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任何人影响你的人生节奏

文|野子

这几天朋友圈被一个不到4分钟的视频刷屏了,被誉为“今年最好的演讲”。

短片是英国一群中学生读完11年级后,在正式考大学前,在A-Leve(大学入学考试课程,就是大学预科班)开学典礼上,一位学生反驳校长的一段言论。

校长出场先说了这样一段话:

再过两年,你们就会完成A Levels的学业;

再过三年,你们就会去到自己想去的国家,上自己想上的大学;

再过五年,你们会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然后你们会结婚,买房;

十年之后,你的人生就会安定下来;

30岁,你的人生轨迹就会定型。

校长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已经把同学们的一生规划完毕。整场演说看起来有条不紊,高瞻远瞩。

直到,一直默默听着的人群中举起一只手。是一个看起来年龄稍大一点的一位学生,他得到许可上台后说:

不好意思,校长,我想告诉你为什么你的这些话是错的。

有的人21岁毕业,到27岁才找到工作;

有的人没有上过大学,却在18岁就找到了热爱的事;

......

人生中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你身边有些朋友或许遥遥领先于你,有些朋友也许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他们有他们的节奏,你有你自己的。

因为爱因斯坦曾说过:

“并不是每一件算得出来的事,都有意义;

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事,都能够被算出来。

别让任何人影响你的人生节奏

他的演讲,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这个年轻人,三观实在超正。

记得李嘉诚曾说过:“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太过在意别人的反应和评价,人生的决定权被外界左右,丧失“自主”意识,也舍弃了“自主”的权益——

“都25了,该结婚了”——也不管遇没遇到自己喜欢;

“都结婚一年了,该要孩子了”——也不管夫妻双方是否做好了准备;

“大宝都3岁了,该生二胎了”——也不管身体或经济条件允不允许

……

很多人活在“我应该”里,却从来没有活在“我喜欢”里。

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能做自己的主人,这种活法是多么悲哀啊。

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由想起我上周做的一个咨询个案,来访者是一个12岁的男孩,今年上六年级。和孩子的父亲沟通得知,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语文考三四十分,数学十几分,英语一窍不通。因为调皮和同学打架,被班主任体罚教训过,所以内心对老师产生敌意,因此更为厌学。

孩子父亲因工作原因一两周回家一次,孩子从小跟母亲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成长,在孩子幼年,因为好动,常被家人批评、指责,质疑孩子有多动症。

别让任何人影响你的人生节奏

我和孩子商量,他同意来做一个沙盘。沟通中我发现孩子自我价值感很低,不自信,不敢和我的目光直接接触。我问他学习成绩怎样,孩子低着头,小声说:"很差。" 我又问他你觉得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孩子沉默许久,一言不发。

我难以想象孩子从小受到了多少否定、批评、指责才如此自卑。而一个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差,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

五分钟后我打破沉默问孩子:

刚才我和你爸爸交流的时候他说你身上有很多优点,你想知道他说了你什么优点吗?

孩子点点头。

我继续说:"你爸爸说在你们学校很多孩子在吃穿上攀比,爱跟父母要零花钱,可是你从来不攀比,即使跟父母要两块钱买东西,花了一块五,找回的五毛钱你也接着还给父母。你很朴实,也很诚实,你觉得你有爸爸说的这个优点吗?"

"嗯,有。"

"刚才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你身上两个优点,比如你说被老师体罚的时候感觉老师很暴力,我问你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时,你讲到要全面了解情况,不能随便冤枉学生,即使学生犯错,可以批评教育,也不能用暴力解决。这说明你善于反思和觉察,因此你意识到暴力是不好的行为,而有意识提醒自己不成为一个暴力的人……"

他两个小时以来第一次抬头看我,我看到他眼中有了一丝亮光。"我问他:

你听过《塞翁失马》的故事吗?"

"没有。"

"从前有个叫塞翁的老头丢了一匹马……"讲完我问他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什么?

"有时坏事也可能是好事?"孩子用疑问的语气回答我。

"对!你说的很好!"我赶紧肯定他,"一件事都可能出现好几次反转,何况人的一生呢?什么时候都不要着急下判断下定义,并轻易放弃,尤其是面对逆境的时候。"

咨询结束第二天,孩子的父亲给接访老师发来短信反馈:孩子回去路上很开心,状态很好,明显有了自信。继续约在下周咨询。

别让任何人影响你的人生节奏

自然界有那么多植物,各有各的花期,大多花在春天盛开,但也有在夏天盛开的、在秋天盛开的,而如果是一株梅花,在万物萧瑟的冬季,也能绽放芬芳和美丽。

你不会因一株梅花没有在春天开花就判定它有问题,但是为什么因为一个孩子在上学阶段成绩不"优秀",就觉得他这辈子就注定没有出息,而全盘否定他、打击他、伤害他呢?

人生不止一条路可走,人生也不止一个季节可以盛开自己。每个人有属于他自己的节奏去活出绚丽芬芳。

也许按他的节奏,30岁或者40岁,甚至80岁以后才是他内心最有动力的时候。只要找到并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生命随时可以开启新的篇章,什么时候都不嫌晚。谁都无法评判是否领先或者落后。

“允许”是对一个人最好的认可,可以成为一个人内心积极向上的动力——“允许自己按自己的节奏成长,未来是未知的,靠自己创造” 把这个信念传递给孩子,是这次咨询最大的意义。

我个人非常欣赏摩西奶奶写的一本书《人生随时可以重来》。

摩西奶奶原本只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农村家庭主妇,27岁嫁给一位农场主,生了十个孩子,夭折五个,一生献给了家庭和儿女。

她77岁开始正式学习作画,80岁时即1940年在纽约举办个展,引起轰动。此后她的作品成为艺术市场中的热卖点,并且赢得了很多奖项。上百万张的问候卡纷至沓来。

在1953年,94岁的摩西奶奶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从此成为世界的传奇。从58岁第一幅画,到101岁最后一幅,她的故事,打动和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人。她在人生的暮年,绽放出生命最绚丽的华彩!

别让任何人影响你的人生节奏

摩西奶奶在她的作品集《人生随时可以重来》一书中写道:

“人生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尝试和修正的过程,不要总是担心事情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不要在没做之前,就预设一个糟糕的未来,毕竟只有播下了种子才能有发芽的希望。生命正是经历了薄凉,才能感受到温暖;正是因为有了低谷,才有高潮;忍受了痛苦,才能享受快乐。”

人生路漫漫,快慢缓急自己把握,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取决于你个人经历了什么之后,自己当下的状态,是否做好了准备?

挫折过后是否收获了勇气?

结束一段感情后是否学会了珍惜?

你自己去用心体会,做出判断:什么时候,我要迈出下一步。

不要让别人来影响你行走的节奏。

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可以悠闲的坐在河边。

有些人,会被闪电击中,

有些人,会音乐,

有些人,是艺术家,

有些人,是游泳健将,

有些人,懂纽扣,

有些人,懂莎士比亚,

有些人,是舞者,

有些人,是妈妈。

……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因此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无可复制,选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活,遵循我们自己的节奏,看流年似水,得人生繁盛。


关注更多精神心理问题,请下载好心情APP,2万名精神科心理科医生为您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