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興趣班到底是誰的興趣?

好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興趣班到底是誰的興趣?

最近一直在追火得不行的“雞條” (《極限挑戰》),其中被一期關於“起跑線”的特別節目深深得紮了心。

好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興趣班到底是誰的興趣?

小編先來簡單闡述下扎心的過程,某中學高三考生站在操場上的同一條起跑線上,極限男人幫的成員每人提一個問題,如果答案肯定就可以前進到下一條線,反之,則留在原地。

“你的父母是否都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

“父母是否給你請過一對一的家教?”

“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地學習功課以外的一門特長而且現在還保持著一定水準?”

“你從小到大的旅行經歷當中,是否有過一次出國經歷?”

“父母是否承諾過要送你出國留學?”

“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你?”

好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興趣班到底是誰的興趣?

六個問題過後差距就出現了,有人遙遙領先,有人卻還留在原地。 最後,每人以各自的位置為起點,衝向體育館,只有前20名才有資格進入館內拿到禮物。

讓人扎心的時刻到了,館內焦急等待的家長們此刻都希望第一個跑進來的是自己的孩子,20名學生到位後,沒見到孩子的家長,心情可想而知。顯然,這不是一場公平的比賽。說它殘酷也好,現實也罷,我們不得不承認,靠前的起跑線,確實要比別人贏得幾率大一些,但,今天小編想說的不是這個。深深觸動我的,恰恰是後面情商智商雙高的黃(磊)老師那番語重心長的開(安)導(慰):

好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興趣班到底是誰的興趣?

“凡是贏在起跑線上的,都是短跑,人生一定不是場百米賽,一定是場馬拉松,是長跑,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場馬拉松,是在起跑線上贏的。” 這才是今天小編真正想說的問題,人生漫長,最初的領先會慢慢被生命長河所稀釋。比起跟“起跑線”死磕,孩子更需要的,是學會按照自己的節奏,拿到自由選擇的權利,重新定義自己的起跑線。就好像現在的興趣班,有幾個孩子學得是自己的興趣呢?

好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興趣班到底是誰的興趣?

既然是興趣班,家長朋友們,是不是第一要考慮的是孩子有沒有興趣呢?“起跑線焦慮症”的父母,不要老是把自己未完成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還給它一個冠冕堂皇很好聽的理由叫“都是為了孩子好”。最後的結果就是,大人也辛苦,孩子也遭罪。究竟應該如何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第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給孩子報興趣班前,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的興趣和內心的喜好,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孩子沒有興趣,上課缺乏熱情,難以獲得好的效果,而且很難堅持到最後,最終會發現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尊重孩子的興趣,是每位家長必須要做到的,這不僅是思維方式的轉變,也是行為習慣的改變,尊重不能一直掛在嘴上,還要落實到行動上。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支持孩子的愛好並且告訴他:自己選擇的就要堅持。

好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興趣班到底是誰的興趣?

第二,考慮除了興趣外的其他因素。

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選擇興趣班固然重要,但也要同時考慮到孩子的性別、性格、年齡等內在因素。比如:安靜內向的孩子,他們善於思考,也善於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繫,可以為他們考慮畫畫、古箏、書法等興趣班;活潑外向的孩子,可以考慮語言、表演、舞蹈等興趣班;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考慮機器人、航模等拆裝精細興趣班。

第三,參觀體驗後再決定。

現在的興趣班很多都會有試聽課和公開課,可以在報名之前,先帶孩子參與試聽課,讓孩子體驗興趣班的教學模式,如果孩子不喜歡,他一定會拉著父母離開那個地方;相反,如果孩子喜歡,他一定會靜靜的坐在那裡,即使父母要拉著他離開,孩子也不想移動半步。這樣,家長大概就能對興趣班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做出判斷了。

好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興趣班到底是誰的興趣?

第四,求質不求量。

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時間安排,如果本身學習時間太緊湊,不建議選擇過多興趣班,可以採取擇優擇重的方式,選擇孩子最有興趣參與的興趣班。興趣班報的越多,孩子的壓力就越大,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專注很關鍵,建議給孩子精選1-2個即可。

好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興趣班到底是誰的興趣?

第五,穩紮穩打不攀比。

既然選擇好了興趣班,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山望著那山高,最終孩子一樣也沒學會。但千萬也不要強迫孩子學習,首先家長要放鬆心態,如果急於想看到學習成果,每天逼著孩子練習,孩子會產生逆反,本來快樂的“興趣”就會變成件“苦差事”,孩子的潛意識就會產生牴觸情緒,再想把它學好就很難了。把握這其中的“度”可是個技術活兒,這還要靠家長們在實踐中摸索和總結。

各位親們,如果你能做到以上這五點,尤其是必須遵循第一條。那麼小編覺得,孩子的興趣班才上的有所價值,只有孩子想學、愛學,興趣班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寶貝get到了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和本領,父母也欣慰的發現通過培訓後孩子的成長,這種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