業進行深度的重塑。

當前,互聯網行業演進正在經歷著從 PC 端到移動端再到智聯網的階段,而互聯網本身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也從信息互聯網到消費互聯網再到產業互聯網演進,這就意味著,從數字化生活到數字化生產的趨勢正在加速。

推動這樣的進程,是無招的願景。他希望自己攢的局,能彙集更多資金,以催熟企業服務生態的方式,加速產業互聯網化。

科技企業角逐的主賽場正在急劇發生變化——從吃喝玩樂下沉到生產製造與服務業的深水區,這就意味著科技企業要真正用前沿技術和數據重塑財稅、商業、交通、教育、醫療等行業。而深水區,對企業能力的考驗變得更大。

這時候,走慣了「少有人走的路」的選手,優勢就會顯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