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诸葛亮最倚重大将,一个是刘备最畏惧虎将,一细节胜负立判

三国的马谡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怀有不世之才,被诸葛亮视为“左膀右臂”。他又有超级短板,被刘备称之为不可重用。事实证明,拥有天才般军事才能的诸葛亮最终看走眼了,刘备一语成谶,演艺出一段“挥泪斩马谡”的凄美故事来。

一个是诸葛亮最倚重大将,一个是刘备最畏惧虎将,一细节胜负立判

马谡,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出身贵族,念书很多,文化素养很高,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从小就受到到乡里的称誉。他在荆州时即依附刘备,给刘备当过秘书,后来随刘备进军益州(含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区),当过绵竹、成都令和越嶲太守。为人好发议论,尤其善于谈论军计大事,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常常找他研究各种问题。

街亭战役以前,马谡一帆风顺,是参与蜀汉领导集团核心机密,并得到集团尊重和信用的高级人物,名誉、地位什么都有。

有知人之明的刘备,倒是看出了马谡的弱点,他临终时告诉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是诸葛亮对他的遗言并未重视。刘备死后,诸亮要马谡担任参军,对他依然像以前一样信任和重用。

一个是诸葛亮最倚重大将,一个是刘备最畏惧虎将,一细节胜负立判

马谡倒也没有完全辜负诸葛亮的信赖。公元223年,蜀国南方益州、越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几个郡(在今四具、云南省)叛乱,225年诸葛亮亲自率队南征,马谡送行,诸葛亮向马谡问计,马谡在南方的越当过太守,对当抛的情况比较了解,他根据南方地理人情的特点,建议诸葛亮“用兵之道,心为上”。他认为要恢复南方的安定局面,必须采取同少数民族友好相处的政策,让人家心服,不可以一味依靠军事进攻,否则即使一时获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以后仍然会有反复。他这个建议同诸葛亮的想法不谋而合。诸葛亮采取他的建议,对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七擒七纵,终于感动了孟获,后方果然不再反叛。

南征以后,诸葛亮对马谡更为重视。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曹魏时,命马谡为全军先锋,要他统率张休、李盛、黄袭等将军打头阵。当时许为全军先锋,事关大局,应该派遣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魏延、吴壹等清葛亮不听。

一个是诸葛亮最倚重大将,一个是刘备最畏惧虎将,一细节胜负立判

这是葛亮准备已久的首次北伐。为了夺取这次战争的胜利,他在军上了心的部署。他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扬言要兵出斜谷道,并派大将赵云、邓芝率领偏师向箕谷方向进军。

曹魏边防大将曹真信以为真,率领军队前往箕谷作防御部署。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却指挥蜀军主力部队兵出祁山,突然袭击曹魏西北边防线上软弱部位天水、南安、安定三那,在诸葛亮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三郡纷纷背魏归汉,关中大为震动。为了打败诸葛亮的进攻,魏明帝一面亲赴长安镇守,一面派大将张郃率领五万军队急赴陇西,前去抵御诸葛亮。

一个是诸葛亮最倚重大将,一个是刘备最畏惧虎将,一细节胜负立判

张郃大军来到时,马谡已占据了街亭。街亭是一个形势险要的地方,有山林,有城堡,是一个可攻、可守的地方。

马谡是怎么打的败仗呢?原来这个人虽然善于谈论兵法,却从来没有实际指挥部队打过仗,他不是缺乏而是根本没有实战的经验。空谈兵法,他很在行;具体打仗,则连怎样行军、怎样扎亭、怎样布阵都不懂,更不用说用真刀真枪地打了。他是个书果子习气严重的人。而他的对手张郃,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是曹操麾下有名的五良将之。他仅在汉中战场就打过好几次胜仗,连刘备都畏惧他三分。

一个是诸葛亮最倚重大将,一个是刘备最畏惧虎将,一细节胜负立判

马谡在战斗中,本来应该占据街亭的城堡,并选择有利阵地,把大军埋伏在张郃进军必经的险要之处,用弓箭、火器伏击张郃然后乘胜冲杀。即使在伏击作战中打不破张郃,还可以依城据守,以待变化。但是他计不出此,竟违反诸葛亮行军驻的定,生搬硬套兵法,把自己的大军安扎在既缺乏水源又远离街亭城堡的南山上。当时地位不高的王平看出了这种军事部署的致命弱点。他虽然不于谈论兵法,却能从自己的实战经验中,看出这种“舍水上山”、“下不据成的军事部署,是一种致自己于死地的错误。他坚持原则,接连几次向马谡提出异议,马谡骄做自大,不采纳王平的意见。

结果张郃的大军一到,就切断了蜀军的水源,把南山团团围住。蜀军既没有水喝,又不能突围,军心混乱,最后被张郃杀得大败。

一个是诸葛亮最倚重大将,一个是刘备最畏惧虎将,一细节胜负立判

王平因为事先预计到危险局面,思想上有所准备,率领部下转移到有利阵地,鸣鼓坚守,张郃弄不清情况,以为王平那里有伏兵,不敢相逼。于是王平才得以收拢各营残兵,回师同诸葛亮汇合。诸葛亮失去了前进基地,只好退兵汉中。张郃乘胜向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进军收复了全部失地。

街亭之役,使诸葛亮精心布局的首次北伐从胜利转向失败。诸葛亮为了严肃军纪、执行法度,把马谡和另外两个将军张休、李盛处死,将军黄袭等人也被撤职。同时,他自己也“自责甚严”,并向皇帝上书,引咎责帅,自请贬职三等,撤去丞相职务。

一个是诸葛亮最倚重大将,一个是刘备最畏惧虎将,一细节胜负立判

总之,诸葛亮的这次失策,不在军事策略上,而在用人问题上。魏蜀问的战争,由于魏强蜀弱,双方实力悬殊,诸葛亮很难在战争中取得重大成就。但是从首次北伐的形势看,由于诸葛亮的军事部署得当,在秦陇一带以至关中取得一此胜利,还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个几乎到手的胜利果实,却由于在关键岗位上错用了一个人而全部丧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