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以后就没有政权在西安建都了?

步着边


中国历史上有些城市曾作为王朝的都城,之后,有的则被废弃了,如曾作商王朝都城的亳(今属商丘)、殷(今河南安阳)、朝歌(今属河南鹤壁市),后来再没做过都城,有的继续被选作都城,比如举世闻名的几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和北京等。而其中,黄河中游的西安、洛阳和开封,在宋以后地位极速下滑,而西安的衰落尤为显眼。唐以后,就没有王朝建都西安了。这是为何呢?


首先,气候变迁,自然环境恶化,关中平原的衰败,是造成西安衰落的重要原因。


黄河古时叫作白水,水土流失加剧,河水变黄,于是,改叫黄河。经过近一千年的日夜奔流,黄河流域的生态进一步恶化。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产量相对不足,已经难以满足首都的需要。

【图:西安大雁塔。后人们在此神往大唐盛世,然而韩东《有关大雁塔》一诗,不仅写出了浪漫退却的现代人的精神面目,也写出了西安这座古城的荒凉落寞。】


唐代时,由于西安粮食供应不足,而从外地运粮到西安成本高、效率低。当出现粮荒时,皇帝干脆率领文武百官到洛阳“就食”。

而气候的变迁,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没得到扭转,因此,后世王朝在建都时,很快就把西安排除在外了。


其次,经过安史之乱,唐末五代的蹂躏,西安及周围的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它在后代统治者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后世帝王在心理上难以接受这个已过气了祥和圣地。

【图:西安城墙。唐代的古城已经不在了,现存的是明城墙。想一睹唐长安的风采,要到日本京都看平城京城了。西安这座久被遗忘的城,落寞衰败得只剩下“废都文化”了。陕西作家贾平凹的《废都》,写出了这座古城的今生今世,思及曾经的汉唐神韵,沧海桑田,让人唏嘘不已。】


古人讲究天数命里,自称上天之子的帝王,对气数命理尤其在意。从天宝十五年之后,西安多次遭遇兵乱,被叛军或外族入侵,秦汉时期引以为豪的易守难攻的金汤之城的辉煌形象荡然无存,后世帝王对西安的兴趣就不大了。


第三,唐以后的大一统王朝,龙兴之地都不在西安附近,无论政治军事,还是心理方面,西安很快就被排除在都城候选城之外。


西安作为都城的汉唐王朝,主要的外地多在西方,建都西安出于重大的军事政治考量。此后,中原王朝的强敌不再是西部的异族政权了。而主要在北部,特别是东北地区,西安的政治军事地位随之骤降。

北宋龙兴之地在商丘,最初的势力范围在开封及其周边,西安在北宋西北边疆一带,作为都城,不利于统治全国。加上宋王朝对外战争的欲望和能力欠佳,统治者不愿意把都城放在前线。

【图:北京天坛。三千多年前,便作为燕国都城的北京,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潜,在辽金元时期,重回历史中心,再次作为都城,明清至今,多半时间都作为国都存此。】

蒙元王朝发源于蒙古草原,从内蒙河北一带南下,逐步征服全国,河北的北京曾作为辽金的都城,本身具备较好的条件,加上距离蒙古人的老巢不太远,更易为为他们所接受为新都城。

明朝最初在江淮一带发家,朱元璋顺势将都城定在南京。其后,朱棣为政治军事需要,为防御蒙古族的威胁,防止藩镇做大,重演自己夺取皇位的把戏,确定了“天子守国门”的国策,定都北京。

女真贵族建立的满清王朝,兴起于东北,为了便于统治,也方便“后撤”,照顾老巢,加上北京原有不错的基础,因而,顺势继续将之作为首都。

在宋代之后的700多年中,西安根本无法与北京甚至南京相比,无法成为都城的首选了。

【图:北京航拍图。本文图皆自网络,侵删】


第四,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宋代已转移到南方,出于政治军事考量而成为都城的北方城市,必须具备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否则,不便于统治四方,也不便于四方物质财富的输入。

黄河流域生态恶化的后果,不仅仅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还导致了黄河漕运功能的下降,黄金水道蜕变为了黄泥臭水沟,水上运输的能力大幅下。曾让秦皇汉武引以为傲的崤函之固,反而阻碍了西安与东南及全国的交通联络。此处冀北大平原的北京,则无此问题,反倒是可以一马平川,长驱南下了。

从交通方面来看,西安的衰落,也是不可避免的,作为都城的可能性相应大大降低。


就说这四点,欢迎补充、指教~~



风雅人文观察


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唐朝及以前,都是皇宫之行在,国之都城。自从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后,西安才不被各政权作为都城了。历史上,我国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家,特别是在生产力还很低下的古代,要生存,地理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都城的选址,也是如此。


那么,以前建都的选址都会有哪些考虑呢?我想不外乎这么三个因素,一是地理环境,二是经济条件,三是交通优势。

关中地区,又称关中平原,陕西人也称关中道。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南为秦岭,北有高山,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贯穿中间,水运充足,土地肥沃,“天府之国”最早就是指关中地区,至今也是国之粮仓重地。素有“八百里秦川大地”的美称。四周全是天然的军事要塞,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可谓四塞为固。西安位于关中腹地,自然而然就成了各朝各代建立都城的理想之地。




然而,唐朝末年到五代,这里狼烟四起,战火纷飞,经济受创,人口锐减。到了宋朝,赵匡胤建都开封,才为都城东移开了头。之后,都城就再也没有回到西安。


当时,燕云十六州在辽国手里,没有了天然军事屏障,中原地区及北方就暴露在强敌铁蹄之下。整个北方便不能进行正常的劳动生产,如果此时在西安建都,就会面临被切断、孤立甚至失陷的危险。但是南方战乱较少,一直比较稳定。远在东晋时期,北方的阀门士族逃到南方后,就觉得这里经济也很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所以安于现状,不思北伐。






随着北方及中原地区的人口南迁,,使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多先进的技术,也被带到了南方,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宋朝建都开封后,每年要从江南运700万石粮食到开封,从这就可以看出南方的经济和农业十分发达。随着经济重心向东向南移动,都城的建立也随之东移了。


闪电天下


谢谢提问。国都相对来说是一个承袭旧制之举,代表的是对国家权威认可。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帝国,因为国都在西安地域带,所以汉朝的国都继续建立在西安。

虽然东汉的国都是洛阳,也属于一个地带,而且,西安与洛阳,就是东西京的关系。

所以,魏晋的国都也在“二京”地带。

不过,从西晋开始,好像国都东移的倾向明显。

因此,西安逐渐淡出了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

西安淡出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是有一定的发展需要的。

首先是国家经济发展,西晋和南北朝时代,已经明显在南方了。

这是农业文明的产生基础决定的。

农业文明的主要产生要素两个,一个是土地,一个是人口。

而土地还有一个生产率问题。如果从耕地面积看,北方的耕地面积远远大于南方,但是,南方是双季农业,北方是单季农业。

这样的话,南方的粮食就远远多余北方。

所以,中国的粮食一直是“南粮北调”的局面。

这就必须产生一个粮食的运输成本问题。

隋炀帝之所以开凿大运河,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南粮北调”的效率和成本。

粮食多,人口就增长快,所以,西晋以后,南方的政治、文化、经济全面超过北方。

隋唐时代,属于“恢复中华”,所以,国都还是以“正统”的前朝“二京”为依据。

唐代以后,国家分裂将近一百年,这一百年,尤其是南唐非常发达。

宋太祖统一中国,基本没有较大的战争破坏,所以,保持了中国人口在改朝换代之后的高数值。

估计宋初的人口不会少于4000万,这是宋代以前的历代战后没有的局面。

那么,按照正朔,宋都也应该建在“二京”地带。

但是,相对来说,对于新的王朝来说,“二京”地带已经显得封闭了很多。

其实八百里秦川真是富饶,但是,与巨大的城市和人口需求相比,非常不足为道。

唐代西安的粮食严重短缺,都是从南方运粮。宋代西安距离西夏很近。

本来赵匡胤想继续选择洛阳做国都,最后还是选了自己的龙兴之地开封。开封水系发达,漕运便利。

南宋以后,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全面转移到南方。

元代建都北京,明代和清代承袭国都旧制。西安就更加封闭了。

其实,国都问题,基本上是承袭,其中也有变迁。宋代建都汴梁是一次较大的变迁,元代也是一次较大的变迁。

中国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城市曾经是国都,但是,都因为历史的变迁而默默无闻了。

西安作为唐代以前的政治文化中心已经非常幸运,特别是有汉唐雄风的遗韵,足以感觉历史的自豪。

不过,想想西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没有成为一座伟大的经济创造城市,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淡化了许多地理物质条件以后,智力要素已经显得非常突出。西安应该提高自己的智力竞争力,创造经济新奇迹。


千千千里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b2618a502a44647322b132faeaf278e1\

金兰8402


很简单,因为唐朝以后,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已经败落了,或者确切的说,在唐朝以前关中平原已经败落了,关中平原本身就不是特别理想的建都之所。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关中是一块看上去很美的地而已。在《禹贡》中,关中所在的雍州之地被称为“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评价极高,但那是因为上古农业技术较低,觉得松软的地最好。等到秦汉农业技术发展以后就未必了,那时农业更需要肥沃厚实的土壤,关中平原薄薄的黄土已经不是上上之选了。

但为什么关中平原以及长安还能做秦朝与西汉那么久的都城呢,因为秦汉时代,属于国家集中全力建设关中的时代。秦朝和西汉,在关中建设的水利工程无数,已经把关中建设得无以复加了,秦朝有郑国渠、白渠等,汉武帝又大修了一拨,到西汉中后期,关中的土地开发以及到达了它的巅峰,而且关中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还因为过度开发而开始恶化。

到东汉,因为重心在关东地区,对关中的重视度降低,关中饱受羌乱的摧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又因为频繁的战争,关中平原的居民时不时洗一次牌,到北朝后期的西魏北周定都关中时,长安已经是一座非常狭小的城市,完全没有了汉朝时候的旧观。

此后,隋唐继承北周的格局定都关中,不过是一种历史的惯性,实际上关中地区的生态已经被破坏到不宜再建都了。在唐代,一旦有点饥荒,唐朝就放关中的灾民到关东去就粮,关中的粮食已经不足以自给了。而且长安因为宇文恺修建新城时工期太赶,排水上就用了渗井的办法,居民的污水都往井里倒,久而久之,长安的地下水资源受到极大污染,也不适合建都了。

经过五代十国战乱的破坏,长安已经缩小为一座中等城市,之后再也没能做过中国的首都。


文史宴


最主要还是时代变了。

古代所有的国家都是集权国家,军队很重要,一个不留神,掌握军队的人就可能会改朝换代,所以对军队要有控制权,而且要加倍防范职业军人,所以中国没几个善终的名将。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真正死守社稷的君王并不多,大多选择逃亡。天子守国门却不是一句空话。当然不是去边疆,而是去靠近威胁的地方找一个适合建都的地方,建立都城。这样可以防范靠近威胁强大的边关士兵叛乱,也可以便于全国的物质和人员调派。

看看中国的都城变化就很清楚了。

夏商时代东夷人是主要威胁,所有都城就在河南河北一带,防范山东一带的东夷人。周就是趁商和东夷打仗偷袭灭掉商的

周代,犬戎成为威胁,关中就是最好的建都地,秦汉唐时期西北的匈奴突厥甚至是吐蕃相继崛起,都成为国家的主要威胁,长安咸阳就是最好的建都地点。东汉之所以选择洛阳,是因为东汉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低谷期。东汉也主要精力在于南方的开拓。

宋开始东北的契丹女真蒙古人开始崛起,都城就从开始东移,开封最后建在北京。


勇行万里路


唐朝的长安自安史之乱以后逐渐衰落,因为安史之乱以后叛军和吐蕃先后多次攻入,长安被破坏的非常严重,虽然收复以后略有恢复,但再也恢复不到开元盛世时期的繁华了,关中地区也经过多年战乱,导致一片凋敝,很多关中人口开始向南迁移,为南方的政治,经济地位崛起奠定了基础。


唐朝末期来的战乱频繁,毁灭了举世闻名的长安城,也使往日富庶的关中地区变得千疮百孔。

这样一来,长安已不如洛阳、开封,关中也不如中原。五代时期更是多事之秋,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长安城既已毁灭,关中又如此残破,当然不如定鼎中原,在洛阳或开封建都。正因为如此,五代时长安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下降为一般性的地方都会。五代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东部地区成为历代关心的重点。另一方面,关中地区恢复的速度很慢,到宋元时,依然是残破的景象。宋代西北用兵,关中之民「畜产荡尽」、「十室九空」。可见北宋时关中地区尚未复苏。以及金人占据关中,长安一带再遭受兵祸。


长安失去国都地位,还有一个原因是长城的毁坏使得防守屏障被破坏。因为长安离边境很近,后来建国者不得不考虑国都要离游牧民族较远的地方,好有个缓冲区,用来防御游牧民族的骚扰。因后来的朝代再也没有,秦、汉、唐那样对外强势。


浠粒粒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两汉以后,特别是西晋永嘉之乱后大批士人南迁,是所谓“衣冠南渡”,客观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全面开发,到了隋唐时代,随着国土扩大,岭南和东北也得到了开发。唐以后经济重心已全面转向南方,而东北与蒙古草原民族的崛起,政治中心也转移到更为有利的北京。几千年黄河流域失去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所以包括西安在内的历史古都都失去了首都地位。社会发展这是正常现象,全世界概莫能外!几千年首都一直没变的怕是及少数。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至乐无如读书


主要还是因为两点原因:

一、历史原因。

西安(长安)唐朝年间行政区划就属于吐蕃。并由吐蕃扶持唐广武王李承宏在西安(长安)称帝。

西安(长安)关中地区唐朝年间就被吐蕃攻破,成为唐朝年间最大的笑话,“天子九逃,国都六失”。因为不能“长治久安”,唐以后宋代“长安”名即被取消,改名“京兆府”(路)。

唐朝从未攻占拉萨,而吐蕃攻占了西安(长安)关中地区。

二、农业原因。

众所周知,黄河几字形绕开陕西,西安没黄河。

纵观历史:

1、明末天下大乱,首先是从陕西(时属延安府)开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的受灾之早,受灾之重。民不聊生无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谓“天降奇荒,所以资(李)自成也。”

万历在位48年间(1573-1620年)有灾荒记载的就占25年,崇祯年间几乎连年灾荒。

天启七年(1627年),陕西发生大旱,次年即崇祯元年继续大旱,其中陕北受灾程度最重。

崇祯三年,灾区扩大到全陕。到崇祯六年,旱蝗霜三灾并至,全省大饥。

2、果然,民国18年,陕西西安关中地区再次发生大饥荒。

民国十八年发生在陕西关中的大饥荒,又名“民国十八年年馑”。

陕西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称为饥年,两料未收称为荒年,连续三料未收称为年馑。

实际上民国十八年年馑从民国十七年就开始了,据近代大量史志和报刊资料记载,民国17年(1928年)陕西始露旱情,夏季二麦歉收,秋未下种,冬麦亦无透雨下播。民国18年(1929年)全省旱象更加严重,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泾、渭、汉、褒诸水断流,多年老树大半枯萎,春种愆期,夏季收成不过二成,秋季颗粒未登,饥荒大作,草根、树皮皆不可得 ,死者日众、殍满道旁、尸腐通衢、流离逃亡,难以数计。

长安、武功、凤翔、扶风、乾县、岐山、眉县、兴平、咸阳、临潼、渭南、周至、蒲城、合阳、宝鸡、陇县、澄城、淳化、长武、褒城、礼泉等县为重灾区。全省940余万人口,饿死者达250万人,逃亡者约40万人,有20多万妇女被卖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东等地。


用户67724358697


这和中国古代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先秦时期因受疆域限制,定都选址选择性有限,这里不赘述。

秦汉~隋唐时期,实行的是里坊制,居民流动受到严格限制,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国家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国家内部的战乱、北部和西部的外族入侵,选择一个进可攻退可守四塞稳固之地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进入宋以后,里坊制被打破、商业地位上升、人口增多,海洋经济日益发展,经济中心东移、南移,资本主义萌芽率先在江浙地区出现,西安和洛阳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首都向东向南转移成了必然。

仔细分析,中国历史定都基本上是向右边倾倒的“丁”字型,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这其中固然有交通、军事、地理环境等方面的考量,但经济因素所占比重越来越成为决定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