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0000和月薪5000的工作方法,就差這5點

月薪20000和月薪5000的工作方法,就差这5点

畢業三年了,我從一個職場小白一步步走過來,深感職場的基礎高效方法十分重要。尤其身處迅速變化的互聯網,一刻不學習就會落後。然而如何在保持自己個性的同時,還能夠高效工作呢?

今天就基於 Scott Young 書中 Study Less, Learn More 的學習方法,來梳理一下我的高效工作方法。

1 學生思維 vs 職場思維

職場沒人在意你輸入什麼,只在意你輸出了什麼。

也許你每天背 30 個單詞,每晚去健身房跑步,游泳終於會換氣了,畫畫也有了進步,偶爾還會去打太極,做做手工,你看過 1000 本書,去過無數場音樂會;(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你的音樂 App 上收藏的都是沒人發現的好聽的歌,學了各種各樣的技能比如調酒跳舞唱歌樂器......

而職場裡,你的職位是一名會計。那這些都不是你的職場能力,你的職場能力是會計應該擁有的技能。

職場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冰冷,但是也絕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純良。

輸入知識和技能是很好的個人成長,這都是豐富你的視野和知識,沒什麼不好,但是你的上司在意的更多是:

你對部門產生了什麼價值?你能創造怎樣的價值?

你輸入了這麼多是你自己的事情,但輸出什麼才是公司的事情。

學生思維是“從這份工作裡我能學到什麼”,職場在意的是“你可以為這份工作帶來什麼”。

你看那些面試時候說,我想來貴公司學習的人進公司了嗎?能勝任這份工作的人說的都是,我能給貴公司帶來什麼帶來什麼。

你既然什麼都不會,全部要來了學,公司為什麼還要要你呢

職場當然也在意輸入,這就是為什麼到了天花板如果還想進步就必須走人。公司怕留不住你,自然會給出能留住你的東西,這是基於能力強的職場人士了。

你如果一直待在地板,那很可能會被掃地出門。

當我們明白這個最核心的職場原則後,高效工作的首要思考法則是:我能為公司帶來什麼?你所有的工作目標都是圍繞這個展開的。

2 個人情緒 VS 職場自控力

第一年在公司洗手間看到痛哭的女生,我還會上去拍拍肩膀遞個紙巾安慰幾句。到第三年的時候再看到這種情形,會當做沒看到,給對方僅剩的逃離了的尊嚴和空間。

我們都經歷過上班前半小時還在和人爭吵;昨晚剛分手第二天腫著雙眼黑著眼圈去上班;還有一口氣把《權利的遊戲》當季追完了,第二天困得睜不開眼......

各式各樣的個人狀態,生活其實很難和工作徹底分開。所以偶爾也會帶著情緒上班。

那第二天的工作裡會出現什麼呢?

方案改到最後一版還有錯別字,開會兩三句反對聲就立馬吵了起來,“你幹嘛針對我”;跟同事工作協作也不耐煩,“你可不可以快點,我有事想早點走。”

總之一句話,我就是心情不好,我就是不想做事,等我心情好再說吧。至於辦公室抽風撒潑吵架的,也有所耳聞。

最可怕的是因為心情不好,所以懷疑人生,衝動辭職。

一個無法有效控制情緒的人,一定無法控制自己的人生。就算是和平年代,也會把自己工作生活弄得兵荒馬亂。

工作中情緒創造不了價值。所以進辦公室前,請丟掉你的個人情緒。

成熟的職場人應該是,就算老闆怒罵了項目,也要拿起項目書,回到工位上繼續改進。

宣洩情緒沒有錯,錯在宣洩情緒對項目並沒有任何幫助,還浪費了時間。

如果不喜歡一家公司,早點離開一定不會更糟糕,拖拖拖拖只會後面悔不當初浪費生命。

但如果暫時不會離開,就請對工作盡心盡力。

3 真正工作時間 VS 工作時長

大多數人每天工作 8 小時,每週工作 5 天,一週 40 個小時工作量。但是你每天真正的工作時間是多少?

你可以專門用一天來記錄你的“時間去哪兒了”。

從聚焦一個事情開始計時,到結束。從打開手機看公號文章開始,到把手機放在一邊。連續記錄幾天,你會有一些驚人的發現。

比如,你可能每天在微信上的聊天時間,居然每天超過了 6 個小時。

當你剛到公司打開電腦的時候,朋友給你來了微信消息,於是你倆一來二去聊了半小時。很快就餓了,那去吃會東西吧。

回來決定工作了,突然想起這周家裡的保潔還沒有預約。於是又打開了手機。

之後你非常自責,於是你打定主意,不再為任何事情分心了,專心工作。可是工作有點難,那先挑容易的解決吧。

沒過多久,中午了,同事一招呼,就吃飯去了。

午休一會兒,趕在下班前馬馬虎虎完成工作。可是有點晚了,於是定了份外賣,慢騰騰吃完,在辦公室玩把王者榮耀。

八點了,再坐一會兒就可以趕上末班公車了。

臨行前發了條朋友圈,拍張辦公室圖加上文案:“10 點以後的我司大樓長這樣。”

於是,你又虛偽地工作了一天。

真正的工作在於完成目標。

思考一下你在這家公司,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然後把你的年目標分解為季度目標、月目標和周目標。最後落到每日工作的執行上。

偽裝努力是虛偽地自我感動,對公司毫無價值之餘,對自己也毫不負責。

避免偽裝努力的辦法是列出清晰的工作 to do list,比如:

1.重新制定你的目標,並給出相應可執行計劃。每天開始工作前列工作清單,結束前進行復盤;

2.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記錄每一個任務的投入產出比;

3.產出數據化。

就算你每天工作十八小時,但是毫無成果,那你的工作就是垃圾。

只有目標+計劃+執行+結果清晰地列在你面前,你才不會偽裝工作。

4 日常作息 VS 工作效率

職場新人都會被一個問題所問懵:“熬夜到底會不會影響明天的工作?生活和工作如何平衡?”

其實對於職場新人來書,做時間管理,不如做精力管理。

無精打采地工作一天,不如精力充沛地工作一小時。你工作的時候應該保持精力充沛。

精力管理分兩步:

1)增加你的精力儲備;

2)將你的日程表由線性,改為循環式。

1.增加精力儲備

1)保持每週3-5次,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

鍛鍊可以讓你精力更旺盛,睡眠質量更好,工作效率更高。

白天辦公室坐了一整天,晚上健身房出出汗,保證基礎的身體運作健康,是對自己很好的事情。

並且缺乏鍛鍊容易沒有精神,會讓你更容易分心和思維遲鈍。本來一小時可以完成的事情,你卻花了兩小時才完成。

2)保證充足的睡眠

受一些雞湯文的影響,很多人為了自證努力,甚至開始每天只睡幾個小時。但是大佬能每天睡三四個小時,但是大多數人真的做不到啊。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的一項調查顯示,(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約有三分之二的被調查者,都被工作日的睡眠時間不足而困擾。

睡眠不足會導致:工作效率會下降,身體素質降低,食慾也好不到哪兒去。

所以,儘量多睡。

3)健康飲食

少吃甜點和零食,每餐也別吃太飽,否則血液都用於消化,你就只想去睡覺,根本沒精力學習了。

2.選擇循環式作息計劃

線性的時間計劃是平均安排時間執行工作,循環式作息計劃集中部分精力,解決絕大部分問題。

會工作的人要學會玩兒。到底熬不熬夜,取決於你熬夜做什麼,第二天的工作計劃是什麼,以及熬夜的頻率是怎樣的?

客觀來看,這完全是智商可以解決的問題。優秀的人不止會工作和學習,更會休息。

其次,工作時請高度集中注意力,並且可以批處理各種事情,將類似的、分散的工作集中起來一次做完。

比如你要做這些零散的事情,查看手機消息,回覆家人的電話,打掃房間,把一本電子書傳給朋友,把工作資料傳給新來的同事。不要想到什麼做什麼,而是集中一小時,完成所有的這些零散事情。

若不是非常緊急,別的時間就不要頻繁查看手機消息了。

剛工作的時候,我們總是疲於應付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什麼任務來了就做什麼。手機每隔幾分鐘就看下,來了消息必定秒回,上司交代一件小事,馬上就著手去辦。

這樣一天下來,總覺得自己一直在忙,但是又沒有作出成果。

對於這些零碎事情,要學會集中處理。不要讓它們在你專注工作的時候打擾到你。

還得提高自己的注意力閾值。注意力閾值是指集中完成某項工作的最長時間。超過這個時間,注意力就會急劇下降。

通過不斷接受越來越多的批處理,你可以逐漸提高你的注意力閾值。閾值越高,你一次完成的工作量也越大。

5 有效溝通 VS 內向外向

工作之前,覺得內向性格會影響溝通。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不管是內向、還是外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溝通方式。

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職場新人如何有效溝通?

1.重要的任務一定要落到紙面

我工作半年以後,帶著血的教訓寫下一條工作筆記:

所有重要事項電話之後必須發文字郵件佐證,防小人事後杜撰翻臉。和不專業的人合作,只會得到不專業的結果。

不管是會議、還是電話溝通後,哪怕是被同事拉著口頭聊了項目的一點頭緒,也要及時的把口頭溝通變成紙面文字,共享給對方。

特別是在談合作的時候,要把溝通內容第一時間轉化為郵件,發給對方。並且在微信告知對方,得到對方收到郵件並查閱的反饋,這場溝通才算完成。

2.關於郵件溝通的幾個簡單小Tips

1)別逃避郵件

週日晚上前先看郵件,做到在週一早會前對最近工作有所瞭解。合理使用郵件,會大大提高你的效率。

2)抄送的力量

隔壁團隊放了我鴿子的郵件,抄送了一下他們老大,事情推進效率立馬提高了兩倍。

3)越短的郵件,越容易得到回覆

這個最簡單易懂。我處理工作時,兩三句話的陌生郵件會立即回覆,五句話以上的陌生郵件就會放一放。放一放的意思是,大部分放著放著就再也不會去回了。

4)別說你自己的事兒,說這事兒跟對方有什麼關係。

5)把附件裡面的重點內容貼到正文

在寫郵件的時候很多人直接寫一個:重點見附件。然後甩幾篇文檔PPT在附件。

你就不考慮人家下載打開很煩嗎?

其實完全可以把附件裡面的重點內容貼到正文裡。這樣更方便別人快速瀏覽,有需要的再下載附件方便查看詳細部分。

6)如果你是不太會寫郵件,就學習一下優秀同事寫的優秀郵件。

騰訊官方數據顯示,80% 的人會在工作中用到微信,甚至 30% 已將微信作為主要工作工具。

無論你多麼抗拒,你的工作已經離不開微信了。

只提醒一點微信溝通時,避免直接大量發語音,對方真的沒有耐心聽下去。

4.每天的溝通都是一場面試

1)不管公司規模大小,你的老大都是很忙的

他突然問你工作,卻一問三不知是最糟糕的現象了。所以不如先發制人,反客為主,每天積極溝通,說到老大煩死你了,看見什麼都會想讓你去處理的時候,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2)用數據說話

當然很多人說數據也不精準也會騙人。但是真正騙人的應該是統計而不是數字。

新人最愛說“我以為我覺得”,然而真正應該說的是“根據數據結果來看”。

3)經常描述你的工作

習慣向別人描述你的工作,包括你工作的方法、內容、經驗以及成果。這些就是你經過回顧、整理、總結以及改進這個過程以後產出的結果。

別人問起你只能說“打打雜而已”的話,證明你沒有做好這份工作,你對它很陌生。

4)溝通的時候,抓重點;別總想要讚揚,也不要總抱怨

別太把自己當成宇宙的中心。你的溝通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幫助高管們做決策,(投黑馬Tou.vc專注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臺)以及你能夠為他們做什麼,或者需要他們為你做什麼。任何跟這幾條無關的信息都沒有價值。

好好做事,老闆不瞎,會看見你的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