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老沈的粉絲們,各位還記得那個話少耿直,十幾年如一日的烤著串兒的耿師傅嗎?

前陣子夜夜爆肝,正巧刷到了老闆的朋友圈,耿師傅的新店開張了。老闆連新店開張都這麼樸實,不搞活動不打折,甚至連個橫幅都沒有,生怕別人知道似的。

昨天晚上,下了班從七號線走出來,突發奇想地就想去看看這位老朋友,正巧趕上貼秋膘,也算是給不想減肥的自己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耿師傅的新店在馬連道南口的茶葉一條街上,這條街實在是奇怪,一家茶莊一家火鍋一家串串,商量好一般,把整條路佈置的雅俗共賞。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按照耿師傅朋友圈裡的照片找過來,合著是套在這家“玉林串串香”裡面的一個小隔間,長不過十米的樣子,就算坐滿了也不過二十人的大小。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我一見耿師傅便打趣道,這店未免太小了,連你老顧客的十分之一都裝不下。

耿師傅還是一如既往靦腆的笑笑,不好意思地說確實是太小了,好多老顧客都嚷嚷著讓他搬回去,現在雖然小是小了點兒,可起碼有了牌照了,不用像以前那樣偷偷摸摸地開了。

店裡雖然只有一桌客人,卻熱鬧的佔了半間屋子,我找了張小桌子一個人坐下,熟門熟路地寫起了菜單,寫了一半才突然想起,這樣的菜單應該是直接勾畫就可以了。習慣著實可怕。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五個羊肉串兒,五個羊排,兩串雞翅,一份烤茄子,寫好便拿過去讓夥計下單了。小夥計是耿師傅新招來的,是老家的鄰居,以前是幹美髮的“Tony老師”,想來北京闖一闖,於是就跟著老家裡為數不多的當老闆的耿師傅,來了北京,成了萬千“北漂”的一份子。

“那來了北京,為什麼不繼續做你的老本行呢?我以為人在不熟悉的地方,總是要做點熟悉的事才安心。”我一邊嗅著電烤爐上飄出的陣陣香氣,一邊看著小夥子染白的頭髮被汗水浸溼。

“在北京做美髮,沒有客源的話是沒有活兒乾的。”他沉默了三五秒才開口,有些緊張的樣子,但手下還是嫻熟地翻動著肉串,“我不喜歡那樣。人家想剪就剪想染就染,我為什麼要強迫人家。”

我終於知道為啥所有理髮店的“Tony老師”都那麼“熱情似火”了,因為“不熱情”的都來當廚師了。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店裡人不多,我點的肉串兒上桌後,耿師傅也坐到我對面,東聊西侃起來。到昨天,新店開張剛好一個月了,店面雖然合法了,但面積小了很多,客流量也急速縮水,只有味道和價錢一點兒沒變。

羊肉還是串的肥瘦均勻,不膩不柴。剛接過手時羊油還濺著油星,耿師傅一句你先吃吧,我就跟被下了蠱一般,張嘴就咬了上去,碰到嘴唇才突然看見左手拿著的相機,日,還沒拍照呢。只好訕訕的放下了肉串,給它補上了一張“遺照”。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雞翅是提前醃過的,切過了花刀,再加上實打實的用時間磨出來的味道。烤的也恰到好處,受熱均勻,外焦裡嫩。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茄子算是必點菜,我是茄子控,燒茄子烤茄子熬茄子我都愛,耿師傅的烤茄子看著就很踏實的樣子,沒有花裡胡哨的創新,但是蒜蓉和小香蔥又不可或缺,趁著剛出爐,燙的下不了嘴的時候,也是最好吃的時候。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隱約記得耿師傅上次說過他來北京已經十幾年了,99年剛來的時候還是在北京的大馬路上擺燒烤攤子。但是和現在的小年輕獨自闖江湖不同,耿師傅當時是和哥哥嫂子一起“北漂”,農村根深蒂固的宗族理念深深影響著他,他也經歷過饅頭鹹菜,白水面條的苦日子。一個月1000多塊的收入,要三個人分。

由於受教育程度不太高,耿師傅當時也沒想過有一天,燒烤攤子會被完全禁止,北京的大排檔也消失殆盡。耿師傅只好重新開始,在馬連道的一個住宅小區旁邊,租下了一個幾平米的小鋪子,屋裡還有一棵大樹,樹幹粗壯的像一堵牆,房頂就圍著樹幹搭建,下雨的時候就順著樹幹往下漏雨,往往外面的雨都停了,屋裡的雨還在下。

可即便如此,客人也絲毫沒有減少,反倒是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客人在店內打著傘吃飯

生意好了,耿師傅的生活也慢慢變好了。

“我是我們村兒頭幾個買車的。”他說這話時,有點害羞又帶著點驕傲。我戲稱他是“大款”、“土豪”時,他又低下頭說,還是羨慕讀過書的。自己這樣的一輩子只知道拼命幹活兒,也沒有經營理念沒有業餘愛好。

所以耿師傅也很願意出錢讓大兒子上了設計學的本科,因為他始終覺得,上大學是件開闊眼界的事,哪怕兒子選擇了設計,而不是他希望的管理學。

從1999到2018,明年耿師傅在北京就整整二十年了,這十九年期間,除了春節,耿師傅幾乎沒有過不開張的時候。

“每天一想著開門就有人來吃,也就沒有歇業的理由了,連白天出去逛逛玩玩,一到下午就急著往回趕。”耿師傅收走了我桌上的最後一個空盤子,送走了旁邊剛吃完的新客,我看著他的動作,簡單、平凡、熟練,但是卻堅持了近二十年。

還記得那個“耿直”的深夜食堂嗎,他又回來了

現在的人跳槽很頻繁,年輕人甚至一年就要換一次工作。我很難想象未來二十年我一直做著同一種工作,我也無法評判那種方式更好,因為這問題似乎不走到生命的盡頭,就永遠無法找到答案。

但來到北京的你,一定是帶著些許期待,現在過得怎麼樣?當初的目標實現了嗎?無論如何,拼搏也好奮鬥也好,總是要把肚子顧好的,耿師傅的新店再也不用藏著掖著了,光明正大的去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