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夫、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追查秦人祖先譜系之時,意外發現一條奇特史料,揭示了秦人完全是因擅於養馬、騎馬、駕駛馬車而崛起的。這支東夷族人因緣際會,竟然掌握了華夏人最缺乏的戰略優勢,其崛起就不再是偶然的了。

秦人為東夷移民,因掌握馬車技術而顯貴於殷商

秦人本是東夷族,在舜帝時期受姓為嬴。上古的賜姓即為分封,最早始於軒轅黃帝,其二十五子中有14人得到賜姓。在《史記》的零星記載中,舜帝也曾賜姓多人,其中有著名的大費,因輔佐舜帝調馴鳥獸,被賜姓為,又稱為柏翳。但這支族群流傳著玄鳥神話,因此可以確定為東夷人,並非黃帝家族後代。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諮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遊。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

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

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殷墟馬車

這支擅於馴獸的東夷人分佈較為廣泛,或在中國、或在夷狄,明顯特長是駕馭馬車,其中有三位車伕最為著名,一個是費昌,他曾在鳴條之戰中為名王商湯駕車。另外是孟戲、中衍兄弟,為商王太戊駕車,並娶得公主。當時的馬車,據考古資料顯示與中亞同源,是一種雙輪多輻戰車,即著名的馬拉戰車(chariot ),通常由一人駕車、一人攻擊、一人防禦。

《史記·秦本紀》: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二曰若木,實費氏。其玄孫曰費昌,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費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御,以敗桀於鳴條。大廉玄孫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帝太戊聞而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嬴姓多顯,遂為諸侯。

擅於馴服鳥獸的部族後代善於駕駛馬車,這點不足為奇。但僅僅擅於駕駛馬車還不足以崛起成為大國,這支東夷人真正的實力在於擅長育馬、擁有中原最為稀缺的戰馬資源,周代一條記史料揭示了這個關鍵。

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周原馬車

秦人祖先通婚西戎,培育出良馬而顯赫於周代

《史記·秦本紀》記載到,帝乙、殷紂時期,其先人戎胥軒娶戎族公主,而後生了中潏中潏的後代有一個著名的猛將效力於紂王,即蜚廉。蜚廉有兩個兒子,名為惡來、季勝,季勝後代即趙人,惡來後代即秦人。

與這支東夷通婚的著名的戎族,即為申戎(姜姓),很多學者疑為斯基泰人即塞種。申戎對殷周時期的西部秩序有相當大的話語權,長期以來支持這支東夷移民,直到非子事件爆發,雙方才反目為仇。而非子事件的真正要害在於:周人想要擺脫西戎的束縛,直接掌握戰馬資源。

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史上最早馴馬骨骸 中亞

《史記·秦本紀》:惡來革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幾,太幾生大駱,大駱生非子。以造父之寵,皆蒙趙城,姓趙氏。有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於汧渭之間,馬大蕃息。孝王欲以為大駱適嗣申侯之女為大駱妻,生子成為適

申侯乃言孝王曰:“昔我先酈山之女,為戎胥軒妻,以親故歸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今我復與大駱妻,生適子成。申駱重婚,西戎皆服,所以為王。王其圖之。”

於是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亦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

在該記載中,申戎公主已經嫁與秦人祖先大駱(惡來後裔),生子名,且已經確定為繼承人。但周孝王更喜歡擅於養馬的庶子非子,想要廢嫡立庶周孝王真正的動機是戰馬,他聽到非子擅於養馬之時曾喜出望外,親口說到“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即為明證。

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由於犬丘之地接近戎族,加之生活方式的薰陶,這位非子突然又爆發出祖先擅於馴服鳥獸的遺傳本領,可能在犬丘之地培育出了優良的戰馬,周孝王果斷命其管理王室馬匹,果然“馬大蕃息”。於是周孝王就想要擺脫申戎的束縛。申戎首領大怒且頗為恐慌,直接掀出了周人的老底:西戎之所以歸周,周之所以能稱王,完全是因為秦人是其姻族,秦人效力於周,故西戎亦以和為貴,否則……。

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申侯的這段陳述可謂話中有話,他隱晦地提到殷商末期的變局中,西戎對周人的支持:西戎當時完全可以支持忠於紂王的蜚廉(戎胥軒即為其祖父)。所以申侯的話接近威脅,說到周“所以為王”皆有賴於西戎和睦。這就反映出,戎族非常恐懼周人擁有獨立的戰馬資源,西戎對周人的戰略優勢將不復存在。

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西戎既然攤派了,周孝王只能折中,在保留公子成的繼承權的同時,單獨分封非子一個邑(汧渭之地),號

秦嬴。這位最為傑出的育馬師終於成為一方諸侯。但雙方矛盾已經公開化。果然,其後數十年,西戎乘周王室與諸侯內訌之時,派兵滅掉了留在犬丘的大駱之族,也就是滅掉了非子的大多數族人,這些人中可能有很多優秀的育馬師。

西戎與秦人終於反目為仇,累世攻伐,最慘的時候非子一族僅剩5人。權謀家當然也可以說,周孝王心思毒辣,一石三鳥,終於讓這支東夷人與西戎成為世仇了。但考慮到古代戰馬產業的戰略意義,這個事件就是轉折性的了,戎族對犬丘養馬場和非子一族的痛恨就肯定沒有這麼簡單。這支秦人擅於養馬,其優勢就比周人更強,肯定會成為心腹大患。

《史記·秦本紀》:秦仲立三年,周厲王無道,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滅犬丘大駱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西戎殺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於戎。有子五人,其長者曰莊公。周宣王乃召莊公昆弟五人,與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於是復予秦仲後,及其先大駱地犬丘並有之,為西垂大夫。……

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斯基泰人

戰馬是秦國的戰略產業,稱霸的重要資本,西戎商人位同封君

秦人此後一直保有戰馬優勢,尤其是秦穆公打敗西戎十二國之後,對西部的資源利用更加廣泛。秦馬是當時中國的良馬,其一踏之間接近2米,為列國之最。秦地已成為華夏各族的驃騎之鄉。專家認為這種馬接近今天的河曲馬,屬於雜交良種。當時非子所培育的良馬可能就是兵馬俑的原型,今天仍然可以看到。

《史記·張儀列傳》:秦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賁之士跿簉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秦馬之良,戎兵之眾,探前趹後蹄間三尋騰者,不可勝數。注:七尺曰尋

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由余

良馬是秦人的戰略產業,一直都受到足夠重視,零星史載均提到秦人一直擁有大量騎兵。更有甚者,秦始皇時有一個大商人名為

烏氏倮,經營西戎戰馬貿易,秦始皇令其位比封君,這就列國所做不到的了。秦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成長為驃騎之鄉的大國,確因其掌握了華夏人最缺乏的戰略資源,這大概才是大秦傳奇的真相。(完)

《史記·貨殖列傳》:烏氏倮畜牧,及眾,斥賣,求奇繒物,間獻遺戎王。戎王什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而巴寡婦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數世,家亦不訾。清,寡婦也,能守其業,用財自衛,不見侵犯。秦皇帝以為貞婦而客之,為築女懷清檯。

馬背上的華夏人:從馴獸人、馬車伕、育馬師到驃騎之鄉的大秦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