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可樂CEO離任前「臨門一腳」,砸220億布局一個你想不到的產業

傳統碳酸飲料市場日漸衰微,兩大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在新門路上的角力,正愈演愈烈。

百事可樂CEO離任前“臨門一腳”,砸220億佈局一個你想不到的產業

上週,可口可樂掏出數億美元,入股運動飲料製造商BodyArmor,試圖在運動飲料品類上,用“天然”和“無色素”來抗衡一家獨大的佳得樂;本週,百事可樂祭出更大動作:32億美元(約220億元人民幣)收購家用蘇打水(含氣水)製造機品牌SodaStream,試圖在家庭自制飲料這一領域拔得頭籌。

百事可樂在隨後發佈的公告中表示,“蘇打水的未來在家裡,而不是裝滿糖分的鋁罐裡。”

協議條款顯示,百事可樂將以每股144美元的價格收購SodaStream已發行的所有股票,該收購價格比近30天的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高出32%,並比上週五收盤價高出10%。

據福布斯報道,此次收購行為得到了兩家公司董事會一致批准,預計將於2019年1月完成,具體取決於SodaStream股東投票和相關監管部門批准進度。

SodaStream,這個創立於1903年的英國品牌,曾經是上層社會人士的最愛。隨著普通家庭裡的自來水碳酸化開始逐漸普及,SodaStream的鼎盛時期出現在上世紀的70年代和80年,用戶遍及全英1000萬戶家庭。

百事可樂CEO離任前“臨門一腳”,砸220億佈局一個你想不到的產業

隨著近年來消費者的生活方式逐漸發生變化,含糖碳酸飲料不再像往年一樣受追捧。SodaStream近幾年的主要研發方向,也是幫助消費者在自制蘇打水的過程中,擺脫對調味糖漿的依賴。

自從SodaStream將自身品牌重新定位為一家蘇打水公司後,股價在過去的兩年中累計飆升了逾320%。

值得一提的是,該筆收購或是百事可樂傳奇CEO盧英德(Indra Nooyi)離職前的最後一筆交易,也是其在職期間“最大膽”的一筆交易。

本月初,盧英德宣佈即將離開百事可樂,並於10月3日完成與下任CEO的交接。在她12年的“掌舵”生涯中,百事股價累漲80%,總營收跑贏對手可口可樂。

“SodaStream將豐富百事可樂的飲料組合,開闢飲料業務的增量市場,同時強化了我們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個性化加劇飲料解決方案的能力。”即將接任盧英德的百事可樂下任CEO,RamonLaguarta表示。

百事公司首席財務官Hugh Johnston向CNBC表示:“我們將參與之前不曾參與過的家庭自制飲料這一新的領域。”

百事可樂這次的成功收購,多少有點“險勝”的意味。事實上,有關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競爭收購SodaStream的猜測,多年來一直見諸外媒報道,而在競購SodaStream失敗前,可口可樂也曾佈局家庭自制飲料機。

2015年,可口可樂與綠山咖啡公司聯合推出一款臺式冷飲機“KOLD”。不過,僅僅一年後,可口可樂就宣佈了該機器的停產。原因在於,在實際使用中,KOLD更多地被消費者用以在家裡自制可口可樂,雪碧和芬達等碳酸飲料。而這些飲料,均被認為是“不健康”的。

值得一提的是,六個月前,百事可樂剛推出了自己的蘇打水品牌Bubly。

當可口可樂還在運動飲料上窮追猛打的時候,百事可樂卻已經完成蘇打水品類從零售到家庭自制全方位的佈局。在尋找“新門路”上,百事可樂正逐漸將老對手甩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