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一条鲫鱼就能保送清华?柳州这两名参赛者说NO

凭一条鲫鱼就能保送清华?柳州这两名参赛者说NO

这几天,有关“全国有50名高中生因成功解剖鲫鱼拿到清华等名校保送资格”的消息火爆网络。凭一条鲫鱼真能保送清华吗?恰好,这50名高中生中,就有柳州的学生,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凭一条鲫鱼就能保送清华?柳州这两名参赛者说NO

资料图:学生解剖鲫鱼。

50名高中生因解剖鲫鱼保送名校?

据媒体报道,8月16日到8月17日,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在长沙举行,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30支代表队共240位选手参加比赛,最终赛事产生了72枚金牌,72枚银牌以及96枚铜牌。

赛后,获得金牌的前50名(包含第50名)选手均入选国家集训队,按照规则,这50名选手同时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保送资格。

柳州市柳州高中的三名中学生参加今年这项赛事,其中罗淇同学夺得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华大学;刘雨嫣同学夺得金牌,获得北京大学降至一本线录取;梁满仓同学获得铜牌。

这是每年一届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没想到今年却因为一条鲫鱼而爆红网络。由于在竞赛的实验操作中,有一个“解剖鲫鱼”的环节,因此,部分媒体和自媒体在报道时,故意节选和放大这一效应。“中学生成功解剖鲫鱼,保送清华北大”被作为标题,或片面理解,瞬间引发网络大量转载,相关话题也在网络引起热议。

但这也引发一些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不满,认为这样的误读了这个权威赛事,也是对严谨科学的亵渎。

凭一条鲫鱼就能保送清华?柳州这两名参赛者说NO

图为第27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获金牌奖名单。

解剖鲫鱼在竞赛成绩中占比不到5%

学科竞赛主要是考验人的智力,是超出课本范围的一种特殊考试。我国的中学生学科竞赛一共分为五类,分别是数学,物理,信息学(计算机),化学,生物五门学科,其难度远大于高考,并且涉及大学内容。

参加这样竞赛的学生,要求掌握信息量大,且要快速进行判断,竞赛的试题多,而且难度远远超出高中课本和教材的范围。因此,这五大学科竞赛的奖项,自然成为很多一流大学自主招生的择优条件。

凭一条鲫鱼就能保送清华?柳州这两名参赛者说NO

今年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其中理论考试共计103道选择题,不少试题篇幅很长,由科学研究论文改成,需要在短时间从试题中获取有效信息。

据介绍,今年的理论试卷长度共26张A4纸,几乎没有纯粹的记忆题,都需要从数据,文章图表分析获得,部分试题甚至采用彩色印刷,需要考生在2小时内考完。

凭一条鲫鱼就能保送清华?柳州这两名参赛者说NO

图为柳州高中获奖选手与教练王上锐合影。受访者 供图

而实验操作考试只是整个竞赛的一部分。今年的竞赛就是解剖一条鲫鱼,并取出鲫鱼特定部位的骨骼。

广西代表队主教练、柳高生物竞赛教练王上锐说,实验操作考试包含分子与生化、细胞与遗传、植物与生态、动物形态结构与动物行为等四大考试,而解剖鲫鱼这道题,只是实验中的极小一部分,成绩占比还不足5%。

凭一条鲫鱼就能保送清华?柳州这两名参赛者说NO

图为柳州高中获奖选手与教练王上锐合影。受访者 供图

这是一场全国“学霸”们的较量

8月22日,本次比赛的柳州高中两名获得金牌的选手罗淇、刘雨嫣接受微评柳州(微信ID:cns-lz)采访,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要敲开清华北大的大门,并不止是解剖鲫鱼那么简单。

“到现在,我还有20多张卷子没有做,每张卷子有十几页。”回忆起参加这次竞赛的备考经历,已经被保送清华大学的罗淇笑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他正常高考的同学们看到新闻,可能以为我们轻轻松松就得到了保送资格,但其实我们背后的努力和心酸他们都了解不到。”

同样获得金牌的刘雨嫣说,为了准备比赛,他们不但进行封闭式集训,花了近三个月时间做题,还关注了生物学下的十四大板块如细胞、分子、遗传学等前沿领域的进展,并通过阅读论文、专著来充实、印证自己的想法,以加深对知识的把握能力。

“全国共有100多万人报名参加这个竞赛,而最后只有50人得到清华北大录取,竞赛选拔的残酷程度是高考不能比拟的。”罗淇说。

这相当于是全国学霸的一场较量,能够最终获奖的,都是些智力超群的学生。

据悉,今年的生物学竞赛吸引了28所高校来现场招生,远远超过往年。

凭一条鲫鱼就能保送清华?柳州这两名参赛者说NO

图为柳州高中金牌获得者刘雨嫣(左)与罗淇(右)合影。受访者 供图

“曾经考过倒数第一”

这些获奖者都是天生的“学霸”吗?他们有哪些学习经历和方法呢?

罗淇和刘雨嫣真正接触生物竞赛,是在上高中后。此前,尽管对生命科学充满兴趣和好奇,他们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高一下学期,两人开始接触学校组织的生物培优课程,每星期上一至二次课,把高中生物都学完后,就开始学习大学生物课的内容。

随后,他们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并入选广西代表队。进入到省队的罗淇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考到倒数第一。

“在全国生物学联赛上,我曾以广西第一名的成绩入选省队,但是在备考阶段的一次考试中,我却考了倒数第一,算是遭遇了很大的挫折。”

“成绩就像过山车一样,时上时下。”罗淇开始怀疑自己:周围参赛的同学基础都非常扎实,自己在竞赛中到底能不能脱颖而出?如果竞赛中不能取得好成绩,那么回到高考复习就会比其他同学落后3个月的进度,该不该放弃?

“其实选择这条路,能坚持下去,是靠大家的合力。”罗淇说,老师、队友和家长的支持,最终坚定了他走下去的决心。

凭一条鲫鱼就能保送清华?柳州这两名参赛者说NO

图为罗淇与刘雨嫣在校园中观察植物。 谢耘 摄

成为“学霸”有秘籍吗?

谈到学习方面的秘籍,罗淇和刘雨嫣表示,为了缓解压力,他们常常回顾一些让自己感受到生物之美的事情。

比如,罗淇喜欢休息时在网上看一些小熊猫的动图,“它会有一个动物行为学上的扑打姿势,就是把两只手举起来站得直直的,看起来很像在‘求拥抱’,但其实它是在说‘不要靠近我’、‘我很生气’,非常有趣。”

而刘雨嫣则很喜欢看一种名叫守宫的爬行动物,看起来总是像在微笑,却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物种,“看完之后就觉得,我学的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学科,我爱生物,然后我再去看一些深奥的知识。”

除了对学科保持热爱,随时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外,他们还会利用零碎的时间巩固基础知识。刘雨嫣说,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她每天都必须在上晚自习之前做完所有的学科作业,然后用整晚的时间看竞赛书、做题。平时在校园行走,她也会掏出随身携带的“检索表”,背诵一些检索分类的知识,对着校园里的植物练习检索技能。

每天,刘雨嫣最多只允许自己“颓”半个小时,可以刷刷手机上上网,随后便要打起精神一头扎入学海。刘雨嫣说:“如果一个方向学累了,就换另一个方向,不同学科之间的切换让大脑得到不同层面的放松。”

另外,由于竞赛的知识储备量非常大,为避免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问题,刘雨嫣还绘制了思维导图,能够系统地复习所有知识点,“好的思维导图能提高复习效率,后期看到思维导图就像看到了亲人。”

凭一条鲫鱼就能保送清华?柳州这两名参赛者说NO

图为罗淇展示花梨木的种子,他放松时会通过观察校园里的植物,复习所学知识。谢耘 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