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的经济制裁,印度为什么要向美国屈服?

杜达特洛夫斯基


美国宣示将于11月初重启对伊朗的全面制裁。特朗普的这种单边主义行动不仅令俄罗斯等传统对手十分不满,也遭到欧盟、印度、日本等传统盟友的反对。

美国要想确保对伊朗的制裁效果,打压俄罗斯固然重要,逼迫传统盟友改玄易张、顺从美国更为重要。实力不济的印度还存着讨好美国的心思,当然不敢与特朗普硬顶,向美国屈服只是早晚的事情。

印度在伊朗问题上的表态只是为了讨得更多利益

伊朗是印度的重要石油进口来源,近年来印度为了保证自己的能源安全,加大在伊朗的投资力度,大力投资伊朗的油田和石油基础设施。5月8日,特朗普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之后,美国全面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就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伊朗拥有重要经济利益的印度,不愿意坐视因为美国重启制裁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跟随欧盟、俄罗斯等国共同反对美国重启制裁,当然也是印度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欧盟还是印度打定的算盘就是希望在伊朗问题上对美国施加足够的压力,迫使特朗普做出让步。如果美伊双方能够达成妥协,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当然是最理想的情况;如果做不到,特朗普能够仿效奥巴马政府,给自己的盟友进口伊朗石油一定数量和期限的豁免,也是好的。但是一向难以预测的特朗普,这次又让自己的盟国失算了。5月份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之后,虽然伊朗通过多种渠道表示可以在铀浓缩、导弹问题和中东地区驻军问题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让步,这是美国的态度不但没有丝毫软化,反而得寸进尺,提出要将伊朗的石油出口彻底压缩至零。虽然此后美国为了争取盟国的支持,保持国际原油市场供求关系的大体稳定,决定给予进口伊朗石油一定数额的豁免,但是豁免额将明显低于2015年伊核协议达成之前的豁免额。

欧盟、印度和日本都在伊朗有着巨额的经济利益,特朗普一声令下,他们就要舍弃自己的真金白银,跟随美国的指挥棒转,确实让人心里不爽。但是这些国家也确实没有与美国叫板的本领,欧盟为了对抗美国的长臂管辖权专门出台的阻断法令,但是这个法令连欧盟自己的企业都不相信,怎么能够有效抵御美国的制裁呢?经济实力远逊于欧盟的印度,当然也没有打算与美国死磕到底。5月份之后,印度逐渐看清了特朗普的底牌,一方面在与美国讨价还价,争取获得一部分的豁免份额;一方面已经开始要求印度石油公司逐步减少从伊朗的石油采购,增加从中东其他国家的进口量。其他国家也采取了与印度完全一致的做法,也使得伊朗6-7月份的石油出口量开始下降

与伊朗相比,美国对印度更加重要

印度确实在伊朗有重要的经济利益,但是与美国可以给印度带来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相比,伊朗确实是可以舍弃的角色。特朗普上任以来提出印太战略,决心将美国的战略重心集中到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全力围堵东亚国家及其石油运输线。

在特朗普的这一战略中,印度的角色极其重要,最近两年特朗普对印度可谓是极尽拉拢,印度莫迪政府也想利用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从美国捞取更多的好处。

从经济上看,美国有意扶植印度,积极支持印度发展IT外包产业,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印度转移,进一步提升印度与东亚国家对抗时的硬实力。从军事上看,美国全力武装印度,无论是第三代战斗机生产线还是大型运输机,印度的几乎所有要求美国都一一满足。

从政治上看,美国至少在表面上一直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在印度拒绝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情况下,仍然支持印度成为核供应国集团成员。

美国可以给印度带来的巨大利益绝非伊朗所能比拟,印度向美国屈服、重回美国对伊朗制裁的大旗之下,也就不那么令人惊奇了


冲击时评


如果要问哪些国家最容易向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政策屈服,那么日本和印度等国家肯定是最合适的答案。尽管在美国政府宣布将要禁止伊朗石油对外出口之后印度方面立即给出了强硬的表态,印度官员表示印度只会遵守安理会的相关制裁决议,意思是印度压根儿就不打算鸟美国。
(印度总理莫迪)

不过印度的变卦速度显然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在宣布自己不会遵守美国的制裁禁令之后还没几天,印度国内的石油企业就开始减少自伊朗的石油进口,印度政府甚至直接招呼国内油企尽量减少或者停止从伊朗的石油进口。印度政府玩的这一出让伊朗方面愤怒不已,印度原计划投资建设的伊朗港口项目也直接被暂停,那么印度为什么会向美国屈服呢?

实际上印度向美国屈服是必然的结果,因为美国对于印度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伊朗,美印之间在各领域的合作前景都十分广泛,所以印度不可能为了伊朗而得罪美国,于是印度政府只能选择向美国妥协。
(美国总统特朗普)

首先,印度和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泛。美国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而印度则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其经济增速在近几年已经上升到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首位。对于印度这样高速发展的经济体而言,美国的市场、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都非常重要,美国对印度并没有太多的高科技产品限制,所以只要印度有钱,很多它想要的产品都能从美国买到。

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美印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必然会更加密切,因此印度政府不敢得罪美国。

其次,印度和美国将来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前景也十分广泛。美国是全球第一军事大国,而印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武器进口国,随着俄罗斯军工产业相对于美国的不断落后,将来印度的武器进口必然会更多地依赖于美国。同时美国并不会限制对印度的军火出口,美国先进的武器对印度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因此从军火贸易的角度来看,印度也不会轻易得罪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武器出口国。
(印度总理莫迪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另外,印度和美国在政治与国家安全领域也拥有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美国一直以来都将印度视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近年来美国不断提出所谓的“印太战略”,并试图拉拢印度来遏制另一个亚洲大国。同时印度与自己邻国的关系本身就不好,双方之间一直在暗暗较劲儿,美国的印太战略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印度的安全需要,所以美印之间近年来互动频繁,两国关系也在快速升温,因此印度政府自然不会在此时为了伊朗而惹怒美国。
(伊朗总统鲁哈尼)


总之美国对于印度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伊朗则只不过是向印度出口了几桶石油,实在不行印度还可以寻找其它的能源合作伙伴。对于印度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这件事儿,伊朗政府也不能责备印度,毕竟印度其实也不愿意这样,无奈伊朗国力与美国的差距实在太大。伊朗政府不能要求其它国家为了伊朗而得罪美国,大多数国家的政策出发点都是先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印度自然也不例外。


李姓先生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从两方面分析这个问题,一个就是美国为什么要制裁伊朗,还有一个就是美国在历史上是如何对待他的反对者的。只要弄清这两点就可以知道印度为何要向美国屈服了。


(伊朗总统鲁哈尼)

本周三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开启本国搁置九年的核电站,随后美国便宣布各国不得向伊朗进口,并且向伊朗进口石油的国家也会受到制裁。大家都知道伊朗是靠石油发家的,石油卖不出去他的经济会受到遭遇的损失。美国就是通过这种手段达到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他为什么要制裁伊朗呢?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伊朗这几年对核能的研究从未间断,虽然他目前遵从《伊核协议》即不扩散核武器。但这是特朗普最忌讳的,再加上伊朗又开启了搁置九年的核电站,这一定意义上反映伊朗想拥有更强大的核事业。伊朗一旦拥有更加强大的核事业以后,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如果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受到动摇后,美元与石油挂钩的地位也很难维持长远。只要中东任何一个国家,脱离了美国的把控,美元地位都会受到威胁甚至是动摇,所以美国要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如果印度继续向伊朗进口石油,将会迎来美国对印度的制裁。

(巴基斯坦)

历史上,美国对许多不从它的国家实施过制裁。首先,我们来印度的劲敌巴基斯坦。1989年公投案中巴基斯坦和古巴投了反对票,当时巴基斯坦这么做,会严重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美国怎么做的呢?当即宣布禁止西方各国向巴基斯坦提供武器,禁止中东各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石油,甚至禁止西方各国与巴基斯坦有贸易往来,几乎是全方位制裁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受到美国封锁后,国内几乎是快到了瘫痪地步,而且经济一年不如一年,以至于在和印度的较量上处处处于下风。在经济方面被印度甩了好几条街,如果不是有邻国的协助,巴基斯坦很有可能会被印度吞并。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

再看看历史上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禁止欧洲各国及其它与俄罗斯有贸易的国家都不能接受俄罗斯银行的担保以及信用征等金融手段,及对俄罗斯实施金融制裁,这一措施之后,俄罗斯对外贸易很难进行甚至大部分贸易都终止了。俄罗斯一向依靠本国天然气等资源出口来维持国内经济,但是美国对俄罗斯实施技术制裁,俄罗斯没有很好的技术去运输天然气等资源,当时俄罗斯的油气开发计划全面泡汤。俄罗斯轻工业及食品工业极不发达,美国禁止他向西方各国进口轻工产品及食品后,俄罗斯国内物价和膨胀迅速上升。这几年石油价格的不断走高,加上卢布汇率的走低,导致俄罗斯在石油购买力上严重不足。大家纵观俄罗斯近几年的经济,那是一年不如一年,这就是美国对俄罗斯制裁后俄罗斯国内的变化。

(印度总理莫迪无美国总统特朗普拥抱)

印度每年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美国,如果印度违抗美国的意愿遭到美国的制裁,印度的结果将会像俄罗斯和巴基斯坦一样,国内经济迅速下滑,可以说印度几乎要瘫痪。再加上印度每年都要都要向美国和西方国家进口大量的武器装备,一旦美国限制他的武器进口,他军事也将瘫痪。总之,遭遇美国制裁后印度几乎是无力回天,而且会受到多方面的打击。

即使在他改变主意之前还在国际发表不赞同美国的做法,但过后他也是马上断绝了与伊朗的石油交易,甚至和伊朗合作建的石油供应基地也马上停工。可想而知它不敢违背美国的意愿,害怕遭到美国的制裁,最害怕的还是一旦美国抛弃了它,它将会腹背受敌。所以,面对美国的经济制裁,印度必须屈服。


风华岁月愁


印度向美国服软在预料之中。

任何哪个要想崛起的大国,都会被视为对美国的挑战。当还未被美国要对付的主要目标前,是它的宝贵战略发展机遇期,这个期间得罪和刺激美国是极其不明智的。

印度现在是世界的香饽饽。中美俄欧盟都向它伸出橄榄枝。中国的目的是发展南南务实合作,俄罗斯的目的是维持印对俄购买武器金主地位,美国的目的是拉拢印度削弱俄罗斯的传统影响力和遏制已崛起的中国。欧盟看中的则是印度潜在的市场投资机会。

印度自信心满满,不仅把印度洋当做印度的洋,还把21世纪视为印度的世纪,为此,印度信誓旦旦的想要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一切构想,哪怕让美国看笑话,也不能过份刺激和得罪美国。

印度也不想得罪近邻伊朗,当然也不会希望伊朗强大,抢了印度在南亚次大陆、在印度洋的风头。

印度是比邻中东最近的大国,手上有白花花的银子,离开伊朗不愁找不到石油供应,若非要被迫在美伊之间作出“0,1” 利益博弈选择,它只能选择抛弃伊朗。


谌人


印度总理莫迪与美国总统特朗普

印度没有资本与美国硬怼

在美国发出对伊朗石油封杀令以后,印度表面上称不会遵守,只会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的名义。私底下,印度政府却通知企业,将会减少对进口伊朗石油。可见,印度是表面一套,私底下一套。为何如此?印度根本没有资本与美国硬怼啊。2017年,印度的GDP总量只有2.4万亿美元,而美国却有19.363万亿美元,是印度的7倍。此外,印度与美国在经济与军事领域有很多合作,有很多共同利益。要知道,美国曾经长期支持巴基斯坦与印度对抗。如果印度一意孤行,力挺伊朗而得罪美国。美国要是放弃印度,再次全力支持巴基斯坦,对印度威胁太大。现实如此,印度不得不认怂,减少进口伊朗石油。不仅如此,印度也暂停了对美国加征钢铝关税的反制措施,希望与美国继续进行谈判!

印度总理莫迪与伊朗总统鲁哈尼

印度向美国认怂有利于本国利益

印度向美国认怂在情理之中,不然,土耳其里拉贬值50%就是前车之鉴。印度与伊朗主要是在石油领域有合作,然而,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巨大,完全可以取代伊朗石油出口到印度。既然如此,印度又有什么理由继续硬怼美国?印度总理莫迪是一个非常老辣的政治家,知道与美国作对的后果。印度表面上看起来是南亚小霸,人口超过了13亿,GDP总量排名世界第7。实际上,还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国家,国内至少有 3亿人口属于极度贫困。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何以与美国作对?向美国认怂,获得美国的原谅,是最好的选择!

结论:印度这种“虚张声势”的国家,怎么可能敢与美国作对?


美国观察室


1/在美国强大地压力下,印度领导人权衡一下利弊,受美国制约的地方太多,怼不过美国。只好认怂。

2/印度与伊朗的关係,仅是石油输出国与石油进口国间的买卖关係,没有那么铁。印度犯不着为了伊朗,而冒着与美国对抗的风险,而让本国利益受损。

3/印度毕竟自认为是个大国,又说过大话。马上怂下来,面子上过不去。只能采取私底下悄悄地从伊朗进口石油减量的办法,来应对美国和伊朗。




赵凡丁201


美国制裁伊朗,完全是无理取闹,印度刚开始理直气壮,表示只会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的相关制裁决议,不会料美国。然而,印度翻脸比翻书快,很快就向美国屈服了,要求国内油企尽量减少或者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


客观地说,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如果要让印度在两者之中二选一,印度肯定选择美国。这是印度为国家利益考虑,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印度为啥要言行不一、出尔反尔——先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紧接着就是一副奴才嘴脸?这与印度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符,只能在国际社会留下笑柄。


对付美国的制裁,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同仇敌忾。在可能对美国制裁屈服的国家中,一般认为日本、英国会走在前头,但印度比日本、英国还跑得快,让人看穿了印度不过是“空有一身好皮囊”,顶多就是一个没有骨气的庞然大物。


美国之所以经常挥舞制裁大棒,一方面是美国实力使然,另一方面也是一些“软骨头”国家导致。如果世界各国都敢像伊朗、俄罗斯一样与美国对着干、硬碰硬,美国绝不敢肆意妄为。正是像印度这样的国家经常对美国“下软蛋”,才让美国毫无顾忌、为所欲为。


毛开云


国际之间的交往以国家利益为重,在美国出台对伊朗制裁措施以后,印度表示只遵守联合国的决议,力挺伊朗,但是却在私底下减少了从伊朗的石油进口量,印度为何会这么做?

印度与伊朗之间,最主要的利益就是双方的能源合作和印度对伊朗港口的投资,目前伊朗是印度第二大石油来源国,如果印度放弃从伊朗进口石油就需要寻找新的石油资源,同时也可能丧失在伊朗港口相应的权益。对印度来说,在伊朗有重大利益,所以印度不会完全放弃伊朗石油,所以选择了减少进口。

印度和美国之间,两国的合作应该比跟伊朗要多的多,美国是印度重要的武器进口国,而印度又是美国的印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对彼此都有合作的需求和愿望。所以,美国不会公开制裁印度,此前美国曾宣称要给予部分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国家豁免权,很有可能就是印度。但是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印度也不可能完全忽视美国的石油禁令,估计两国私下勾兑,印度减少一部分从伊朗进口石油,然后缺口从美国进口,以换取美国对印度从伊朗进口石油的豁免权。

这样对印度来说,既可以保护在伊朗的利益,又可以获得美国的豁免,两头都可以兼顾。这应该就是印度虽然宣称只遵守联合国决议,却偷偷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原因。但这也不是印度向美国屈服,而是印度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选择。


铭苏先生


要么跟美国做生意,要么跟伊朗做生意,特朗普政府的这项二选一政策,霸道,威力无穷,不仅日本、欧盟吓得没脾气,即使标榜自己是不结盟运动领导者的印度也乖乖地顺从,印度的独立自主就像印度货币卢比,在大幅贬值。这是由国际势力与利益决定的,印度的细胳膊怎么能扭得过美国的大腿呢?作为拥有全球第二大人口的新兴大国,由于经济、安全与野心等因素决定了印度更需要美国,才会心甘情愿地“入套”,成为美国的“印太战略”的重要棋子,充当美国在印太的首席打手。比起土耳其对美国的歇斯底里的不堪一击的反抗,印度认清现实,对美国的要求照单全收,做个听话的不惹麻烦的小弟,反而能从美国那里多捞一些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1、印度作为经济发展态势比较不错的新兴大国,离不开金砖+这个活力四射的平台与市场,同样需要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以及高新技术的大本营。美国是印度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也是印度高科技产品的主要进口国,若因为伊朗的石油而失去美国市场,对印度的经济可以巨大的打击。至于伊朗的石油,对于印度还是有很强的替代性,美国就可以满足印度的石油、天然气的所有需求。

2、印度军工缺乏自主研制与制造的能力,高度依赖进口武器装备,随着俄罗斯军工技术的落伍,俄式武器装备越来越无法满足印度的需求,加上俄罗斯对印度军售的霸道、薅羊毛作风,屡屡让印度当冤大头,印度有意在武器装备领域的进口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从依赖俄罗斯进口的一轨制向依赖俄罗斯、美国进口的二元制转变,并未未来抛弃俄罗斯的武器装备,转为以美式武器装备为主的进口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早先,印度向美国购买了24架MH-60R反潜直升机,合同总额高达18亿美元。印度向美国进口武器装备远远不止这些,美国已经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武器供应国,假以时日,必对俄罗斯取而代之。

3、印度的超级大国梦的野心,促使印度偏离秉持了几十年的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原则,加速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靠拢,而西方对印度持热烈欢迎的态度,并给予了相当的鼓励与“奖励”——宣扬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渲染印度是未来的世界大国等等,就是西方对症下药,免费赠送给印度的糖衣炮弹,不仅让印度人满心欢喜,还不断膨胀地区霸权野心、世界超级大国的梦想。

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印度是最重要的棋子,心气一向很高的印度为什么要去充当美国在印太的首席打手?首先源于印度的世界超级大国梦,一直希望并且把自己当作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至少要达到俄罗斯那样的世界地位,但是,光凭自己的实力,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而抱上美国的大腿,倚仗狐假虎威,他在国际上的地位将水涨船高,不出几年就能把英法德挤下去,直追俄罗斯,从而曲线实现印度的世界超级大国梦。

另外,印度对北方强邻始终怀揣恐惧、不服的心里,终极目标就是要跟北方强邻比较高下,走出1997、2017年阴影。若没有在他背后撑腰,印度恐怖再过一百年也走不出这两次的阴影。

印度选择了站在美国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去实现超级大国的梦想,自然必须做一个听话的美国小弟,这方面,印度可比土耳其鬼得多了。


飞狼


国际社会中,决定国家行为的是国家利益,动不动就扣上“怂了”、“屈服”、“硬了”的帽子都是很表面的看法。前段时间,欧洲的企业纷纷逃离伊朗,而欧盟则启动了“阻断法案”,那欧盟是算向美国屈服还是强硬呢?企业的市场行为和政府的外交政策还是有不同的。


印度在权衡了国家利益后减少了从伊朗的石油进口,但留有后手

伊朗是印度的第二大原油进口国(第一大进口国为伊拉克),占到了其进口量的20%。为了吸引印度这个囊中羞涩的大买家,伊朗还附加了诸多优惠措施:比如提供免费运输、60天的赊账期和提供运输保险等,帮助印度减少成本和降低风险。在今年5月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实施最高级别的对伊制裁措施后,印度曾经发声力挺伊朗,并表示只会遵守联合国的决议。但实际情况是,在5月份,印度的石油工业部召集国内的石油巨头开会,研究应对措施,而后印度就减少了从伊朗的石油进口量,先是私有的石油公司,这是市场行为,然后就是国有石油集团,有政策因素,外电的报道是每月减少16%。但是也留了后手:一是寻找新的进口替代国,国有的印度石油公司已经和美国谈妥了一笔600万桶原油进口合同,将在今年11月到明年1月间交货。二是印度第三大石油公司正在和伊朗探讨通过绕开美元的卢比-里亚尔直接结算模式,而伊朗也表示将为印度提供原油装载保险服务。

三是正在和美国讨论豁免的问题。


从印度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如果放弃从伊朗的石油进口,损失的不仅是经济收益和廉价稳定的石油供应渠道,还有地缘政治方面的战略损失:伊朗已经明确表示,如果印度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将会损失在伊朗恰尔巴哈港的“特权”。印度将失去一个对抗巴基斯坦和东方大国的战略支点,此前几年的战略布局都将受受到影响。

而且对印度的国际形象也不利,毕竟印度还自认为是个“世界大国”,对于美国的压力,连日本都要争一争,印度这么快就怂了面子上也过不去。在作出一些让步后,印度就有筹码可以和美国谈谈豁免的问题了,美国也意识到完全断绝伊朗的石油出口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早就放出了考虑对部分国家“豁免”的风声,在印度减少了部分伊朗的石油进口而增加了从美国的进口后,还是可以考虑对印度给予一定额度的豁免的,也给其他盟国一个示范,这就是美国和印度的利益交换。


印度和日本不同,毕竟是一个有独立性的大国,所以美国也不会把印度逼得太紧。在汤姆大叔的压力下,印度小姐与波斯小哥拉开点距离也很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