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问张廷玉意见,张廷玉说了一个成语,结果年羹尧惨死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要把皇帝伺候好,就一个要诀,就是"揣测圣意",让皇帝觉得跟你相处得爽。就这一点,纵观整个清朝,和珅的技术可谓无出其右者。

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在这一点上做得也同样出色。在康熙朝,他已官至吏部左侍郎,深受康熙的器重。到了雍正朝,张廷玉更是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雍正问张廷玉意见,张廷玉说了一个成语,结果年羹尧惨死

当然,这里面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是雍正的老师,官至礼部尚书,张廷玉的仕途少不了父亲的照顾,而且,既然是老师之子,雍正自然对张廷玉多了一分尊重。

张廷玉的汉人身份,没想到也帮了自己的大忙。雍正生性多疑,张廷玉身为汉臣,与其他满族大臣少了许多盘根错节的关系,不易拉山头,让雍正觉得反而值得信赖。

而张廷玉能力也确实十分突出,雍正所交代的事情他都能出色的完成。在很多事情上,雍正只要对张廷玉使一下眼色,张廷玉就能心领神会知道怎样做。

雍正问张廷玉意见,张廷玉说了一个成语,结果年羹尧惨死

张廷玉更是获得了雍正的承诺,自己死后能配享太庙。这是作为一个臣子一生至高无上的荣耀。要说这只靠能力,做人不圆滑行吗?

反观雍正手下第一猛将年羹尧,则是个智商满满而情商不及格的家伙。本来年羹尧在雍正夺得皇位的过程中出了不少力,可谓对雍正有莫大的恩情。

而且,雍正登基后,年羹尧常年在外征战,为雍正平定了不少反清势力,战功赫赫,大清江山的稳固少不了年羹尧的功劳。可正因如此,年羹尧似乎忘了自己是谁。在一次进京途中,竟然对驸马、总督这些与他同级别的官员无礼,甚至在雍正面前也态度傲慢。

雍正问张廷玉意见,张廷玉说了一个成语,结果年羹尧惨死

雍正也多次提醒过他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并曾写信警告他,切勿"倚功造过",可惜年羹尧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目空一切,直到被众多朝中大臣联名弹劾,雍正也就顺势把年羹尧打入死牢,等候处理。

一天晚上,雍正秘密召见张廷玉,想征求他的意见,应该将年羹尧如何处理。张廷玉说了四个字,"死有余辜"!并解释道,一个眼中连皇上都没有的大臣,留他何用。

雍正问张廷玉意见,张廷玉说了一个成语,结果年羹尧惨死

听了张廷玉的话,果然,雍正下令赐死了年羹尧。就这样,一代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于自己的不懂世故,不可谓不窝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