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採訪96歲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談日常健康養生「20字方針」

董卿採訪96歲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談日常健康養生“20字方針”

96歲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長時間握手術刀,手關節都變形了

一個人的心性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第二季的《朗讀者》,昨晚播出的這期節目裡,有一個人的故事吸引了金堤君的注意。和大多數觀眾一樣,金堤君也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從醫75年來,吳孟超把16000多名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面對籃球那麼大的腫瘤,當別人都不敢做、有些人甚至怕做了影響名譽的時候,吳老說:"名譽算什麼,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職!"懸壺濟世,醫者仁心!

“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張手術檯,到今天也沒有離開。手中一把刀,遊刃肝膽,依然精準,心中一團火,守著誓言,從未熄滅。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他是我們的榜樣~~

董卿採訪96歲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談日常健康養生“20字方針”

“中國肝膽之父”吳孟超院士已經96歲,但他仍不忘工作,以無盡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心對待肝膽外科事業。

吳孟超院士也講究保健,他將自己的養生經驗總結為20個字:心態平和、常用頭腦、常動手腳、管住嘴巴、定期體檢。

【心態平和】

董卿採訪96歲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談日常健康養生“20字方針”

在吳孟超看來,心態是人的“靈魂”,良好的心態對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無論是在鮮花滿目的領獎臺上,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還是在不斷遇到挑戰的科研道路上,吳老始終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到勝不驕,挫不餒,銳意進取,不斷向前。

董卿採訪96歲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談日常健康養生“20字方針”

在家中,他與妻子相濡以沫,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包容,相處得十分和諧。幾十年來,從未吵過一次架。

【常用頭腦,常動手腳】

吳老的生活非常充實,除了去醫院的工作外,他還要寫演講稿,寫學術論文,寫書......每天總是忙忙碌碌的。他說:“我每天都在上班,這對我來說是最好的鍛鍊。”

董卿採訪96歲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談日常健康養生“20字方針”

他還自創了一套手保健操,一有空就做,以保持手指的靈活。休息的時候,也常常雙手握住茶杯,不停地轉動,以此鍛鍊手指

董卿採訪96歲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談日常健康養生“20字方針”

【管住嘴巴】

96歲高齡的他到底是怎樣保養的呢? 今天我們先從吳老堅持了幾十年的一日三餐來學習學習!

早餐:牛奶+雞蛋

吳老說:“飲食上,無需山珍海味,無需燕窩魚翅,把日常的飯菜吃好就行。“他每天早上都吃牛奶雞蛋泡餅乾,煮牛奶的時候打一個雞蛋進去,然後泡進去幾塊餅乾。

他說:“每天早上一杯奶的習慣已經堅持很多年了,到現在骨頭還能這麼硬可能與此有關。”

董卿採訪96歲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談日常健康養生“20字方針”

午餐:喝粥+魚和豆腐+蔬菜

吳老的中飯和晚飯也非常簡單。 中午手術結束後,在醫院吃工作餐。菜是四菜一湯,主食是一碗大米粥或小米粥。晚上一般在家吃,也就是兩三個菜,主食是一碗稀飯或一隻包子。吳老喜歡吃魚、豆腐和蔬菜所以這幾樣菜是餐桌上常有的。他從來不喝補品,平時喜歡喝點綠茶。

董卿採訪96歲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談日常健康養生“20字方針”

【定期體檢】

體檢是發現疾病的重要途徑。吳孟超每年都進行一次體檢。他介紹道:“有些疾病,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症狀,只有通過體檢才能發現。有的人害怕查出疾病而不願意體檢,有的人為了省錢而不去體檢,這都是不可取的。”

董卿採訪96歲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談日常健康養生“20字方針”

吳孟超院士希望中老年人多學點健康方面的知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加強對疾病的防範,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