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龍被查出添加禁用物質,這下你慌不慌!

喜歡吃辣條的朋友們注意了,你們的衛龍辣條被查出來不合格,添加了不讓用的添加劑!

官方通報:駐馬店市平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親嘴燒(紅燒牛肉味調味面製品)(生產日期/批號:2018-01-19),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檢出值為0.163g/kg,標準要求為不得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檢出值為0.131g/kg,標準要求為不得使用。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衛龍被查出添加禁用物質,這下你慌不慌!

衛龍被查出添加禁用物質,這下你慌不慌!

這下怎麼辦?以後拿什麼來壓驚啊?

好,我來解答一下。

1、這兩種“不讓用”的物質其實都是常見的食品添加劑 (防腐劑),用途十分廣泛,但是並沒有批准用於辣條。

也就是說,這兩個東西的安全性其實還是挺好的(要不然也不會批),只是用在辣條超出批准範圍了。

這也不是辣條第一次出事,可以說,過去幾年,年年都有辣條被查出來超範圍使用添加劑,最常見的就是防腐劑和色素。

其次辣條經常出的問題就是菌落總數超標,可見添加防腐劑對這個產品有多重要。

衛龍被查出添加禁用物質,這下你慌不慌!

2、為什麼不讓辣條用呢?

之所以超範圍,是因為辣條的食品分類被歸為方便米麵製品下的調味面製品,這一點已經在原食藥總局的覆函中明確,而且今年早些時候公佈的調味面製品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中也明確了這一歸類方式。

衛龍被查出添加禁用物質,這下你慌不慌!

而允許用於方便米麵製品的食品添加劑基本上都是由方便麵企業申報的,因此主要是增稠劑、抗氧化劑、色素、酸度調節劑。

僅有的一個允許用於方便米麵製品的防腐劑是乳酸鏈球菌素,但也限定在溼方便麵。

也就是說,按照國家標準,辣條只要用防腐劑就是違規。

衛龍被查出添加禁用物質,這下你慌不慌!

3、為什麼辣條企業不去申請擴大使用範圍,將常用的防腐劑納入進去呢?

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其實很有意思,辣條這個產品過去都是小作坊生茶的,申報添加劑擴大使用範圍需要投入人財物,但誰也不願意投入。

想想也是,如果一家企業申報成功了,其他辣條企業也都可以用,誰願意去抬轎子呢?

更重要的原因是,辣條在發展早期確實是創新性的產品,在國家標準體系中的定位模糊,於是他們發明了一個“調味面製品”的分類。

然後以“沒有國家標準”為由,出了一個辣條地方標準(DB41/T 515—2007),其中規定辣條的添加劑可以參照糕點、膨化食品。

其實說白了,為啥要按糕點和膨化食品呢,因為糕點裡面允許使用的添加劑種類多,而且基本覆蓋了辣條所需要用的那些品種,包括防腐劑、甜味劑、色素等等。

衛龍被查出添加禁用物質,這下你慌不慌!

因此,衛龍辣條就是依據這個地方標準來生產,其中添加劑也明確標註有“復配糕點防腐劑”。

衛龍被查出添加禁用物質,這下你慌不慌!

但實際上,所謂的“沒有國家標準”理由並不充分,尤其是當食藥和衛生部門明確了它屬於方便米麵製品之後。

儘管調味面製品國家標準尚未發佈,但其添加劑的使用應當遵照國家標準的要求,也就是按“方便米麵製品”來。

如果地方標準和國家標準出現矛盾,顯然是以強制性的國家標準為準的。

所以,衛龍不冤枉。

衛龍被查出添加禁用物質,這下你慌不慌!

其實,有一點我不太明白,2016年的時候媒體報道就說辣條產業已經是幾百億的規模,為什麼幾個龍頭企業不能抓緊時間申請一下添加劑擴大使用範圍呢?

過去有地方標準的護身符,可以民不舉官不究,但如今,辣條走向全國,甚至要走向世界了,還守著一個地方標準顯然是太幼稚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