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只卖15天,西贝跨界卖水果!西贝白兰瓜靠啥火爆朋友圈?

西贝跨界卖水果!一年只卖15天,西贝白兰瓜靠啥火爆朋友圈?

一年只卖15天,西贝跨界卖水果!西贝白兰瓜靠啥火爆朋友圈?

七年前,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到甘肃旅行,走到瓜州时第一次吃到了当地瓜农种植的白兰瓜,一下子就被白兰瓜惊人的香甜征服了,心想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让西贝的顾客吃到。

于是,这一年开始西贝卖起了白兰瓜。然而任何领域都有它的门道,当时西贝人什么都还不懂,喜出望外地从当地拉了一车瓜,到北京烂掉了半车,方才知道这个生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今年已是西贝卖白兰瓜的第七个年头了,数年的摸爬滚打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唠唠。

正如题主所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来自美国的白兰瓜在兰州试种成功后,开始在周边大规模种植,成为兰州首屈一指的名瓜,被称为“一代瓜王”,不仅满足大宗内销,还对外出口。“吃口白兰瓜,十年不想家”“到兰州不吃白兰瓜,就如到广东不吃荔枝一样”等名句的广泛流传,也佐证着白兰瓜昔日的辉煌。70年代以后,白兰瓜又在酒泉、安西、敦煌、民勤等地大面积种植,盛极一时。然而好景不长,白兰瓜便遭遇尴尬,被“吃起来像萝卜”“白兰瓜变苦瓜”“吃口白兰瓜,不如啃黄瓜”等评价包围的白兰瓜逐渐成了“记忆里的味道”。

一年只卖15天,西贝跨界卖水果!西贝白兰瓜靠啥火爆朋友圈?

2010年,《兰州日报》记者深入白兰瓜产地,兰州市民对记者回忆:“小的时候特别爱吃白兰瓜,咬上一口,浓甜的汁水简直能粘住人的嘴唇,一股股清香直冲鼻孔,真使人不能忘记。夏天,只要你在床下放几个白兰瓜,它的清香就会弥漫整个房间,比什么香水都更让人感到清香舒服。”

2012年,《兰州晨报》记者深入著名的白兰瓜产地青白石,采访了25岁的张星,说到产自这里的白兰瓜,张星憨笑:“青白石出产白兰瓜那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我从出生到现在,压根就没见过青白石的白兰瓜,更别说吃。”白兰瓜的没落让很多人惋惜,其没落的原因也和很多农产品“吃起来不如以前好吃了”原因相似。

品种退化,一代不如一代

上世纪中国还比较落后,当地瓜农的选种技术也比较落后,很多人都是使用去年白兰瓜产下的瓜子作为下一年的种子。然而,白兰瓜是异交作物,不同品种在一起种植,很容易相互杂交,最后一代不如一代。白兰瓜的品种每十几年就要退化一次。上世纪60年代末,白兰瓜有过一次退化。到了80年代初,再一次退化。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从没停止过白兰瓜新品种的培育,很多新品种都可以达到白兰瓜鼎盛时期的品质,但新品种却遭遇推广困境,瓜农们接受程度低,也对白兰瓜失去了信心,所以白兰瓜并没有再现当初的辉煌。

一年只卖15天,西贝跨界卖水果!西贝白兰瓜靠啥火爆朋友圈?

农业的产销系统是一个闭环,品种再好,种了卖不出去也不行。西贝的白兰瓜产地瓜州,同样面临着兰州的情况,不用说上个世纪了,即便是相比七年前,种植面积也已经大幅度缩减,没有客商,卖不出去,没人愿意种,一些瓜农都开始种植销路更好的哈密瓜了。西贝采取的方式是向瓜州的农业合作社提前预订的方式,年初下订单,销路不愁了,当地的瓜农才乐于种植白兰瓜。种子方面,农业合作社会和知名种子公司和机构合作,比如今年使用的是甘肃省河西瓜菜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种子,这样也避免了品种退化的问题。

沙地旱作的种植方式,费力不讨好

白兰瓜最适合在沙田种植,在沙田上长出的瓜被称为“甜破嘴”,甚至甜到有被“蜇”的感觉。西北地区夏天温度高,风沙大,用沙田种白兰瓜,不仅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营养,而且可以增加瓜田昼夜温差,有利于白兰瓜糖分的积累。但整地铺沙的劳动非常艰巨,在当地还有一个“累死老子,撑死儿子,饿死孙子”的说法,费力不讨好。

一年只卖15天,西贝跨界卖水果!西贝白兰瓜靠啥火爆朋友圈?

西贝白兰瓜产地瓜州地处甘肃省酒泉市,主要地貌为戈壁滩,昼夜温差大

和很多农村一样,当地年轻人很多都选择外出打工谋求更好的生活了,剩下一些中老年农民,不少都开始种植苹果、桃子等果树,瓜农变果农,不仅更省力,而且收益还更高。再者,城市化的进程,让兰州河谷地带的一些老瓜田不断被征用,也加速了白兰瓜的衰落。

用药催熟,提前采摘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小伙伴都不会陌生,一种农产品,往往是刚上市的时候能卖个好价格,越往后价格往往越不可控。白兰瓜也一样,一些当地瓜农为了让自己的白兰瓜提前上市,有人会涂抹催熟剂,有人会施加大量的化肥,有人会频繁地进行大水漫灌,更甚至,在瓜只有6成熟的时候就开始采摘。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瓜能增加产量、提前上市,卖个好价。但却无异于是一种“市场自杀”行为。套用一句老话,市场是残酷的,也是最公平的,瓜农为了迎合市场让瓜提前上市,但也因为急于求成,砸了自己的招牌。

一年只卖15天,西贝跨界卖水果!西贝白兰瓜靠啥火爆朋友圈?

白兰瓜的生长期一般在120天左右,比如西贝的白兰瓜在4月初种植,7月底采摘,保证了足够的自然生长期,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甜度。其实越到后边,越是白兰瓜糖分积累的关键时期,如果只有六七成熟的时候就采摘,甜度基本不可能达到正常水平,含糖量甚至达不到10%,市场自然不会买账。

值得一提的是,成熟后的白兰瓜表皮会有一种网纹,西贝在挑选白兰瓜的时候会有一系列严格标准,比如含糖量达不到14%的,不要,重量低于4斤的,不要,网纹覆盖达不到80%的,不要。在西贝的标准下,瓜农们也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选用更好的土地来种植白兰瓜,很多农民自觉使用农家肥,而且保证一藤一瓜,让种出来的瓜更好看也更好吃。

一年只卖15天,西贝跨界卖水果!西贝白兰瓜靠啥火爆朋友圈?

实测白兰瓜含糖量,14%是底线

大气及水质污染,影响白兰瓜品质

这一点不需要过度强调,大气和水质污染是一个时代的课题。大气污染会降低昼夜温差,水质污染会让瓜变得易坏易烂,口感变差。西贝的白兰瓜产地瓜州,当地的农民会使用祁连山的雪水,双塔水库的水进行灌溉,且会严格控制灌溉的频率,既要保证瓜不被旱死,又要保证瓜的糖分积累。

一年只卖15天,西贝跨界卖水果!西贝白兰瓜靠啥火爆朋友圈?

面对一种好的农产品的衰落,只是责备农民唯利是图、目光短浅、没有品牌意识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而且颇有点居庙堂之高者“何不食肉糜”的尴尬。西贝所能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销售路径,来传承这香甜的白兰瓜,用高于市场的收购价格,来激发当地瓜农种瓜的积极性。

瓜的成熟度越高,也越甜,但难题是也越容易坏掉。其实西贝也一直在探索和学习,尽管卖了多年,去年依然有不少瓜坏烂。今年西贝为了让顾客有更好的体验,全部采用号称公路之王的斯堪尼亚进口车,全程冷链,分批次昼夜兼程配送到全国50个城市,为了保证新鲜度和黄金赏味期,只卖15天。当地老乡开玩笑说,“见过用这种车拉肉的,舍得用来拉瓜的还是第一次见”。

一年只卖15天,西贝跨界卖水果!西贝白兰瓜靠啥火爆朋友圈?

今年为了保护好瓜州白兰瓜的品牌,西贝采取了专家们一直呼吁的身份证制度,为每一颗白兰瓜赋予了一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以证明瓜的产地、重量、甜度等都符合西贝的标准。好的东西真的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希望通过我们一点点微小的努力,可以让白兰瓜慢慢重现当年的辉煌吧!

用“限时限量”来制造消费的危机感、刺激购买,已是例行营销策略中不可或缺的惯用伎俩,但随着商家的广泛滥用,其效果已大不如前,近年来已鲜少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大热的借势营销、社化媒体营销、跨界营销等,这些皆可从刚刚退热的世界杯中轻易找到足迹。

来源:生鲜头条,社交电商微播报整理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