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情一幕!「消防橙」無處不在

汕頭“兩潮”地區受災群眾自發掛出感恩標語

文/圖 羊城派記者 趙映光 通訊員 王頊樂 何健楓 魏聰

自8月29日暴雨成災以來,汕頭市潮南區和潮陽區的抗澇救災工作已經進入了第五天。受災嚴重的“兩潮”地區積水正在慢慢退去,當地的生產生活也逐步邁向正軌,不少當地群眾紛紛自發掛出感恩標語和提示語言,感謝所有救援力量和社會愛心人士的辛勤付出,也提醒過往群眾和救援人員、義工在開展救援行動時要注意安全。

温情一幕!“消防橙”无处不在
温情一幕!“消防橙”无处不在
温情一幕!“消防橙”无处不在

災區群眾自發掛出感恩和提示標語

“兩潮”地區的災情時刻牽動著社會上廣大熱心人士的心,而對於受災地區的救援也一直未曾停歇。其中,從廣州、梅州、潮州等地奉命到“兩潮”地區增援的消防官兵,就與汕頭消防支隊的參戰官兵一道,為救援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了災區中一抹美麗的“消防橙”。

正所謂“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消防官兵的身影”。據統計,截至9月2日17時,汕頭地區參戰的消防官兵共參加抗洪搶險2882次,出動官兵8965人次,消防1440輛次,出動舟艇2778次,營救被困人員6927人,疏散6158餘人。

温情一幕!“消防橙”无处不在

消防官兵積極營救受困群眾

接令三轉陣地只為協助救援

9月2日14時許,汕頭市潮陽區谷饒鎮再次突降大雨,原本漸漸消退的水位再次上漲,救援難度增大,形勢頓時變得緊張起來。根據群眾報警稱,谷饒鎮華里村仍被積水圍困,目測水深超過兩米,有大量群眾被困,其中更是以婦孺居多。

接到警情指引,在一線救援的省消防總隊政委黃遠傑、後勤部部長袁奕之和汕頭支隊支隊長朱東生分別率領救援小組乘坐衝鋒舟深入受災最重區域搜救被困群眾。

在搜救時,黃遠傑又接到突發情況,稱有一組救援人員在運送10名被困群眾離開積水區時,衝鋒舟在螺旋槳被積水中的垃圾纏住,無法離開。黃遠傑於是立即率隊趕到,與眾官兵合力將被困衝鋒舟上的群眾全部轉移,並將他們護送到安全地帶。

8月29日中午,汕頭市公安消防支隊戰勤保障大隊大隊長鄭華民正與官兵們緊急籌備抗洪演練事宜,突然接到緊急趕赴潮南災區的命令。

温情一幕!“消防橙”无处不在温情一幕!“消防橙”无处不在

消防官兵積極營救受困群眾

演練變實戰,鄭華民在抵達潮南區之後迅速帶領官兵攜帶三艘衝鋒舟以及救生衣等裝備器材投入到戰鬥中。兩日過後,由於潮陽區谷饒鎮部分地區水位只漲不退,現場指揮部命令戰勤保障大隊攜帶部分衝鋒舟先行前往谷饒鎮,後駕駛遠程供水車組轉戰潮陽區谷饒鎮災區開展排澇作業,以降低水位方便開展救援。

收到命令的鄭華民顧不上輪換休整,火速帶領大隊遠程供水車組和18名指戰員轉戰潮陽區谷饒鎮。抵達現場後,鄭華民又開始連軸轉了起來,他科學選定作業地點,熟練操作起抽水設備,併合理安排著輪換力量。

輕傷不下火線持續展開救援

可以說,“連續作戰,輕傷不下火線”這句話就是汕頭災區參戰消防官兵救援時的真實寫照,汕頭市公安消防支隊潮南中隊戰士胡明東則是所有參與救援官兵中的一個典範。

據介紹,在本次救災行動中,胡明東連續奮戰了3天3夜,期間營救和轉移的被困群眾連他自己都數不清。而在一次救援行動中,他的腳踝不慎被水中的尖銳物劃開了一道大口子,腳底板被水底的鐵釘隔著救援靴刺開2個傷口,腳趾處的皮膚也由於長時間涉水救援磨損變得血肉模糊,但忙著救援的他卻一直未察覺。

温情一幕!“消防橙”无处不在

胡明東的腳在救援中受傷

直到被戰友輪替下來後,胡明東才發現自己腳上的傷口已經潰爛發炎,傷口處的皮膚都已變黑。於是,現場的醫務人員趕緊幫他處理傷情。據醫務人員介紹,如不及時治療,胡明東的傷口將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除了扎傷,皮膚過敏是大部分參與救援的消防官兵們面臨的共同問題。據介紹,因長期無法排澇,災區中的積水裡摻雜著許多垃圾和油汙,這對長期泡在水中的救援人員來說,這是非常危險的。

對此,省公安消防總隊特勤大隊一中隊一班班長司蘇文便深有體會。司蘇文是首批抵達汕頭的增援力量,截至昨天中午時分,他已連續作戰接近28小時,和戰友一起救出了多名被困群眾,其中有60多名兒童,20多名老人,5名孕婦,還有1名還沒滿月的嬰兒,而長時間的泡水使得他全身過敏,奇癢無比,但他仍戰鬥在救援一線。

據介紹,梅州市公安消防支隊豐順中隊中隊長張金輝在增援潮南區救災期間,同樣因為水質過差導致皮膚過敏,四肢多處起斑,但他依然不畏艱苦,逆行向前,在救援中營救出被困群眾26人。

廣州市公安消防支隊太和中隊副中隊長楊紅旭作為第二批增援力量,在救援期間八進八出重災區。為營救更多的被困群眾,他有時候飯都沒吃一口就繼續跟戰友投入戰鬥,每次回到現場輪替點的他都顯得疲憊不堪,甚至出現了眩暈和輕微嘔吐的症狀,但一投入戰鬥又恢復精神狀態。截至昨天中午,楊紅旭已跟戰友陸續救出87名被困群眾,其中有23名兒童,12名老人,5名孕婦,還有1名僅7個月大的嬰兒。

來源|羊城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