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區志》|農牧林水 農業——科學種田

(續)

四、輪作換茬

回民區農村的耕作地貧瘠,耕作上有輪歇、壓青和倒茬的習慣。輪歇是把耕地種一年,歇一年,以利養地。用這種方法,兩年一種的產量與年年都種兩年的產量大體相當,省力歇地。壓青是把輪歇地或本年來不及下種的耕地,在“三伏”期間耕過,留待下年種植,第二年種植時雜草少,莊稼生長茂盛,收穫也多,一般壓青地可增產30%以上。壓青是當地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保持土壤肥力的好方法。進入20世紀90年代,政府加強農業生態建設,倡導農民把不宜耕種的土地退耕還林還草,回民區攸攸板鎮各村沿山貧瘠地多退耕種草種樹,壓青地逐年減少。倒茬,是在同一塊地裡,每年都有不同的作物輪作,以保持土地的肥力,基本上是禾穀類作物與豆類、薯類輪作。這種方法對旱作農業生產效果明顯,產量增加較大。

五、合理密植、間、混、套、複種

各村的農作物栽培,傳統上因受土壤條件、品種及水肥條件的限制,播種密度較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大力興修水利設施,改良土壤,推廣優良品種,化學肥料的施用,作物栽培條件相應改善,播種密度增大。20世紀80年代後,小麥播種採用寬幅耬,播幅4寸以上,畝播種量從傳統的7.5~10公斤提高到20公斤左右;莜麥播種量達到每畝10公斤以上;玉米播種密度提高到每畝2 500株,間距縮小到1.5×1.2尺;高粱達到每畝6 000~8 000株,株距縮小到0.8~1尺;穀子採取增寬行距,縮小株距的方法密植,留苗提高到每畝3~4萬株;葫麻播種量達到每畝4~5.5公斤;馬鈴薯從傳統的畝播3 000~4 000穴提高到5 000~6 000穴。採用密植的作物產量都有所增長,一般增產10%~15%。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農村就實行間、混、套、複種方法,主要是玉米、高粱、穀子地裡兼種大豆;玉米與胡蘿蔔、小麥與大豆混種;小麥套種胡蘿蔔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生產條件的改善和農業技術的進步,間、混、套、複種形式大力施行。主要作法有:

小麥套種玉米 以小麥為主,玉米為輔,多采用6∶2、4∶2等形式,產量比單作增加20%。

玉米與穀子間作 以穀子為主6∶2或6∶3,一般增產20%以上。

玉米套種葫麻 以玉米為主,一般是4∶2或3∶2,玉米基本保持單作畝株數,一般2 000~2 500株/畝,葫麻畝產量可達50公斤左右。

玉米、高粱間套大豆 不影響高粱、玉米的產量,每畝可多收幾十公斤大豆。

小麥套種向日葵 小麥寬播4.5~5尺,隔1.8~2尺點向日葵,行距1.2尺,株距1尺。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增收,還可改良鹽鹼地。

糧菜複種 小麥收穫後,複種大白菜、芥菜、白蘿蔔等,可多收一季蔬菜。

馬鈴薯間種蠶豆、油菜籽 以馬鈴薯為主,畝穴數基本不變,不影響產量,多收蠶豆、油菜籽。

六、地膜覆蓋技術

1982年,各村引進地膜覆蓋技術,供試驗的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兩大類。通過幾年的試驗示範,地膜覆蓋對經濟作物增產效果明顯。地膜覆蓋蔬菜可提早上市7~10天,增產30%~50%;覆膜甜菜增產30%~40%;覆膜西瓜可提早15天左右上市,增產15%~30%;覆膜玉米畝產達700公斤左右。當地農民一般選用0.06~0.08毫米,幅度為75釐米的超薄膜,整好土地後,在播種前一週左右覆膜,覆膜時採用鋪膜機,也有采用人工覆膜的,鋪膜時要拉平壓實,間隔5~6米左右要壓一土腰帶,防止大風扯起地膜。鋪膜完畢後,使用自制工具打孔以便種植。地膜覆蓋技術是農業生產上的一項技術進步成果,採用這一技術增產效果十分明顯,已被各村廣泛推廣應用。地膜覆蓋對糧食作物雖增產明顯,但成本高,導致種植效益低。因此,地膜覆蓋技術在糧食作物中使用較少,在甜菜、瓜類和蔬菜等經濟作物上應用較廣。2005年,回民區農村覆膜作物種植面積達 7 000畝。

實施科學種田,除上述外,回民區在農田建設、土地耕作、作物管理、防止災害等方面也有許多方法和措施。特別是在1999年調整行政區劃後,回民區農村逐步建立健全農技推廣體系,在攸攸板鎮建立起農業綜合服務站,配備科技副鎮長,行政村建立科技組,自然村建立示範戶,利用各種形式對農民進行培訓。2005年,回民區農村戶均有1名懂農業科技的農民,科學種田已逐漸成為當地農民的自覺行動與必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