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中的投資時機

□興全基金 黃可鴻

經濟週期可以決定一個國家蕭條還是繁榮,也可以決定一個人富有還是貧窮。如果想把握房地產、股票、商品、外匯等投資在不同經濟狀況下的漲跌,可以從《逃不開的經濟週期》這本書中一探究竟。

近年流傳一句話:“人生髮財靠康波”,出自已故“週期天王”周金濤。他認為:“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為是你多有本事,而是完全來源於經濟週期運動的時間給你的機會。”“康波”對有的人或許有用,但宣稱普通人可以靠它發財卻值得存疑,畢竟“康波”理論屬於百年前,經濟學早已在更新換代中融合新方法,更趨近現實。

“康波”是什麼呢?它是指俄國康德拉季耶夫的經濟週期理論,他確信經濟以極低頻率震盪,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超過了50年。此外,還有庫茲涅茨週期(約20年)、朱格拉週期(約10年)、基欽週期(2-4年)等,這些早期理論描述了房地產、投資、存貨等不同動因下的經濟波動。當時的經濟學認為,經濟穩定是一種常態,蕭條只是暫時的。但美國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讓人重新審視了市場有效性,經濟學家終於意識到,持續性的非自願失業確實存在。

投資關乎時機,除了做對的事,更需要對的時機、對的人。這讓人想到一個故事:2010年1月27日的美國舊金山,蘋果公司在新品發佈會上發佈了第一代iPad,點燃了消費者的購買慾,iPad也被稱作“開啟了平板電腦時代”。但事實是早在1996年,一款叫“Palm”的掌上電腦就已問世,曾短暫地紅極一時。後來由於研發落後、公司治理等問題以失敗告終。人們記住了喬布斯、蘋果公司、iPad,但只在喬布斯的傳記裡才會想起傑夫·霍金斯的Palm。能力和實力不同的人或公司,對同一個機遇也有不同的把握。

甚至,“經濟週期”這個詞也有它的時機。在1862年“朱格拉週期”提出之前,沒有人意識到,即使沒有外界的觸發因素,週期現象也會發生。朱格拉率先提出了經濟內在的不穩定性,他寫道:“蕭條的唯一原因就是繁榮”。到了20世紀80年代,“經濟週期”又遭受普遍質疑:一方面,經濟指標之間變得越來越矛盾,規律性也越來越模糊;另一方面,早期的理論已被新理論取代,研究主題也從“週期”更多地轉向“波動”及經濟增長。

那麼,如何從週期看待投資呢?作者用了半本書詳細討論此問題。舉例來說,當經濟受到衝擊,某些行業部門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在多數國家,約85%的消費屬於服務與非耐用品,例如醫藥、雜貨零售、食品飲料、理髮、保潔等等。其中,政府等公共部門的消費甚至帶有輕微的反週期性,即在衰退期間的社會支出是上升的,而繁榮時期的稅收則會增加。

投資並不簡單。追漲殺跌式的跟風,或把美林時鐘玩成電風扇,都不如在機遇到來前修煉內功,為把握下次時機而蓄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