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淳安縣1:10萬地質災害易發程度研究

【概況】

淳安縣位於浙江省西部,地理座標:東經118°20'~119°20',北緯29°11'~30°02',面積約4427.0 km²;下轄23個鄉鎮,425個行政村,12個社區;戶籍人口453683人(2017年)。淳安縣是著名風景旅遊區千島湖所在地,交通運輸發展較快,以公路、水路為主,境內自然資源極其豐富,是浙江省9個重點林業縣之一,主要礦藏有鐵、銅、錫、鎢、皺、銀、石煤、花崗岩、大理岩等22種,具有礦種多、分佈廣、質量好的特點。千島湖水面廣闊,是全省四個淡水漁養殖基地之一,縣城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社會經濟建設在改革開放中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2018年上半年杭州各區縣市GDP總量排行榜出爐,淳安縣GDP總量128.6億元。

本縣位於浙西丘陵區的西部,屬山地丘陵區。總體地勢特點是四周高、中部低,西部有白際山脈,南部有千里崗山脈,北部有顯嶺山脈,均分佈於縣城周邊地區,中部為面積573.0 km²的千島湖。全縣多年平均降水量1720.0 mm,一年中近1/3的暴雨出現在6月,5~7月為高發期。境內河流屬錢塘江水系,主要支流有武強溪、雲源港、東源港等數十條河流從不同方向匯入千島湖,形成一個完整的匯水盆地。


【地質災害發育分佈特徵】

淳安縣發育的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

本次調查共發現地質災害及隱患點488處,其中滑坡349處(潛在滑坡149處)、崩塌128處(潛在崩塌111處)、泥石流8條、地面塌陷3處。其中大型3處、中型7處、小型478處,小型佔總數的98.0%。災害穩定性經野外判別,穩定性差的277處、穩定性較差的200處、穩定性好的僅11處。

縣域內地質文害主要分佈於環千島湖的低山丘陵區。滑坡(含潛在滑坡)主要發生於中低山、低山丘陵區地形坡度在30~50°,少數在60~70°之間的斜坡地帶。在200處現狀滑坡中,巖體滑坡僅4處,其餘(196處)均為土體滑坡,規模均為小型,且以小二型為主;在149處潛在滑坡中,巖體滑坡32處、土體滑坡117處,規模大型1處、中型5處、小型143處。

崩塌(含潛在崩塌)主要發育於低山丘陵區的人工邊坡中,少數分佈於中低山區陡峭斜坡地帶。現狀崩塌分佈較少,主要集中在富文鄉、千島湖鎮等地,崩塌物以基岩碎塊為主。潛在崩塌主要分佈於新開環湖公路兩側,多發育於人工開挖的陡峭斜坡上。區內崩塌規模多為小二型,僅有1處中型潛在崩塌,潛在危害大。

泥石流主要發育於低山丘陵區,均為小型水石流,易發程度為中——高等易發。地面塌陷僅見3處,分佈於碳酸鹽巖巖溶地貌區。形狀為圓形、方形、長條形,深0.4~20.0 m,為溶洞型地面塌陷,規模較大,目前仍有發展趨勢。


【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

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全縣共劃分出裡莊、金家岙、陸畝一葉家、威坪一金峰、千島湖一富文、白坪、湖塘一姜家、雙許、霞塢、裡湖家、嶺盤等11個地質災害高易發區,合計面積583.4 km²,佔全縣總面積的13.2%,已知災害點有264處,佔全縣災害點數的54.1%。地質災害點平均密度45.3處/100 km²。

地質災害中易發區:

全縣共劃分出先豐、屏門一左口、石程口一石林、鳩抗一橫延、裡商、安陽、白馬等7個地質災害中易發區,合計面積為2104.6 km²,佔全縣總面積的47.5%,已知災害點數184處,佔全縣災害點數的37.7%。地質災害點平均密度8.7處/100 km²。

地質災害低易發區:全縣共劃分出瑤山一臨岐鎮、文昌、青山口、吳山一淡竹、獅古山、梓桐一嚴家、許願一大墅等7個地質災害低易發區,合計面積為1568.5 km²,佔全縣總面積的35.4%,已知災害點40處,僅佔全縣災害點數8.2%。地質災害點平均密度2.6處/100 km²。

地質災害非易發區:分為大源裡、界首列島兩個地質災害非易發區,總面積170.5 km²,為全縣總面積的3.9%。

浙江省淳安縣1:10萬地質災害易發程度研究

淳安縣1:10萬地質災害易發程度分區圖


【地質災害隱患及防治管理措施】

本次調查共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450處,其中危害程度重大級22處、較大級116處、一般級312處。共計威脅人口8578人,威脅資產達1.25億元。調查組對千島湖鎮爐峰路潛在滑坡、唐村鎮風屬埠泥石流等多處有代表性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危險性進行了評估,編制了防災預策及全縣地質災害防治區劃。確定危害程度為重大級或為較大級,但規模在2.8萬以上的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38處;重點防治點68處、重要監測點171處。協助地方政府初步建立了淳安縣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