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發展難掩口碑低下,拼多多該何去何從?

從去年開始,一個洗腦廣告進入人們的視野——拼多多。不得不說傳統洗腦式廣告真多會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拼多多也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微信鏈接之中——幫忙砍價。

在很多人看來,拼多多和今日頭條、快手可以並稱為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三大“屌絲互聯網平臺”,他們憑藉圖文、視頻和商品在各自的領域的完成了對不那麼“高端”的用戶滲透。但在成就自身高估值的同時,也頻頻受到批判,低俗和劣質如影隨形。尤其是拼多多,正在創造最快上市的記錄,從成立到向美國遞交IPO申請,只用了3年。

高速發展難掩口碑低下,拼多多該何去何從?

縱觀拼多多發展史,拼多多的崛起簡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在阿里、京東、唯品會等電商巨頭的控制下拼多多是怎樣在夾縫中生存並崛起的呢?

巨頭憑藉資本、營銷、物流、金融、技術和品類等等資源的整合優化,已經佔據了用戶的心智,而後來者沒有一項是具備優勢的。但拼多多繞開了這個設定的行業規則,簡單粗暴,低價+流量,降維和巨頭們共舞,並且這兩大優勢是巨頭們一步一步讓給拼多多的。淘寶最初出現的時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便宜,價格戰一直都是電商搶佔市場的法寶,也是用戶最敏感的G點之一,而拼多多憑空出世就是靠著低到令人生疑的價格來的。

高速發展難掩口碑低下,拼多多該何去何從?

不得不說拼多多抓住了“流量”這艘快船。拼多多的用戶增長是爆炸式的,這和擁有十億用戶的微信分不開關係。雖然幫忙砍價的鏈接讓人們由一開始對新事物的新奇到了嫌棄的地步,但是其最初推廣的效果是聚變式的。隨便一個商品都需要幾十個好友才能幫忙砍到最低價,這種推廣效果是非常可怕的,尤其是大家都能看到商品價格從幾十、幾百砍到幾塊錢甚至零元。

發展雖快,可問題不少。

高速發展難掩口碑低下,拼多多該何去何從?

拼多多急於上市,不少人是這麼解讀的。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其實是很燒錢的,上市可以使拼多多擁有充足的資金維持到拼多多轉型。畢竟靠著低價+流量的成長方式很快就會碰到瓶頸——流量上限。由於商品質量良莠不齊,假貨滋生,微信流量中的十億用戶不可能全部都成為拼多多的用戶,現在號稱三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最終能擴張到幾億?另一方面拼多多的用戶粘性真的不高,且不說消費升級是真是假,但是假貨、坑貨橫行的平臺最終肯定是要被人所拋棄的。想想淘寶為了整治平臺內部的不良商家花費了多大的精力,又有多少用戶流失到別的平臺上去了。

拼多多的未來該怎麼走?在各大電商平臺已經掌控了大部分市場資源的情況下,拼多多該如何轉型?流量紅利吃盡後拼多多要想持續獲利就不得不停止燒錢的商業模式,提高商品價格,在這種情況下放棄了自身唯一的優勢價格之後流量勢必也會一同離去。

今天的新聞就說到這,想了解更多資訊記得關注安徽英泰瑞克新聞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