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萬億市值背後是巨大風險

自8月1日蘋果公司公佈第三季度財報後,股價一度飛昇。截至今日,最高每股為208.74美元,市值突破萬億美元。

蘋果萬億市值背後是巨大風險

萬億市值是什麼概念?深圳2017年GDP總量為2.24萬億人民幣,蘋果市值相當於3個深圳的GDP,比國內互聯網三巨頭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的市值加起來還高。

按照經濟學理論,股價預示了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而盈利能力靠的是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創新能力。iPhone問世,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並讓人們與信息世界交互的方式發生了徹底改變。此後,蘋果又相繼推出了蘋果應用商店、智能語音助手Siri,產品也不斷推陳出新。

可以說,蘋果引領了手機行業創新方向,成為“創新”的代名詞,這也成就了“蘋果”品牌。

不過,在享受創新紅利的同時,蘋果也承受著創新的“副作用”——知識產權糾紛。自1980年上市至今,蘋果因知識產權糾紛,曾與全球上萬家公司和機構對薄公堂。

據悟空財稅瞭解,2012年6月,中國上海某機器人公司起訴蘋果Siri專利侵權;2015年10月,蘋果賠償美國威斯康星大學8.62億美元技術侵權費;2016年2月,法庭判決蘋果侵犯美國VirnetX公司的安全技術專利;2016年5月,一家名為VoIP-Pal的公司起訴蘋果公司侵犯其網絡電話專利;2017年 3 月,三星申請重審與蘋果的專利糾紛案,而這場糾紛已經持續7年...

正是因為上述頻頻出現的專利訴訟案,導致部分投資者不得不對蘋果持觀望態度。當然,蘋果試圖通過瘋狂併購,來補充全球專利數量,也加大了自主申請知識產權的力度,且在數量上也呈現迅速增長之勢。儘管如此,悟空財稅資深知識產權專家認為,“知識產權依然是蘋果未來最大的風險。”

事實上,在手機行業,專利費用佔據了產品銷售價的一大部分,因為手機裡的每一個零部件,幾乎都包含了大量的專利授權使用費,而這些專利未來可能面臨的訴訟風險極大。

悟空財稅專家認為,蘋果如果想突破知識產權困局,還要從真正的核心硬件產品、芯片及底層通訊技術方面入手,“僅僅停留在用戶界面和使用體驗上是完全不夠的,加強這些底層技術的突破和知識產權保護,才能真正成為行業霸主。”

時至今日,針對蘋果的專利訴訟仍未中斷。正如專家所言,“當我們面對蘋果公司的巨大成功時,更應該關注其背後的一些風險,尤其是知識產權。”(悟空財稅編輯 張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