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的廣告精準投放 Facebook是前車之鑑

“流量變現”是近幾年的一個熱詞,在擁有海量用戶後,廣告自然是盈利的重要手段。打開“蹭網”類移動應用廣告自然是撲面而來。另外,應用還能通過用戶行為的積累和數據挖掘瞭解他們的習慣,同時許多“蹭網”類軟件本身還與許多O2O有合作,當用戶來到特定的場景使用WiFi時,推送精準廣告就變得很容易。這不禁讓人想起前不久陷入信息安全危機的Facebook,5000萬用戶的隱私洩露後的精準廣告竟然可能對總統選舉都產生影響,在這樣的誘惑面前,又有誰能保證這些打著分享旗幟的“蹭網”類移動應用不會濫用用戶隱私信息呢?

大數據時代的廣告精準投放 Facebook是前車之鑑

所以我們必須為工信部對此類應用的調查處理叫好,未經他人同意的蹭網和分享本身就有違公序良俗,更不用提行為背後隱藏著的巨大風險。每一個有安全意識的人都應該卸載或禁用手機上的“蹭網”類應用程序,而對於自己使用的WiFi網絡,設置複雜密碼、定期更換密碼,增設訪客模式都是防範WiFi被蹭的有效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