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那么多儿子,为什么选永琰为继承人?

一一小和尚


乾隆帝一共有17个儿子,但是到了乾隆帝晚年——以乾隆三十八年(1773)为时间节点——的时候,

他可以选择的对象只剩下5人。

那就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爱新觉罗·永璇生于1746年,此时28岁,从年岁看相当合适,其母亲淑嘉皇贵妃金佳氏身份虽然不如孝贤皇后富察氏贵重,可比起令妃也没有什么差的地方,但是永璇“沉湎酒色,又有脚病,素无人望”(李朝使节打听到的情况),另一方面,乾隆帝安排他干的事情,他往往率性而为,干得十分不靠谱,屡次受到处罚。

爱新觉罗·永瑆生于1752年,此时22岁,其母亲也是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汉文化素养较高,但是永瑆“持家苛虐”,为人吝啬到令人无语的地步,屡次被乾隆帝申斥却依然故我,而且“柔而无断”(李朝使节打听到的情况),“天性阴忮、好以权术駇人”(昭梿在《啸亭杂录》中的评价),也属于望之不似人君——不重骑射、仿效汉族儒生文人习气这一面,本身喜欢汉文化的乾隆帝也表示过不满。

爱新觉罗·永璂生于1752年,比永瑆小大约2个多月,其母亲是乾隆帝的继皇后那拉氏,他出生的时候母亲已经被册立为皇后,乾隆帝也专门作诗志喜,受到特别的重视,后来帝后反目,继皇后那拉氏忤旨截发,永璂作为其儿子实际上受到了牵累,丧失了继承人的资格。乾隆帝一直对永璂态度还可以,经常温言勉励,但透着客气,后来乾隆四十一年(1776),时年25岁,算得上是英年早逝,迄其去世,永璂没有获得封爵也没有分府。

爱新觉罗·永璘生于1766年,此时只有8岁,其母亲是孝仪纯皇后(令妃魏佳氏),他所谓的最不成器,天天四处游荡,惹是生非,这时候还没有表现出来,可能只是因为年纪过小,还没有进入乾隆帝选择的视野。

剩下能够继承皇位的只剩下爱新觉罗·永琰,他生于1760年11月13日,此时14岁,未来以20、30岁左右的年龄继承皇位(此时乾隆帝对自己的寿算也并无准确的预期),从年龄上正合适。

而永琰本人“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在禁中,声誉颇多”;“勤於学业,而人望所在”;“为人沉重,处事刚明,皇帝宠爱,朝野想望”;“度量豁达,相貌奇伟,皇上以类己,最爱,中外属望焉”(均为李朝使节打听到的情况),清朝官方典籍也记载了他“冲龄备蒙恩眷”等受到乾隆帝重视的事实。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乾隆帝儿子中出继其他宗系的成员如皇四子永珹等,本身就直接说明乾隆帝没打算考虑其成为继承人,并不是因为出继之后没法再归宗继位。


谈古论金


当时活着的皇子有四珹(1763年出继),六瑢(1772出继),八璇(沉湎酒色,有脚病),十一瑆(抠门,乾隆气他沾染汉人习气),十二璂(被妈坑),十五琰,十七璘(乾隆不喜,懒得管)。放眼望去只有淑嘉和孝仪的儿子争皇位,淑嘉死了,且儿子还都不争气,所以皇位最终是谁的,其实大家都看的出来,而且乾隆晚年这些皇子,真的是无人可选,永琰的无功无过,的确算是出众了


竹影梅香axl


回答这个问题,要看一下乾隆选取继承人的时候有哪些儿子可以挑。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从公元1711年活到了公元1799年,乾隆这个年号是从公元1736年到公元1796年。

乾隆选择继承人,首先要选取自己尚且活着的儿子。算上幼年夭折的,乾隆一共有17个儿子。

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因为孝贤皇后丧礼时表现得不够悲伤,被乾隆斥为“不知礼”,两年后(也就是乾隆十五年)二十多岁就英年早逝,被追封为定亲王。皇三子永璋则是乾隆二十五年死的,同年永琰出生。这两个儿子既不得圣心又早逝,自然不能成为继承人。

皇次子永琏是孝贤皇后的儿子,也就是端慧太子(追封)。雍正为其慈铭,已有承宗器之意。乾隆已经将写有其名字的密旨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然而这个儿子只活到八岁就死了。皇七子永琮是孝贤皇后的第二个儿子,乾隆也曾想立其为太子,不想没满两岁就出痘夭折了。因此,最有竞争力的两个儿子都是早夭。

皇四子永珹出继胤裪后,成了别人家的儿子,乾隆去世前二十二年,也就是1777年去世。

皇五子永琪,就是《还珠格格》里的五阿哥,据说其擅长骑射,汉语娴熟,十分受乾隆钟爱,曾受封荣亲王,然而受封第二年,也就是乾隆三十一年(清高宗退位于乾隆六十年),年仅二十六就死了。

皇六子永瑢参加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多才多艺,颇有画作传世,但是被过继给允禧,死于乾隆七十九岁那一年。

皇八子永璇倒是十分长寿,比他的弟弟嘉庆皇帝还多活了十二年,然而办事不是很靠谱。嘉庆十七年还因为在武英殿刻父亲的圣训误书了庙讳,被免了三年的俸禄。

皇九子和皇十子幼殇,连名字也没有。

皇十一子永瑆也算比较长寿,比嘉庆多活了三年,工于书法,但政治表现远不如书法水平,在嘉庆年间也几起几落,有时还会犯糊涂。

皇十二子永璂虽然身份贵重,但是其母亲为继后乌拉那拉氏,结局十分凄凉,也影响了他本人与乾隆的关系,乾隆四十一年卒后仅追封为贝勒。他的弟弟永璟幼殇。

孝仪纯皇后,也就是影视剧里的令妃,生了四个儿子,皇十四子永璐、皇十六子幼殇。活下来的儿子是皇十五子永琰(生于1760年)和小六岁的永璘。这里说一下,嘉庆待这个弟弟相当不错,和珅死后把宅子赐给了永璘。

选择继承人的过程中,孝贤皇后的儿子、皇五子永琪都曾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但是随着一个一个的先于乾隆离世,乾隆晚年选择永琰也是情理之中。也就是说,排除没活过乾隆的十二个儿子(幼殇、早逝、被自己责骂郁郁而终老大老三、母亲失宠被连带),排除出继给别人的俩儿子,再排除长寿但不太靠谱的永璇、永瑆,乾隆最后能选的也就是令妃的活下来的两个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