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康熙,乾隆,雍正谁的成就对清朝发展作用更大?

红雨说历史


康熙、雍正、乾隆是清朝入关的第二、三、四代帝王,他们时代也被称作康雍乾盛世、或者是康乾盛世。

作为入关后清朝的早期帝王,他们的祖孙三人一共执政130多年,几乎是整个清王朝的国祚的一半,他们三位帝王承上启下,为整个清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是疆域方面。

康熙初年,清朝实际控制只有老家东北、漠南蒙古、以及汉地十八省,离后来清朝辽阔疆域还差距很远。

康熙年间,漠西蒙古的准噶尔汗国在北方草原虎视眈眈,漠北蒙古的喀尔喀蒙古正在做左右摇摆的骑墙派,南方的三藩也很不稳定。东北之外的沙俄也觊觎我国内外东北的肥沃土地。

而康熙平灭三藩,打败葛尔丹,收降喀尔喀蒙古,击败沙俄对于外东北的入侵,对西藏建立起有效统治,巩固和扩大清朝版图。

到康熙后期和雍正初年,清朝版图已经得到巩固,西北除了准噶尔汗国仍旧反复之外,基本上巩固了边疆。

雍正时代不长,但是与沙俄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虽然损失近十万平方公里,但是确立了我国外蒙古方向与沙俄的正式边界,一定程度遏制了沙俄的侵略。

乾隆时期,清朝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完全将新疆纳入版图,也真正的将西域之地纳入版图。上一次将西域纳入版图还是大唐时期。这是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其次是经济方面

明末清初,经过长期的大规模战争,国内民生凋敝。而康熙皇帝亲政后逐渐推行比较温和的政策,让民间的经济得以恢复,在大力引进和推广来自美洲的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后,到了康熙皇帝晚年还提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将各省丁口作为纳税的定额,确立了以后人口增加多少,而税赋不增加的政策。

自秦汉到清康熙年间,我国最重要的收税政策就是人丁税,也就是人头税,康熙提出永不加赋的政策后,农民负担有所减轻,而清朝的人口数量出现大规模的增长,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雍正皇帝即位以后,对国家的纳税制度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士绅一体纳粮”的摊丁入亩政策,改人丁税为田亩税,国家纳税的依据不再是人丁的多少,而是田亩的多少,也就是大地主们成为纳税的大户。这无疑是对普通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的保护,而这种通过田产数量征收的农业税方案一直被应用到2005年。

康熙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以及大规模引进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形成了到乾隆时期的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这因为人口不再是征税的主要依据,而高产作物的引进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到了乾隆后期全国人口已经近3亿。

描绘康乾盛世的《姑苏繁华图》

第三是政治文化方面

为了更好巩固统治,康雍乾三代帝王标榜满汉一体制度,大力推行科举,收拢汉族知识分子,进入清朝高层,但实际上,面对人口占绝对多数的汉族人,清朝实际实行仍旧是“满族优先”的满汉双轨制度。

在权力结构上,汉人一般必须经过严格的科举考试入仕才能进入高层,而满人和蒙古人则可以通过世袭、恩典等多种途径掌握权力。在全国的各大城市,由满族人居住在内城,而汉人则只可以居住在外城,比如清朝乾隆年间汉族大臣纪晓岚,被后来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夸上天,可是在清朝只能居住在外城。

在具体的国家管理上,汉人、蒙古人不能随便来往,规定满汉不得通婚。而对于蒙古人则大肆进行通婚来进行笼络,对汉人必须严格执行剃发易服政策,而对于蒙藏等民族则相对宽松得多。

对于文化方面,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时期一直严厉推行文字狱政策,对于汉族实行严酷的文化迫害,乾隆时期,修撰《四库全书》虽然汇总了全国各大类丛书,但是也在编撰的过程中,对于涉及到蛮族、夷人等字眼的文献进行大量的删除和销毁,也对我国文化历史造成较大的破坏。

四库全书

为了安抚和笼络号占国内绝对多数的汉人,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多次标榜满汉一体。对于汉族孔子等先贤们也表示了尊重,康熙和乾隆还对于明太祖的孝陵进行了拜谒,并对明太祖做出了“治隆唐宋”的评价,而清朝主修的《明史》则对明朝做出“远迈汉唐”的评价。

南京孝陵的治隆唐宋碑

乾隆时期,还进一步编撰了《贰臣传》对于明末清初的汉奸们进行官方的认证和定义,也表现出清朝官方对于汉人示好。


清朝的康雍乾三朝,是清朝最重要的统治时期,为后来清朝的长期统治奠定了基础。康熙的以领土的拓展上要远超雍正;而雍正的税制改革几乎是革命性的;乾隆时期的文化繁荣与让清朝的国力达到顶峰。



大东北的小豆包


雍正最大,其次才是康熙!

事实上,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可惜因为他的改革触动了官绅阶级的既得利益,因此两百多年来一直饱受野史小说的抹黑和中伤,遭到那些文人的妖魔化。

此外,由于雍正又倒霉的夹在了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之间(他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在位都超过了60年),又使他的历史功绩,被他们两人的光芒所掩盖。但若论成就和功绩,雍正其实比康熙还要伟大!

康熙和乾隆的伟大形象和功绩,是被后世史书和文学作品拔高的。

比如康熙,在位60年,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击退俄罗斯......可以说,康熙为清朝奠定了扎实的统治基础,是一位有为之君。

但是,康熙的这些功绩,其实有不少的水分。比如平三藩,说真的三藩本来就是被康熙急剧的削藩行动给逼反的。因为自己对吴三桂三个汉王的不了解和误判,最终导致百姓再遭兵祸,难道着算是功绩?

而且,康熙晚年厌倦朝政 ,为政过宽,加上在立储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导致九子夺嫡的发生,使得朝政更加混乱,民生凋敝,国库空虚。可以说,百姓们在康熙年间,其实并没有过上多少安稳日子。

乾隆就更不用多说了,他是个典型的太平天子,在位六十多年都顺风顺水。他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好南巡,好修离宫别院,把雍正留给他的财富败得精光不说,还养了和珅这样的巨贪。乾隆可以说是清朝由盛转衰的主要负责人。

雍正的铁腕改革扭转了康熙留下的弊政,将清朝推向鼎盛!

雍正即位之初,从康熙手上接手的清朝可不是一个如日中天的帝国,而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江山。一方面,康熙晚年的弊政,使得朝政昏暗,百官懈怠。另一方面,国库空虚,天灾人祸时有发生,百姓怨声载道。此外,雍正还要面对八爷党这些顽固政治势力的反扑和打压。

即便如此,雍正还是以铁一般的改革意志和政治手腕,强行推动改革。雍正在位十四年,以勤为天下先的干劲,处理政事,打击权贵,并且通过设立军机处,把封建皇权推向了顶峰。

雍正年间,通过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开豁贱籍这三大改革的落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官绅阶级的特权,促进了社会公平,并且释放了社会生产力,让广大贫苦的百姓真正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同时,雍正还为清朝积攒下6600多万两之巨的国库存银。要知道,康熙给雍正留下的,只有区区几百万两的国库而已。

应该说,雍正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却对清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康乾盛世起到了最为关键的承上启下作用!


这些历史要读


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人,恰好经历了清朝历史上最为巅峰的那一段时间:康乾盛世。其中康熙亲手开创了这个盛世,雍正在这个盛世行将落幕之时强行续命了一波,硬生生把这个颓势给扭转过来,而乾隆,则是在雍正的基础上,把这个盛世推向了巅峰的同时,也亲手为这个盛世拉下了幕布。

作为盛世的开创者,康熙面临的难度是最大的。

康熙作为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二任帝王,在国内面临着人心不稳,统治根据尚不牢固,满汉之间对立比较严重的局面,在这一点上雍正和乾隆都比不了的。因此,康熙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开明的君主,意识到想要维护满清的统治,必须要人任用汉人大臣,因此像张廷玉这类汉人知识分子便开始走向了权力的中枢,康熙本人也多次祭拜朱元璋,极大缓和满汉对立的矛盾。



与此同时,康熙对内还要面临着吴三桂等汉人藩王的三藩之乱,年轻的康熙还是杀伐果敢,翦除了吴三桂等人。此外,康熙还将郑家父子经营的台湾纳入版图,让台湾第一次归入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

对外,康熙面临的压力也很大 一方面有沙俄的不断入侵,另一方面还有势头正盛的准噶尔部落在不断逼近。康熙在稳固了国内局势之后,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东北,在经历两次雅克萨之战之后,以《尼布楚》条约确定了和沙俄的分界线。在解决和沙俄的纠纷之后,康熙在经过积蓄之后,用兵西北,击败了准噶尔的进攻,虽未能完全消灭准噶尔,但是遏制了准噶尔的扩张,让其难成气候。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康熙晚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比较严重,大清帝国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迹象。这个时候,雍正出场了。

雍正,在康熙的基础上,进一步大量任用汉人知识分子,比如说张廷玉、李卫、田文镜等人。针对康熙晚年乱像,雍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力政治贪官污吏,建立养廉银制度,同时实行摊丁入亩和耗羡归公的制度,在极大的改善民生都同时也充实了国库。同时,雍正在西南地区实施土改归流,稳固了西南。同时,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在雍正的努力下,大清帝国又迎来了一次发展,又出现了一次人口增长的高峰。

等到时间到了乾隆时期,局面相对好多了。经过康熙和雍正两朝的努力,满清在国内都根基差不多已经稳固,满汉冲突不再是主要矛盾。而且通过康熙和雍正两朝,不再有权臣对乾隆进行掣肘。同时通过雍正的发展,国库充实,让乾隆有足够的资本去经营西北,彻底击败准噶尔,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将新疆纳入版图。应该来说,乾隆站在父亲和祖父的肩膀上,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整体上来说,就难度而言,康熙面临的难度是最大的,雍正次之,乾隆最舒服。就贡献而言,康熙作为开创者,雍正作为中兴者,两者的贡献不相上下,只是康熙最大的贡献在于巩固统治,雍正在于发展经济,至于乾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小镇月明


历史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或者“康雍乾盛世”。总体来讲,康熙和乾隆的历史贡献更大,康熙朝堪称盛世,到了乾隆,更自称达到了“全盛”“极盛”。雍正在位时间短,基本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康熙的主要功绩,内政方面,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创立“库伦会盟”,亲善蒙古,亲征葛尔丹,削平内乱,稳定天下。对外方面,抗击沙俄,两战雅克萨,使沙俄侵略止步于外兴安岭以外。经济方面,实行仁政,废除圈田令,治理河务漕运,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可以说,康熙的确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所以著名清史专家阎崇年评价说,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前1000年看唐太宗,后1000年看康熙,康熙为千古一帝。

雍正在位只有13年,主要功绩在内政方面。整顿吏治,严惩腐败。总体上改变了康熙晚年由于倦政所导致的吏治腐败,贪图享乐之风盛行的局面。再就是,改土归流,加强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设驻藏大臣,对西藏实施有效统治。

乾隆是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超过了康熙。在康熙和雍正两朝的基础上,清朝的文治武功都达到了顶峰。他统一了整个新疆,平定西藏大小和卓叛乱,使清朝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绝后,奠定了中国现有的版图。大力发展经济,减免租税,人口达到三亿。大力发展文治,编纂《四库全书》。确实在乾隆统治前期,清朝的整体国力达到了巅峰状态,说是“全盛”并不为过。但是在他统治的后期,乾隆固步自封、自鸣得意,开始贪图享乐,吏治腐败,贪污盛行,清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总得来说,无论是对于清朝还是对于中国历史,作为皇帝,个人认为康熙的统治能力更强,历史贡献更大。


品茗闲话


康熙、雍正、乾隆爷孙三代,是清朝的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就算是最低调的雍正,为了查办亏空、腐败,也得到了“抄家皇帝”美名。

康熙、雍正、乾隆这爷孙三代,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但是要说谁对清朝发展作用最大,还得是康熙。

政治方面的贡献可以说不好比较、不相上下,但是军事方面的贡献,全靠康熙才使清朝坐稳了江山。

这就相当于“打天下与坐天下”的区别,康熙虽然称不上是“打天下”,但是“坐天下”的难度相对应的也是更大。

康熙的功绩虽然是“坐天下”,但东征西讨是必不可少的。

清除了内部分裂势力“三藩”“台独”

康熙智擒鳌拜,顺利接掌朝廷大权,这是康熙能够建功立业的根基,就不要说了。

皇太极死后,清朝的皇位之所以能够落到顺治、康熙父子的身上,就是因为清廷立足未稳,多尔衮在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为了清朝的稳定放弃了皇位。

一直到康熙接掌大权,清廷依然面临这个严峻的问题,而内部最大的隐患就是“三藩”、“台独”势力。

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平南王尚可喜占据广东,靖南王耿精忠占据福建,都是江南地区的鱼米之乡、产粮众多,但是在“三藩”掌控之中,成为了造反的资本。

但是,因为三人心怀鬼胎,被康熙分化瓦解,最终都不得善终。

郑家虽然占据台湾,立志“反清复明”,但是地狭人少,好不容易有了水军人才施琅,却得不到重用,反而逼迫施琅投降康熙,最终被康熙重用,抓住机会收复台湾。

康熙平定了内部分裂势力后,百姓才得休养生息,开创盛世。

驱逐了外来侵略势力“沙俄远征军”

康熙想要平定局势,休养生息,但是外部侵略势力,比如沙俄却不给这个机会。

清军虽然入关,东三省却一直是清朝的“龙兴之地”,非常重要,但是因为清军入关,东三省地区的清军势力已经缩减到极致,只能被动挨打。

当然,康熙是绝对不会放弃东三省的。

有了还手之力的清朝在康熙的指挥之下,节节胜利,将沙俄打的溃不成军,最终双方在雅克萨之战后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双方的边境线。

只可惜清朝的后人不争气,将这大片的领土又拱手送给沙俄了。

扩大了领土疆域“征服漠北”

清军入关之前就已经征服了漠南蒙古,并且成为了清军入关的强大助力。经过清朝多年的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的和亲政策,漠南蒙古已经基本投靠清朝,忠心耿耿成为清朝北疆的一道防线。

此时的蒙古已经分裂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漠北、漠西与清朝的关系也极为亲善。

漠西准格尔部的领袖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在蒙古内部发动战争,扰乱了北疆局势,甚至一度占领了漠北地区,势力逐步强大起来。

但是一个统一的蒙古会对清朝的统治造成极大威胁,康熙经过多次御驾亲征,终于平定了噶尔丹叛乱,将漠北纳入了清朝版图,并且逐步吞并了整个蒙古地区。

当然,康熙也不是全无过错。

在康熙的晚年,康熙麾下几位有实力的皇子发动了“九龙夺嫡”大战,使刚刚稳定下来的朝廷局势逐渐陷入混乱,并且贪污腐败之风在康熙的纵容之下开始盛行。

清朝后来的历代皇帝,能有康熙一半的雄才大略,晚清时期也不至于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个人觉得雍正的作用最大。



康熙在位期间主要还是解决大清入关后的一些遗留问题,比如三藩问题、台湾问题、准噶尔问题等。在政治上设立南书房以削弱满洲贵族和内阁的权力,加强君主专制。在经济上出台地丁银,提出“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构想。



而雍正则将康熙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两大措施形成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军机处,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将君主专制推向高峰。在经济上推行了摊丁入亩,取消了丁税,缓和了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此外雍正还完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如火耗归公、改土归流等,并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巩固了西北、西南和东北边疆。针对康熙朝晚年吏治腐败的局面,大力整顿吏治,使吏治为之一振,国库为之充盈。



乾隆在雍正朝的基础上,将走向繁荣的大清帝国推向极致。在乾隆的治理下,大清帝国的人口、疆域和综合国力均达到了全盛。但在其统治后期吏治腐败,社会问题频发,并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达摩说


清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的治理,国家实力达到昌盛,因此被史学家冠以“康乾盛世”。有学者认为康乾盛世是吹嘘出来的,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康乾盛世,有的只是康乾剩世。这很大一部分是根据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所得出来的结论。因为在当时西方国家的科技已经远超中国,而中国在那个时候还是农业社会,对工业和科技没有任何贡献。

马戛尔尼率英国使团来中国访问后得出的结论是清朝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比较困难,每个人都面黄肌瘦一副吃不饱的样子。又说清朝只会打压和限制老百姓的智力发展,老百姓只是清朝统治下的羔羊。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老百姓并没有生活在盛世之下。因此学者们得出结论是,康乾盛世根本不存在。

那么什么是盛世?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衡量,清朝根本不是什么盛世。但是我们要把目光放到几百年前的中国,只能说每一个时代对于盛世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清朝康熙时期政策比较宽松,康熙所采取的是与民休息政策。让老百姓避免战争,减轻赋税,积极发展农业,让明末经过战乱的老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免受战争动乱之苦。那么对于从动乱中走出来的老百姓,能吃饱饭和没有战乱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国泰民安了。

到了雍正时期,雍正实行的是铁腕政策。他下令严查贪官,对贪官的惩治绝不手软。经过他的铁腕政治,清朝无人敢贪,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不是在享受盛世?而且雍正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摊丁入亩、废除贱民政策等等,使国家面貌焕然一新。雍正统治时期国库充盈老百姓安居乐业,康乾盛世雍正的功劳是最大的。如果没有雍正的励精图治,乾隆继位也就是一个穷皇帝。

雍正在康乾盛世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乾隆登基后前期的国力确实十分昌盛。乾隆皇帝前期也是勤勉于朝政兢兢业业,可是到了后期乾隆就开始享受了。七下江南挥霍无度,也就是那一时期清朝贪官横行,大清开始慢慢走下坡路。所以马嘎尔尼看到的大清非常落后,也一点都不夸张。

所以我们要用不同的眼光去分析那一段历史,要站在历史角度去看历史,才能得出比较公正的答案。

读历史学做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喜欢历史的朋友请关注小编,我们一起来探讨更多的历史事件。





笑谈趣史五千年


康乾盛世又被称为康雍乾盛世,说的是清朝中前期前后相继的三个皇帝所处的一百多年中,清朝正处于自己的黄金岁月。但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所谓的康乾盛世在乾隆中期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论这三个皇帝谁对清朝发展作用更大,乾隆首先要被排除。

康熙在位61年,而雍正则短得多。但是,虽然雍正执政时间短得多,却将康熙晚年经济社会发展又提上了一个高度,同时消除了当年的不少积弊和问题,从而达到了整个清朝时期的最高峰。从这个角度来看,雍正还是要胜过一筹的。

因此,雍正,而不是康熙,对清朝发展作用更大。


张杰谈史


都是厉害角色,比后来的几个强


小主宰呜啦啦


康熙的主要功绩是国家安全方面,雍正的功绩在于吏治和经济,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 还有文化艺术是相当繁荣,好像京剧差不多是乾隆后期诞生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