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政廳扶貧創新:「一幫一聯扶貧超市」真有用


廣西民政廳扶貧創新:“一幫一聯扶貧超市”真有用

廣西民政廳扶貧創新:“一幫一聯扶貧超市”真有用

廣西民政廳扶貧創新:“一幫一聯扶貧超市”真有用

近日,在新春慰問活動中,一批由社會愛心機構捐贈的餐桌被送到西林縣八達鎮那卡村貧困戶家中。

為何餐桌成了慰問品?原來,駐該村幫扶幹部獲悉不少貧困戶剛完成危舊房改造或剛領取易地安置房鑰匙,普遍缺乏餐桌。於是,這一需求被放入該縣“一幫一聯(幫扶貧困戶、聯繫貧困生)扶貧超市”,很快得到響應。

貧困戶需要的是“雞”,幫扶單位卻送來了“鴨”……因為供需信息不對稱,幫扶遇到的尷尬,不時發生。2015年10月,自治區民政廳駐西林扶貧工作隊圍繞“幫扶誰”“誰來幫”“怎麼幫”的問題,試水推出“一幫一聯扶貧超市”。依據“政府主導、幫扶單位及幫扶人協同、社會參與”的總體思路,收集貧困村急需解決的事項,分捐資助學、產業幫扶、基礎設施三大類,為幫扶聯繫單位、結對黨支部、結對幹部落實責任,尤其是為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參與脫貧攻堅搭建平臺,凝聚起全社會共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

人畜飲水工程款需10萬元,侯某某需產業幫扶金2000元,楊某某需教育幫扶金3000元……在八達鎮周幫村的公示欄上,記者看到了該村列入“一幫一聯扶貧超市”的項目。西林縣委常委、副縣長周俊傑介紹,項目被放入“超市”後,如同系列菜單,通過相關網站發佈、走訪等形式向後援單位和愛心機構推介。由這些單位結合自身的能力、專長,挑選項目開展“點單式”幫扶。

那卡村貧困戶李定朝的女兒患有慢性疾病,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其困境列入“一幫一聯扶貧超市”後,被後援單位自治區救助服務指導中心“點單”,將其女兒接走開展治療。半年後,其女兒康復回家還找到工作。加上產業發展幫扶,李定朝家成功脫貧。

該縣將關愛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項目也放入“一幫一聯扶貧超市”。 廣西卡絲基金會與廣西眾益社會工作研究服務中心共同“點單”該項目,派出社工去西林,開展心理輔導、日間照料、法律援助等服務。

“扶貧對象的需求精準細化,為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提供了準確信息。”廣西扶貧基金會理事長黃國良表示,“一幫一聯扶貧超市”搭建了供需平臺,利於精準幫扶、有的放矢。

截至2月初,“一幫一聯扶貧超市”募集到幫扶資金及物資折款達970餘萬元,廣西慈善總會、廣西扶貧基金會、廣西協力扶助基金會等12家社會組織認領了幫扶項目。該縣下一步考慮把貧困村產品銷售等放入“一幫一聯扶貧超市”,進一步擴大幫扶內涵。

在綜合施策下,2017年底,該縣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15.84%降至9.61%

廣西民政廳扶貧創新:“一幫一聯扶貧超市”真有用

廣西民政廳扶貧創新:“一幫一聯扶貧超市”真有用

廣西民政廳扶貧創新:“一幫一聯扶貧超市”真有用

廣西民政廳扶貧創新:“一幫一聯扶貧超市”真有用

廣西民政廳扶貧創新:“一幫一聯扶貧超市”真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