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夏”概念的五種說法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現在則幾乎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代稱,我們中國人也都自稱是“華夏子孫”“中華兒女”。那麼這個“華夏”到底是怎麼來的,又有著什麼樣特殊的含義呢?從古至今,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主要觀點是以下五種:

關於“華夏”概念的五種說法

一、地域說

“華”就是“華山”,“夏”就是“夏水”(洛水),華夏在古時候就是指中原一帶,黃河中下游流域,即今天的河南省一帶。所以三國時期,荀彧對曹操說“今華夏已平”,說的就是曹操統一了中原,並在河南的許昌建都。

“華山”不是在陝西嗎?怎麼華夏又在河南了?因為古時候的這個“華山”是指“嵩山”。夏朝開國君主大禹的父親鯀,被帝堯封於崇地,為伯爵,故稱崇伯鯀或崇伯。這個“崇”地就是今天的嵩山附近,這也是夏人早期活動的地區之一。

因為華夏連稱,所以嵩山山脈又叫華山或鎮華山。《國語》“前華後河,右洛左濟”,華在洛東,即今嵩山。又《史記》魏有華陽,司馬彪曰:“華陽,亭名,在密縣。”周禮職方豫州“其山鎮華”。說的都是“華”指“華山”(今嵩山),夏指“夏水”,這個夏水到底是指漢水,還是洛水,還是黃河,也有很多爭議。反正,你知道地域說觀點的人認為華夏二字皆是從山水中來就行了。

二、民族說

遠古時候,中華大地上,中華民族主要有三大族構成:華夏族、東夷族、南蠻族。後來華夏族的首領黃帝打敗了東夷和南蠻,統一了中國,黃帝就成了中華民族的始祖,華夏族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的代稱。

關於“華夏”概念的五種說法

《尚書正義》:“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就是說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廣闊的疆界與和雅的禮儀為夏。簡單地說就是,我們衣服華美,地大物博,我們是華夏族。其他的,彈丸之地也好,披髮左衽也罷,都是他族。

當然隨著後來華夏族的不斷擴張,中華大地上華夏族的版圖也不斷擴大,直到最後,華夏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那麼後來華夏族去哪兒了?後來漢朝更強大,“華夏族”逐漸跟“漢族”同意,也就逐漸被“漢”所代替了。

三、圖騰說

“華”即“花”,是我國中原地區仰韶文化的玫瑰花的一種標誌,後來和燕山腳下的龍圖騰標誌的部族,共同形成中華文化的主體,華夏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的圖騰。所以有“華山玫瑰燕山龍”演變發展為“夏商周”之說。

花是圖騰可以理解,那夏不是夏水,不是朝代,不是民族嗎?怎麼也成了圖騰?其實,華、夏兩字上古同音,本一字,相互通用,華即是夏,夏即是華,不僅意思一樣,發音都一樣,所以“中華”又稱“中夏”。所以《左傳》裡還有孔子的原話:“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裡的“華”跟“夏”也是同一個意思。大約從編著《尚書》開始,我國古籍上才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關於“華夏”概念的五種說法

四、文化說

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華夏”一名是以文化高低來定的。文化高的民族稱為“華”,文化高的周禮地區稱為“夏”,華夏就是文化程度高的部落。與“華夏”部落相對的,華夏以外的文化程度低的地區和部落就是“夷”、“蠻”、“戎”、“狄”。

這樣華夏就是個文化高低,四周文化程度低的就成了“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其實,直到現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依然存在,比如河南的人可能覺得湖北是“南蠻之地”,河北是“北狄”;而湖北則覺得河南是“北狄”,湖南是“南蠻”。

反正,只要是自己南邊的就是“蠻子”,只要是自己北邊的就是“侉子”。這其實也不是地域歧視,而是一個文化高地和文化圈層的問題。

五、王朝說

王朝說就很好理解了,“夏”就是夏商周的夏朝,目前中國的歷史還是從“夏朝”開始算的,“夏”即歷史上夏朝的先人之稱。《大百科全書》說是“黃帝族後裔中的一支進入今山西南部,創造了夏文化”,稱為夏部落,“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

夏王朝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後面的商朝和周朝,也都承認自己的祖先是來自於夏禹開闢的九州之內,即“區夏”(夏朝的區域)。所以夏王朝直接作為中華民族的代稱,沒有爭議。那前面的那個“華”呢?

有人是這個“華”來自於“夏朝”之前的“華胥國”。《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出自四嶽之後的姜戎子駒支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華夏起源於華胥,伏羲的母親即為華胥氏。

關於“華夏”概念的五種說法

其實無論是“華夏”還是“四夷”,無論是認為穿著華服,講究禮儀的民族就是華夏,還是沒有住在中原地區就不是華夏,“華夏”二字都包含了古中國人能夠作為“華夏之人”的那種無限的傲嬌,那種由衷的自豪和那種無上的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