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2018年2月24日(農曆正月初九)我作為棗莊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微創新媒商學院策劃師應邀參加

山東(商河)秧歌文化旅遊節在商河開幕!

屆時山東省三大秧歌將齊聚秧歌古村

鼓子秧歌、膠州秧歌、海陽秧歌輪番表演!

給你最濃郁的年味兒體驗

過最熱鬧的年,看最地道的秧歌!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三大秧歌彙報演出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青少年鼓子秧歌演出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秧歌王技能大賽演出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商河縣優秀秧歌表演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山東三大秧歌

被譽為中國民間舞蹈藝術奇葩的山東三大秧歌,是漢族北方四大民間舞蹈(山東三大秧歌、東北大秧歌、陝北秧歌、河北地秧歌)之一,譽滿全國,名揚世界,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鼓子秧歌氣勢磅礴,充滿陽剛之美;海陽大秧歌是綜合性的民間舞蹈形式;膠州秧歌,是舞、戲融合的一種秧歌形式。山東三大秧歌在歷史的長河裡歷經幾百年的傳承與衍變,透射出山東人民鮮明而獨具特色的生活習俗與精神風貌,濃縮了千百年來齊魯大地的習俗風尚,承載著齊魯兒女淳厚而豐富的人文歷史內涵。

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是中華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瑰寶,鼓子秧歌原叫“跑秧歌”“跑十五”等,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才普遍稱之為鼓子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具有濃郁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特色,是黃河文化的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河鼓子秧歌被譽為中國北方漢民族男性傳統舞蹈的代表。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鼓子秧歌”在魯北和魯西北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澱和雄厚的群眾基礎,據商河縣調查,全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莊都有秧歌隊,上至八十老翁,下至七歲兒童,都能上妝下場演出。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鼓子秧歌就傘、鼓、棒三種角色的基本動作,概括六句口訣:

腳膝微顫,臂走弧線。

手挽8字,吸蹁跨轉。

撲蓋搓挑,跑蹬跳竄。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秧歌古村是展現鼓子秧歌歷史文化演變為主的鄉村文化旅遊綜合體,建成於2016年,求年於滳、沙場點兵和歡慶豐收三項表演深受遊客們的歡迎,平時節假日週六週日都可以觀看演出,秧歌古村也是本次三大秧歌匯演的主會場。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膠州秧歌

膠州秧歌俗稱為“地秧歌”“跑秧歌”“扭斷腰”“三道彎”,主要活躍在青島膠州市的廣大農村,保持著濃厚而純正的鄉土氣息。它以男剛女柔、婀娜多姿、舒展大方的舞姿和“抬重、落輕、走飄”的舞蹈風格,膠州大秧歌“三彎九動十八態”,是真正的“扭”秧歌。其舞蹈、音樂曲牌和情節劇在中國秧歌群體中獨樹一幟。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膠州秧歌有兩種流派。1920年,秧歌藝人陳鑾增把武術動作技巧揉進秧歌中,使其具有粗獷豪放火爆的風格,群眾稱之為“武秧歌”,又稱東路秧歌。把以劉彩為代表,以嫵媚抻展細膩見長的秧歌稱為“文秧歌”,又稱西路秧歌。後來文武兩派相互競爭,又相互學習,到現在逐漸融為一體。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表現在姿態造型和空間變化上是持續“三道彎”;表現在力度變化上是持續的“擰、推、抻”;表現在節奏變化上是身體各部的輪番“慢做快收”。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海陽秧歌

海陽大秧歌自明代形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海陽人民素以看秧歌、演秧歌為生活中一大樂事。當地群眾有一句口頭禪:“沒有秧歌不叫年”。春節期間,大秧歌開始到各村演出,民間有“耍正月,鬧二月,瀝瀝拉拉到三月”之說。自正月開始,各村秧歌隊陸續“包頭”,互相串演,共賀新春。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海陽大秧歌表演形式獨特,其內容十分豐富,表現打魚狩獵、農田耕作、大夫行醫、貨郎賣貨、錮漏鋸缸、藝人賣藝,還有扮演戲劇佳話、民間故事,粉墨濃妝,鑼鼓伴奏,列成長隊,踏拍歡舞,串街走巷。質樸優美,耍逗有致,情趣盎然,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海陽秧歌還注重塑造各種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善於從生活中提煉豐富的舞蹈語彙,從不同角度、用逼真動人、惟妙惟肖的舞蹈語彙抨擊邪惡、讚頌真善美。

山東三大秧歌齊聚濟南市商河秧歌古村演繹民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