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夺皇位,有人拥立他,他却扫平自己的同党,然后被皇帝赐死

太子被夺皇位,有人拥立他,他却扫平自己的同党,然后被皇帝赐死

皇帝这个职位很奇怪,既是最高的地位,也同样是最危险的。一般来说,只要有意图染指这个位置,要么万人之上,要么死于非命,几乎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

南宋时期,宋宁宗的皇子去世,之后就再无子嗣。于是就选取了太祖赵匡胤的十世孙赵竑为继承人。

当时的权相史弥远非常不高兴,因为他与太子有仇。一旦太子继位,他就会完蛋。

太子被夺皇位,有人拥立他,他却扫平自己的同党,然后被皇帝赐死

怎么办呢?史弥远很厉害,废立!

这件事在古代是非常大的事情,但史弥远专权多年,势力盘根错节,他在宁宗弥留之际,矫诏改立太祖另一位十世孙赵昀为皇子,最终废立成功。新皇帝赵昀就是宋理宗。

新皇帝登基了,老皇子当然不会有好下场,他被软禁到了湖州。

史弥远的专横行为早就招来很多反对,废立皇子的事更让义士们愤怒。他们拥立赵竑为皇帝,准备打进京城。

行事不密,必有奸佞。

本来已经答应一同起事的李全背弃盟约,到了约定的时间没有派兵接应。

起义军只好赶鸭子上架,找到赵昀,把一块黄布披在他身上以作为皇帝的龙袍象征。这大概就是像模仿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行为。

赵昀有着很强的审时度势的能力,他预感到起事并不能成功,就坚决拒绝参加。

俗话说,大家都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如果你不参加,我们大家就完蛋了!

太子被夺皇位,有人拥立他,他却扫平自己的同党,然后被皇帝赐死

起义军逼迫赵昀做他们的天子,赵昀无奈,只能勉强答应。

但他深知,凭借这些乌合之众,是绝对不能成事的。

这时,他作出一个让人想不到的举动。那就是向朝廷告发义军的叛乱,并且自己亲自率领州兵去平叛。

他的这种行为,从大义上来说,绝对不可取。但作为一个被废的皇子,明哲保身,在这种时刻选择牺牲别人保全自己,也只能说他身不由己。

事实证明,义军果然不堪一击。朝廷派来的平乱大军还没到。赵昀自己的兵马就已经把叛乱平息。这也造成了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奇怪异象。被拥立的皇帝本人亲自灭了自己的手下,向夺了自己皇位的人邀功。

这件事在历史上被称为“湖州之变“。

太子被夺皇位,有人拥立他,他却扫平自己的同党,然后被皇帝赐死

赵昀并不是变乱的主谋,而且在整个事件中告发有功,平乱有功,按理应该受到褒奖。

赵昀就是想通过亲自告发和评判来告诉理宗,自己不想染指皇位。这种事情,只要有迹象,就再也难以洗脱。

宋理宗也好,史弥远也好,他们都看出了赵昀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

斩草除根,方无后患。

史弥远派人迫使他自尽,并且杀了他的儿子。

让我用一句略带伤感和文艺的话为这段历史做个总结吧:

如果曾经和皇位擦肩而过,就再也不能做凡夫俗子!

读历史,思人生,欢迎关注,我是:刘弘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