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養 第三屆中國研學旅行論壇在京舉行

聚焦核心素养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在京举行

《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公佈不到兩年,“研學旅行”已經成為了一個炙手可熱的詞語,研學旅行市場呈井噴之勢。2018年,全國眾多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紛紛出臺相關規定,各地教育機構、旅行社、營地企業和新聞媒體都紛紛踏足研學領域,教育局(廳)、中小學校校長也在積極探索之中,但關於研學旅行仍有很多問題有待研討。

聚焦核心素养 第三届中国研学旅行论坛在京举行

2018年8月22-23日,由親子貓(北京)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青少年兒童戶外聯盟承辦的第三屆中國研學旅行公益論壇在鳥巢文化中心(主會場)和國家會議中心(分論壇)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聚焦核心素養,發展素質教育”。活動期間,中國研學旅行論壇組委會還首次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學業規劃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發佈了2018《中國研學旅行行業發展報告》。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郭傳傑、教育部《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課題組首席專家林崇德、北京第二外國語學員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北京體育大學原副校長邢文華、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學旅行研究所所長王曉燕等出席了論壇,並做了主題發言,800多名研學旅行相關從業者參與了此次活動。

在論壇主報告環節,顧明遠指出,研學旅行的關鍵詞是“教育”與“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沒有安全就談不上教育。同時,他認為,研學旅行應該納入到學校課程體系中,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活動。學校和校外教育機構開展研學活動要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要像課堂學習那樣精心設計、充分準備。

林崇德在發言中說,教育部之所以重視研學旅行,是因為它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整個中國教育與國際接軌,與國際競爭,從教育大國變成教育強國的一種需要。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研學旅行正是很好地落實、觀察,教育部所提出的核心素養的一個關鍵環節。

對此,郭傳傑在論壇中特別強調了研學旅行視野下科學素養培育的重要性。“我們從研學旅行的角度要注意到,科研過程也是極其重要的科學教育資源,要從科研的探究現場去進行教育。”他指出,目前研學旅行內容中的一個顯著不足,就是忽視了科學教育。因此,郭傳傑提出,有必要研究、制訂科學探究型研學旅行的標準規範,建立可行的評價考核機制,避免打著研學旅行的旗號,只遊不學。

如何做到遊有所學,推進真正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目標的研學旅行,還面臨不少困境。王曉燕在論壇報告中指出,核心問題是研學體系缺乏頂層設計。研學思想認識不足,缺乏科學的研學路線設計和研學考核評估,尤其是課程開發和師資保障是兩大難點。研學旅行的未來發展,必須注重內涵打造、載體構建、組織管理和制度保障。

在為期兩天的活動中,圍繞論壇主題,共進行了6個主題演講。值得一提的是,該論壇還首次進行了研學行業上下游系統探討,設置9個主題沙龍,每個主題沙龍由代表專家、中小學校、教育機構、旅行社、營地及互聯網平臺的從業者構成。此外,還有涉及科學、海洋、營地、國際遊學、研學操作實踐5大主題的分論壇落地實操。

與此同時,在本屆論壇上,中國研學旅行論壇組委會還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學業規劃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共同發佈了2018《中國研學旅行行業發展報告》。通過對研學旅行市場的調研分析,報告提出在未來要更好地推動研學旅行的發展,需要在市場拓展和營銷、產品設計和建設、服務提升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加以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