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任正非:工作就是爲了掙錢,分錢模式才能起到激勵效果

文:餘老師

私信“績效”二字,附送長達1小時的員工績效考核激勵視頻!

導讀:

隨著中國日益融入國際經濟大環境,中國員工薪酬增長絕對是必然趨勢。但是如何增長才是良性的,有價值的?如何令薪酬增長成為企業與員工共贏的方向?

  • 那些抱怨員工資增長過快,人力成本過高的企業老闆,首先要思考這些問題,並且主動改變企業分配激勵機制,創建適合企業的薪酬績效模式。
  • 那些埋怨工資低、漲薪少的員工,必須要反省自己的價值觀,調適自己的思維方式,以結果與價值面對自己的現狀與未來。
華為任正非:工作就是為了掙錢,分錢模式才能起到激勵效果

工作就是為了掙錢,你要敢於談錢

任正非說過一句話:“華為之所以不斷壯大,就是為了掙到更多的錢。”他對他的員工說:“我希望你們能夠對錢產生飢餓感,每看到一分錢都會說:‘這是我的’。”

第一,你有底氣跟我提加薪,這說明你認為你的所做超過了你的所得,說明你的工作完成得不錯。至少是你自己認為不錯。

第二,行與不行,決定權其實還是在我,但你敢提出來,這說明你的對自己的工作價值和其他人的工作價值有所評估。

第三,看起來“無慾無求”的員工,用起來是很害怕的,因為沒有企圖和野心的工作都容易陷入散漫、拖沓之中,我不確定你把多少心思放在工作上,還是隨時準備跳槽。

華為任正非:工作就是為了掙錢,分錢模式才能起到激勵效果

談錢的老闆才是好老闆,才值得跟隨,談情懷的都是耍流氓。

所以,千萬不要被一些很虛幻的東西給矇蔽了,實際點的東西才重要。

老闆,來,咱們談下漲工資的事情吧!

真實案例:

有一次,一企業主向我們訴苦,說現在的員工真的很難管理,沒有責任心,對企業也沒有歸屬感,不像他們年輕的時候能吃苦耐勞,珍惜工作又敬業。

當我們瞭解到他企業給員工發的都是固定工資時,給他建議要給員工做薪酬績效的變革,實行彈性薪酬,通過利益共享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結果,他並不認同,他認為不能和員工談利益,不能引導員工唯利是圖,他希望員工能在精神上認可企業,通過努力工作來提升員工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要錢的驅動。

  • 我們問:你企業今年的目標是多少?
  • 他回答:銷售額增長20%,利潤增長15%。

企業的追求的利潤增長,員工追求高收入,錯了嗎?

我們要和員工分錢,但不是隻談錢;

我們要和員工利益共享,而不是僅僅是利益驅動;

老闆和員工分錢,也要看出發點,如果出發點就是和員工交易,那麼員工就會唯利是圖,如果出發點就是希望員工能夠在企業獲收更高的收入,可以更好的生活,那麼員工就會感恩回饋努力工作。

華為任正非:工作就是為了掙錢,分錢模式才能起到激勵效果

老闆和員工分錢,出發點應該是什麼?

  • 出發點,應該是:共創成果、共享成果;
  • 出發點,應該是:建立機制讓員工拿到更高的收入;
  • 出發點,應該是:讓員工成長,充分挖掘員工的潛能;
  • 出發點,應該是:企業和員工的利益是趨同的,企業和員工是共贏的;

企業首先要分好錢!

  • 分好了錢,企業就是大家的;
  • 分好了錢,才能更好地和大家談理想、談使命、談責任、談價值觀;
  • 分好了錢,員工才能對企業有歸屬感;
  • 員工對企業有了歸屬感,企業才能有打造自己的企業文化。
華為任正非:工作就是為了掙錢,分錢模式才能起到激勵效果

最真實的薪酬定律

1、偉大的制度讓平凡的人變得偉大,糟糕的制度讓偉大的人變得平凡;

2、不要死壓任務,而是分解目標與獎金;

3、不是逼著團隊做工作計劃,而是設定誘人的激勵計劃;

4、拿明天的錢激勵今天的團隊,設計今天的獎金鼓勵創造明天的財富;

5、不是好人就有好報,而是好報造就好人。

我們都知道薪酬有四個重要的特性:規範性、公平性、激勵性、增長性。如何來更有激勵性的分錢呢?

華為任正非:工作就是為了掙錢,分錢模式才能起到激勵效果

好的薪酬方案應該怎樣設計?

好的薪酬方案要具備激勵性、增長性、公平性、規範性四個特性。前二者是價值的核心,後二者是設計的基礎。但要實現四性必須完成以下四個轉向:

  • 1.將剛性轉向彈性;
  • 2.將定薪級轉向定薪幅;
  • 3.將薪酬與績效掛鉤,轉向薪酬與績效融合;
  • 4.將以考核評估為導向,轉向以價值管理為導向。

好的薪酬模式應該具有特點:

(1)凡與外部相比,相同價值的職位未得到相同工資的稱為外部不公平,外部不公平易導致息工或離職;

(2)為了吸引、保留人才,尤其是知識型人才,需要具有外部競爭性;

(3)內部公理是指工資制度的道理;

(4)企業的薪酬成本是可控制的,有利於企業的成本節省,防止浪費;

(5)企業以同樣的成本創造了更大的價值,這是效率更高的表現。

為什麼傳統的薪酬機制會讓優秀的人才離開,混日子的人留下?

1.固定工資

  • 員工的工作結果與工資沒有任何的關係,那麼工作的執行也完全依靠員工的責任感
  • 一旦公司內部有一個人覺得工資低,公司吝嗇,那麼這種想法很容易在全公司擴散,從而造成一種消極工作的氛圍
  • 做的多的員工跟做的少的員工拿的一樣,那麼做的多的員工一定會心裡不平衡,這樣只有兩種結果:要麼跟做的少的員工一樣混日子,要麼離職
  • 在物價不斷上漲的大環境下,老闆必須加薪,但是加薪之後並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只有增加企業成本

2.底薪+提成

  • 員工關注的只有營業額,至於費用成本這些與公司利益相關的其他因素,員工不會關心
  • 只有少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是比較高的,大部分員工拿到的薪資較低
  • 一旦在其他地方底薪或者是提成點稍微高那麼一點,員工就很容易離職
  • 如果大環境下業績一般,那麼公司內部工作氛圍就會萎靡不振,員工很容易喪失信心

總結:加底薪與加提成點數的利弊分析:

1、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帶走利潤,而且如果底薪部分佔比越大,還會降低員工的創造力。

2、加提成點數,雖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業績的情況下,公司的成本費用率會上升,相對而言利潤率下降,而且增加點數的激勵性有時效性,一般在增加的頭一兩個月有點效果,之後又會迴歸過去和常態。況且加少了員工沒感覺,加多了企業吃不消。

華為任正非:工作就是為了掙錢,分錢模式才能起到激勵效果

如何留住、激勵優秀的業務員?

在很多企業都有類似的問題,好不容易培養一個優秀的員工,要麼辭職、要麼創業、要麼被競爭對手挖走了,特別是業務型的優秀員工,更容易離職後自己創業。

做企業越來越不容易,招人難、用人難、留人也難,在薪酬分配上應該如何來激勵和留住一個優秀的業務員呢?

首先,薪酬模式必須遵守幾個原則:

1、員工必須有持續收入增長的空間。

2、員工增加的收入,必須來自他創造的結果,而不是以降低企業利潤為代價。

3、員工可以有多種增加收入的渠道,而不僅僅是靠銷售收入。

4、員工不能只關注營業額,還要關注企業需要關注的利潤率,成本費用率等。

然後,要留住人才,那麼企業從員工進來那一刻,就要想好長遠的激勵計劃!

把薪酬激勵從短期,中期,長期三個維度去展開,分別是月度,年度,還有長期的薪酬激勵,

華為任正非:工作就是為了掙錢,分錢模式才能起到激勵效果

對應的解決方案是:月度薪酬激勵:KSF+PPV+提成制

年度薪酬激勵:POP項目合夥人+IOP內部合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