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首款電動超跑K50上市,前途汽車有「錢途」嗎?

編者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這一波造車運動有近500家新興玩家,這些新興玩家來自不同領域,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打造認為會被市場接受的產品,這就有了不同的造車路線,路線之爭孰優孰劣,市場說了算。

“睇車”推出#睇造車#欄目,深度報道這一波造車運動的各路玩家,旨在剖析其產品技術路線、商業模式路線、企業發展路線。#睇造車#欄目第五期,我們把目光放到前途汽車,這個脫胎於長城華冠的造車公司,又是怎樣造車的。

2018年8月8日,北京奧運開幕式十週年之際,造車新勢力——前途汽車旗下首款量產車型——電動超跑K50正式上市,補貼後售價統一為68.68萬元。上市的日子和價錢都是吉利的數字,“8”在漢語中諧音“發”,意思為“發財”。那麼,這款電動超跑真的有錢途嗎?

自主品牌首款電動超跑K50上市,前途汽車有“錢途”嗎?

K50的三個關鍵詞:前途汽車、電動和超跑

號稱中國自主品牌首款電動超跑的K50,是前途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關於這款車型只需要關注兩個關鍵詞“電動”和“超跑”。在介紹這塊車型前,先了解一下前途汽車。

前途汽車是長城華冠的全資子公司,其前身是長城華冠的電動車事業部,母公司長城華冠有著14年的整車設計和研發方面的積累,能夠給予前途汽車技術和資金支持。前途汽車的出身、首款產品選擇和零跑汽車極為類似,關於零跑汽車詳情請點擊《零跑汽車:華為系IT直男要憑轎跑S01領跑新能源?》。

但是,前途汽車的母公司長城華冠在汽車行業方面的積累,遠遠要比做安防電子起家的大華股份要多得多。如果說零跑汽車是IT人造車,那麼前途汽車就是汽車人造車了,好像有點廢話。

前途汽車的起步走在這一波造車新勢力的前面,早在2014年的北京車展上,前途汽車就展出了K50的量產版本,而那個時候,現在如雷貫耳的蔚來汽車、威馬汽車和小鵬汽車剛成立不久,尚在團隊搭建層面,可能產品規劃都沒有完成。

那麼為什麼四年前就亮相了量產版本的K50,為何到今天在正式上市呢?因為這是一款電動超跑,並且工廠建設、資質申請、產品測試、生產線調試、品質控制等等都是需要時間的。這一款產品孕育了足夠長的時間,也給予人足夠多的期待。

從亮相到上市這四年的時間裡,前途汽車拿下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並且建設了前途汽車蘇州生產基地一期,值得關注的是,這個生產基地不同於傳統汽車的四大工藝車間配置,而是圍繞著碳纖維、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的使用進行全新規劃,K50採用了全鋁車身和大比例的碳纖維覆蓋件,此外還會打造信息化平臺,以適應定製化和柔性化生產。

自主品牌首款電動超跑K50上市,前途汽車有“錢途”嗎?

更重要的是,前途汽車擁有中國首條/全球第二條碳纖維整車批量生產線,前途K50大規模使用了碳纖維覆蓋件,應用於車身側圍、頂蓋、機蓋、行李箱蓋、車門、翼子板等處,如此大比例的碳纖維應用,此前只出現在專業塞車和售價幾百萬的超級跑車上,如柯尼塞格、蘭博基尼、邁凱倫等品牌的頂級產品上。

作為一款電動跑車,性能要求就是第一要素了。前途K50搭載了雙電機四驅系統,最大功率300kW,最大扭矩600N ·M,0-100Km加速時間4.6S。考慮到溫度影響電池輸出效率,前途K50採用了恆溫系統,保證其隨時隨地都能獲得最佳的放電效果,極速達到了200km/h,綜合工況續航里程365km。

所謂的恆溫系統,就是RESS可再充電能量儲存系統(即是水冷系統),主要包括電池箱、整車控制器、高壓包(BMS、繼電器、絕緣電阻等),與VCU整車控制管理系統配合使用,保證車輛處於良好性能狀態。

電動超跑K50有錢途嗎?

看完價格和上述關於車型的介紹,很有興趣要下訂金了?對不起,您還得先去試駕。此前,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表示每臺前途K50的銷售都將採用“先試駕,再預定”的模式,沒有體驗就想下訂金,“我們將不接受你的訂金”。對,這就是這麼傲嬌。

不過,上市的時候就打臉了,通過線上可以進行預訂,訂金1萬元,選擇車輛配置(主要是顏色)及提車地點(北上廣蘇成五個城市直營店),話說,除了超跑品牌的限量版車型,有多少消費者在有條件試駕的情況下不是先試駕再下訂金的呢?真的很好奇K50的線上預訂情況。

自主品牌首款電動超跑K50上市,前途汽車有“錢途”嗎?

在於客戶的接觸上,前途汽車選擇了開設品牌體驗店,並將其命名為“前途·驛”,將承載著與目標客戶群體的互動功能,首家品牌體驗店落戶在北京三里屯。此外,還提供車主APP——前途翼,車主服務品牌——前途易。今年內購車還可以享受四大終身免費服務:免費質保服務、無條件免流量服務、免費道路救援服務以及免費保養服務(基礎保養項目)

作為一款定位於為城市場景出行的純電動跑車,選擇在城市的中心開設品牌體驗店是正確的,第一家店選擇在北京三里屯是個不錯的選擇,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那裡的跑車也相對集中,特別是晚上。

但是,一款跑車期待有多少銷量呢?這個問題是個問題, K50作為一款雙門雙座的跑車,和別的跑車在使用上也沒本質區別,買跑車的群體本來就不多,選擇電動跑車的可能就更少了。

這樣看來,前途汽車的首款量產產品K50的錢途,似乎並不那麼被看好。但是,相信前途汽車也不會將其視為一款跑量的產品,主要還是驗證技術、樹立品牌。重點要看前途後續的產品規劃。

三大平臺十款車型才是真的前途

在2018年的北京車展上,前途汽車展示了兩款新產品,包括小型乘用車前途K20和中大型乘用車前途Concept 1。按照彼時前途董事長陸群的介紹,前途汽車在研發的有三大平臺:

1、高性能運動轎跑車/轎車平臺;

2、中大型乘用車平臺;

3、小型乘用車平臺。

每個平臺都會有2-3款產品,甚至更多款產品,總計將會推出十款左右的新車型。

按照前途汽車的規劃,上述三大產品的十款車型,將會覆蓋城市、近郊交通圈,而且滿足1-2人、2-4人以及5-7人使用的全出行場景的純電動產品家族。在前途K50上市後,未來前途汽車每年推出一個新平臺的產品。

可以想象,驗證技術和生產流程的K50後,三大平臺的十款車型才是前途汽車的真正殺招。

#睇造車#欄目往期回顧:

李想的車和家《從SEV到增程式,車和家的“非主流”造車路線》;

張海亮的電咖汽車《新融資20億的電咖,要從A0級玩到高端車型》;

清華系、知合出行加持的合眾新能源《合眾新能源哪吒鬧海的背後,是知合出行的產業大布局》。

華為系IT男的零跑汽車《零跑汽車:華為系IT直男要憑轎跑S01領跑新能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