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瓜——兰州蜜瓜,华莱士

白兰,又名兰州蜜瓜

,原名华莱士,原产于美国。白兰瓜一般重量为1.5-2公斤,皮厚瓜甜,汁丰肉嫩。在中国,白兰瓜是从美国引入此栽培种,成为兰州的特产。以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乡的产品最为有名。为一种厚皮甜瓜,其形呈圆球状,每只重约1.5一2.5公斤。皮白且硬,阳面有淡黄色晕瓤呈绿色,内腔小,含糖量高达13一16%,并富含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耐贮藏,宜于储运。瓜肉翠绿,囊厚汁丰,脆而细嫩,含糖量高达15%左右,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

白兰瓜——兰州蜜瓜,华莱士

植物学史

简介

白兰瓜——兰州蜜瓜,华莱士

白兰瓜是甜瓜的一种,原产于美国,美国人把它叫“蜜露”。1944年,美国土壤学和水土保持专家罗德民趁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兰州的机会,托他将种子带到兰州,白兰瓜自此名扬中国。河西走廊的气候及各种自然条件适合白兰瓜的生长,故白兰瓜也曾称雄河西。地近沙漠的民勤县,阳光辐射强烈,昼夜温差甚大,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白兰瓜富含糖分,品质优秀,瓜肉淡绿且呈半透明状,宛如翡翠(间或也有杏黄色)。其瓜味甘甜、汁液丰富、香气浓郁、芳醇爽口,真是“色如玉、甜如蜜”,不愧瓜中一绝。

由来

白兰瓜——兰州蜜瓜,华莱士

1943年,时任甘肃省建设厅厅长的张心一博士,邀请美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罗德明博士来兰州帮助研究解决干旱问题。罗德明认为兰州很适宜种植甜瓜,并答应回国后捎一些“蜜露”瓜种,在兰州试种。次年元月,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在访华途经兰州时,亲自将罗德明捎的“蜜露”瓜种子交给张心一。1954年经张心一组织在兰州地区的砂田里试种成功,因种子系华莱士携来兰州,故将此瓜起名“华莱士”,以示纪念。建国后一度改名为“兰州瓜”,1956年,时任甘肃省省长的邓宝珊先生,取此瓜皮纯白而获源于兰州之意,提意更名为“白兰瓜”,沿用之今。

白兰瓜在兰州试种成功后,便被推广到皋兰忠和、水阜、什川、石洞等乡村,经40多年栽培已成为皋兰传统特产。这种瓜,每亩种1200余株,植株强壮,每株留瓜1枚。群众将其生长状况概括为:“四个扁担八个叉,四十八片叶子一个瓜” (即每株4枝主秧,8枝侧秧,48片叶子留瓜一个)。瓜重约1.5公斤,含糖量一般达12%左右,好的可达16%左右,瓤厚汁丰,脆而细嫩,吃时瓜糖盈口,甜美清凉,满颊清香,直透心脾,有“如露如蜜”之说。群众戏曰:“白兰瓜拌炒面,笑死尕老汉”。过去主要在旱砂田种植,近年来,随着地膜覆盖和大棚技术的推广,开始采用大棚套小棚,再压地膜的种植方式种植,提高了瓜品质量,提早了上市时间,效益大增。现在,种植面积约2000多亩,亩产1500公斤左右,年可产瓜300多万公斤,除供应兰州市场外,还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并打入香港国际市场。特别是忠和产的大暑白兰瓜,皮白瓤绿,籽腔小,肉厚汁多,含糖量高,堪与瓜地相连的兰州青白石出口名产媲美。

形态特征

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茎、枝有棱,有黄褐色或白色的糙硬毛和疣状突起。卷须纤细,单一,被微柔毛。叶柄长8-12厘米,具槽沟及短刚毛;叶片厚纸质,近圆形或肾形,长、宽均8-15厘米,上面粗糙,被白色糙硬毛,背面沿脉密被糙硬毛,边缘不分裂或3-7浅裂,裂片先端圆钝,有锯齿,基部截形或具半圆形的弯缺,具掌状脉。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数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纤细,长0.5-2厘米,被柔毛;花萼筒狭钟形,密被白色长柔毛,长6-8毫米,裂片近钻形,直立或开展,比筒部短;花冠黄色,长2厘米,裂片卵状长圆形,急尖;雄蕊3,花丝极短,药室折曲,药隔顶端引长;退化雌蕊长约1毫米。雌花:单生,花梗粗糙,被柔毛;子房长椭圆形,密被长柔毛和长糙硬毛,花柱长1-2毫米,柱头靠合,长约2毫米。果实的形状、颜色因品种而异,通常为球形或长椭圆形,果皮平滑,有纵沟纹,或斑纹,无刺状突起,果肉白色、黄色或绿色,有香甜味;种子污白色或黄白色,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尖,基部钝,表面光滑,无边缘。花果期夏季。

白兰瓜性喜干燥,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兰州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中部,属于大陆性气候,雨量少,日照强,昼夜温度大,对于白兰瓜的生长和糖份积累十分有利。

成熟的白兰瓜呈圆球形,个头均匀,皮色白中泛黄,外形十分美观。切开后瓤口碧绿,肉厚汁多,脆而细嫩,清香扑鼻。

分布范围

全国各地广泛栽培。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也广泛栽培。兰州居多~

白兰瓜的产地在甘肃省兰州青白石乡,是素负盛名的“白兰瓜之乡”,这里生产的白兰瓜是甘肃传统出口产,也是甘肃省兰州市著名的瓜类特产,在当地的种植历史有五十多年,是当地特色农产品。白兰瓜原名叫“蜜露”,1944年由美国引种到兰州。

主要价值

白兰瓜不仅香甜可口,富有营养,还有清暑解热、解渴利尿、开胃健脾之功效。

吃法

白兰瓜——兰州蜜瓜,华莱士

“酿白兰瓜”,是五十年代,由“西瓜灯”、“西瓜盅”演变而来的烹调新秀,它作为一种特殊风味,进入名馔佳肴行列。

主料:熟透的白兰瓜一个

辅料:糯米100克,葡萄干50克,水淀粉25克,果脯100克,核桃仁100克,瓜脯100克,猪板油100克,白糖200克,玫瑰糖300克。

制法:

1、糯米泡洗干净,用小火煮透装入碗内,上笼蒸约半小时晾温。猪板油去油皮,改刀为小丁,入开水锅中烫透捞出,沥去水分。

2、果脯、瓜脯、桃仁改刀为丁。葡萄干去蒂洗净。然后将果脯、瓜脯、葡萄干放入盆内,加白糖100克,玫瑰糖20克,搅拌成馅。

3、把白兰瓜洗净去皮,切平两端,从瓜尾四分之一处切开,去籽,装入拌好的甜馅,盖上瓜盖,放入凹盘内上笼蒸约半小时,晾凉换装凹盘。

4、炒勺上火,投入原瓜汁;加水100克,再加乘余的白糖,用水淀粉勾薄芡,撒上剩余的玫瑰糖,兑碗内晾凉,上桌时淋浇白兰瓜上即食。瓜藏八宝,色彩绚丽,莹美如玉,味甜如蜜,瓜汁风味独有,软烂爽口,为清暑解热佳肴。

相关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忌讳

多吃会引起易引起腹泻。

品种分类

本种为我国最早利用为果品的瓜类,《诗经》等古籍多有之,发掘材料如马王堆女尸胃中已常见,贾思勰《齐民要术》称为小瓜,以别于古已有之的冬瓜(大瓜)。因本种栽培悠久,品种繁多,果实形状、色泽、大小和味道也因品种而异,园艺上分为数十个品系,例如普通香瓜、哈密瓜、白兰瓜等均属不同的品系。

大暑白兰瓜,属厚度非网纹甜瓜,为主要栽培品种。生育期120天,瓜圆形,单瓜重1.5一2公斤。皮洁白,阳面略带黄晕,肉厚,绿色,汁多味香,极甜,含糖量14%左右,是主要外销品种。

小暑白兰瓜,生育期11O天,因其上市早,栽培面积颇大,但其品质远不如大暑白兰瓜。实呈椭圆形,肉桔红色,俗称"红瓤子",单瓜重1.5公斤左右,皮光滑,乳白色,阳面淡黄色,肉较薄,2.8厘米左右,汁多味较淡,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34%。1980年以后种植的还有小暑绿瓤白兰瓜,绿肉C-81,73-2等。品质极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