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中國手機銀行排行榜

2018上半年中國手機銀行排行榜

X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當下,各類以AI技術、大數據分析為基礎的智能銀行網點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例如,無人銀行、DIY銀行、新零售銀行,它們在為用戶提供線上線下多個場景服務的同時,也展現出各大銀行積極在金融科技方面的佈局。而手機銀行作為用戶自助辦理金融業務和生活繳費的首選渠道,也成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

手機銀行成為商業銀行戰略轉型的重要平臺

移動互聯網時代,基於互聯網的智能金融服務,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面對移動終端市場,各銀行機構調整戰略、改變重心,將手機銀行定位為產品創新、業務拓展、戰略轉型的重要平臺。

根據Analysys易觀產業數據庫發佈的《中國手機銀行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1季度》數據顯示,2018年第1季度,中國手機銀行客戶交易規模為66.89萬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2.5%。

從數據也可以看出,商業銀行手機銀行業務正在保持快速的發展。而從用戶端來看,目前中國手機銀行註冊用戶數已超15億,活躍用戶也在不斷增長,逐漸成為用戶最活躍的電子銀行渠道。從交易規模來看,得益於轉賬、理財等金融類交易增長,2018年第1季度,手機銀行交易額環比增長12.5%。

各大銀行紛紛迎來產品創新,加強金融科技應用

根據Analysys易觀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銀行市場交易份額》,看國內手機銀行市場格局,建設銀行以27.7%的市場份額繼續佔據第一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分別以22.0%、14.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第三位。

除此之外,中國銀行、廣發銀行、光大銀行、上海銀行等推出新版手機銀行,加強迭代升級。而主要的創新升級則表現在加強金融科技應用方面。

以中國銀行為例,其2018年推出的新版手機銀行從解決客戶金融服務痛點出發,對手機銀行服務進行了全面升級,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個性定製的一站式線上金融服務。據悉,目前中國銀行手機銀行支持超過200項銀行主要金融服務。例如,為客戶提供賬戶管理、轉賬匯款、信用卡、生活繳費等服務;打造跨境金融、移動支付、資產管理等特色專區。

而在2017年6月,建設銀行海南省分行耗時6年打造的“新一代核心系統”竣工併成功上線,藉助這個效能巨大的“金融工場”,該行在海南省的92個網點的運營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櫃面立等業務的辦理由5分鐘縮短到2分鐘以內。中國建設銀行通過業務流程向人工向智能轉變,實現了工作效率的提高、經營活力的增強、用戶體驗的優化。

“黑科技”加持,智慧銀行再升級

當下,全球進入科技發展爆發期,新技術新手段不斷向各個行業滲透,銀行也不例外。在江蘇銀行新版手機銀行中,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語音識別等技術悉數登場,凡是在登錄、註冊、開戶、貸款、更換設備等關鍵交易時,都會實時開啟人臉識別或指紋驗證功能輔助校驗客戶身份,配合銀行實時反欺詐策略和安心賬戶主動式交易控制措施。

另外,將生物識別技術應用於手機銀行APP登錄、轉賬等環節中的,還有光大新版手機銀行。在其登錄、轉賬、繳費、充值中新增面部及指紋識別。這一新的更新,降低了冒名登錄、資金盜用的風險,從而保障用戶使用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該行多渠道展開金融安全知識教育,如通過網點門楣LED顯示屏、多媒體終端、自助設備,以及官網、官微平臺等自有渠道,配合人行、銀監局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月活動,在高校設立宣傳點,進社區、下鄉等活動,向公眾普及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校園網貸詐騙、違法違規金融活動的意識,難能可貴。

新的技術手段的應用不僅體現在提高手機銀行安全方面,還體現在提高用戶使用效率。例如,中國銀行手機銀行在新版更新中,還支持人臉識別自助註冊,客戶無需前往網點辦理,在家中即可通過移動端開通並使用手機銀行功能。

2018上半年中國手機銀行排行榜

手機銀行業正在構建更加開放化的行業格局

5月22日,螞蟻金服與光大銀行、光大科技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在雲繳費、金融科技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並將共建“數據共創實驗室”,以助力光大銀行數字化轉型。

從三方合作的內容看,螞蟻金服與金融機構的開放合作正在從最初的支付領域全面走向科技開放和業務場景開放,更加深入地攜手助力金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再如,中國銀行新版手機銀行與騰訊共同推出新一代風控系統,還與教育部、高校合作推出了國家助學貸款、校園小額消費貸款等服務,滿足學子基本學費以及日常合理消費的需求。另外,廣發銀行新版手機銀行在首頁設計國壽精選專區,提供國壽用戶專享入口及國壽保險產品。

綜上,當下的各大銀行正在不斷加強與外部企業合作,其手機銀行平臺自身逐漸更加開放化,以謀求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新出路。這是未來的趨勢,也是在當下不得不做出的選擇。與其在競爭中毀滅對手,不如攜手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