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現在三高症越來越多,據國家衛計委,目前有 40.1% 的成年人正處於糖尿病前期,每天都有可能變成新的糖尿病患者,

更有數據顯示,中國的糖尿病患病率近幾十年來爆炸式增長:從 80 年代的 0.67% 升高到 2010 年的 11.6%,增加了 17 倍

區區 30 年間,為什麼中國人就變得這麼容易得糖尿病了?如何調理不出現身體損害和併發症是關鍵,筆者以糖尿病為例,給大家一些生活和中醫知識方面的建議:

原因一:拿"吃糠咽菜"的基因來吃大魚大肉

中國人有節約基因,“由儉入奢”之後,就更容易肥胖、糖尿病!所謂節約基因,意思是人在吃糠咽菜時,身體的某些基因會最大限度地吸收營養。

改革開放後,吃得好,活動量減少,屬於經常坐著不運動的生活方式。人們開始“敞開吃、悶頭睡,出門靠車

”,營養物質得不到充分消耗,就造成營養過剩。

原因二:糧食吃得越來越細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中國傳統的飲食以五穀為基礎,在三十年以前,我們大多數人吃的還是糙米,沒有經過深加工。

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糧食越吃越細,現在精白米麵是我們經常選擇的,可精米精面纖維含量少,吃進體內,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謝,會讓血糖急速升高。

一生不得糖尿病的方法

1

減輕5%的體重

哪怕你非常肥胖,而且不鍛鍊,但只要體重減輕5%,患糖尿病的危險就會降低70%。

2

火腿香腸要少吃

每週吃 5 次以上火腿或香腸,糖尿病危險會增加 43%,罪魁禍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劑,專家建議,應偶爾吃肉,

多吃蔬菜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3

做事前3次深呼吸

長期壓力會導致血糖升高,專家建議,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 3 次緩慢的深呼吸,以減小壓力。

4

保障睡眠在6~8小時之間

睡眠經常不足 6 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翻番;但是睡眠超過 8 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增加 3 倍。

5

不要獨居

獨居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比其他人高 2.5 倍,專家建議,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6

防治糖尿病可以記個數字歌:

糖尿病不是一種孤立的疾病,患者往往有高血壓、血脂紊亂、高尿酸血癥、高血脂症等,必須看到代謝綜合徵這個整體。代謝綜合徵是一個典型的“不良生活習慣病”,治療必須從改變生活習慣入手。必須記住:

一個信念:與肥胖決裂;

兩個要素:不多吃一口,不少走一步;

三個不沾:不吸菸,不飲酒,不熬夜;

四個檢查:定期查體重、血壓、血糖、血脂;

五六個月:減肥不求速成,每月減一兩公斤即可,五六個月就見成效;

七八分飽:飲食上要“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吃序顛倒”,即每餐只吃七八分飽,以素食為主,同時保證營養均衡;進餐時先吃青菜,快飽時再吃些主食、肉類。

7

肌肉是天然降糖藥

人衰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肌肉流失,從三十歲左右開始,如果您不刻意鍛鍊肌肉的話,到75歲,您的肌肉剩多少?50%,一半沒了。

現在多見的Ⅱ型糖尿病,就和肌肉消失有關。因為胰島素要發揮降血糖的作用,需要“助手”的幫忙,即胰島素受體,而這個助手存在於肌肉細胞上。如果你長期不鍛鍊,隨著肌肉減少,“助手”的數量減少,降糖的作用就漸漸發揮不出來,血糖就上去了。 所以運動鍛鍊,特別是負重鍛鍊,是保住肌肉最好的辦法。

8

45歲後多關注血糖

血糖指數為 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 年內最易發生糖尿病。專家建議,45 歲後、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人,應多關住。

糖尿病的10條醫囑,能降糖、能救命

1

糖尿病比你想像的更嚴重

我國糖尿病發病率已超過 11%,也就是說超過 1.5 億人有糖尿病;而在成年人中,有超過的一半的人處在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說有患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糖尿病的真正可怕之處在於併發症,它可引起失明、尿毒症、心梗、肢體殘廢……

2

患上糖尿病,一定按時用藥

高血壓是一顆“延時炸彈”,當血糖長時間得不到控制的時候,身體各部分的器官包括心臟、血管、眼睛、腎臟、下肢等等就會受到傷害,導致各種併發症發生。所以,一定要定時用藥

3

控制好血糖,飲食和運動甚至比用藥重要

絕大部分的Ⅱ型糖尿病都是習慣病,用藥只能幫助身體維持正常的代謝,但是如果習慣不改,血糖不會控制好的,所以說飲食和運動甚至比用藥重要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研究發現,吃大魚大肉等高熱量食物前喝兩勺食醋,可大大降低血糖水平。如不習慣喝醋,最好飯前吃點放醋的涼拌菜。

芬蘭研究發現,走路可讓體內胰島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週走路 4 小時,每天 35 分鐘,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 80%

4

吃飯得定時、定量

【定時】

糖尿病患者要合理安排每天進餐的時間,兩餐相隔 5~6 小時,至少 4 小時以上。定時進餐,到了該吃飯的時間,即使不覺得餓,也要吃飯,防止餓急了吃得過多,食量難以控制而造成血糖波動。

【定量】具體每個人每天要吃多少,需要營養師或者醫生根據個體的情況確定。下面這些推薦量可以供大家參考,重量都是沒有烹調前的生重(g/d 即 克/天):

【主食】男性 250~300 g/d,肥胖者 200~250 g/d;女性 200~250 g/d,肥胖者 150~200 g/d。

【肉類】男性一天不超過 150 g,女性不超過 125 g。

【蔬菜】每天至少 500 g,能吃到 1000 g 更好。

【油脂】男性 25~30 g/d;女性 20~25 g/d。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5

沒有什麼是絕對不能吃的

其實糖尿病沒有什麼絕對不能吃的東西,但是有些食物只要吃一點點,就會導致總能量超標、血糖很快上升、又不能達到填飽肚子的效果,所以不建議吃糖、肥肉、甜點就是這一類。

6

高膽固醇食物一定少吃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據統計,糖尿病者超過 70%是死於包括心梗、腦梗等在內的心腦血管病。而且有數據表明,身體裡每增加一單位的膽固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就會增加 30%以上。想想吧,多可怕!

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魷魚、蛤蜊、奶油、魚子、豬腦、羊腦等。

7

鹽也得少吃,還有加工食品

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病的另外一個重點就是限鹽。一般而言,每人每天的鹽控制在 5 克(約一個啤酒瓶蓋的量)以內。

警惕生活中那些含“隱形鹽”較多的食物,例如:雞精,醬油,醬豆腐、腐乳、榨菜等鹹菜,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奶酪,果脯,切片面包,掛麵,果凍等等。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8

減點重,血糖好、併發症也少

過於肥胖的體型是血糖控制的隱患。肥胖會導致胰島素抵抗,也就是說,身體對胰島素的利用效率不好了。所以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明明還是原來的飲食運動習慣,也按時吃藥打針了,但是血糖就是控制不好,只得調整治療方案。

9

血糖按時查,併發症也得年年查

很多朋友覺得按時查查血糖,血糖正常就沒事了,其實糖尿病是一種能侵害全身的慢性疾病。能按時測血糖很好,但是也得按時(至少一年)查一次有無輕微的併發症,因為往往等到併發症症狀明顯就晚了。常見併發症如下:

【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早期往往是不會出現症狀的,而到了晚期,卻沒有良好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糖尿病腎病】可做 24 小時尿白蛋白定量,或者血肌酐及尿素氮測定、腎臟 B 超、隨機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UmAlb/Ucr)等專項檢查。

【糖尿病神經病變】周圍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上下肢感覺異常。通過神經肌電圖檢查,可以在早期發現是否出現改併發症。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糖尿病性心臟病】許多糖尿病患者由於感覺神經受損,往往表現為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即便是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也不會出現疼痛等警示症狀,因此十分危險。

【糖尿病足】是否出現手足麻木、疼痛、螞行感等異常?有無間歇性跛行或靜息痛?有無足部畸形?皮膚色澤是否正常?皮膚有無老繭、破損及潰瘍?

【骨質疏鬆】通過檢查骨密度,觀察是否骨質疏鬆。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10

老生常談,但很重要,一定不要碰菸酒

【戒菸】煙中的有害成分,比如尼古丁,可以損傷血管,對於糖尿病人而言,長期的高血糖,就已經對血管壁造成了一定的損傷,如果還吸菸的話,對於血管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限酒】喝酒,特別是空腹喝酒可以誘發低血糖,而對於服用磺脲類降糖藥(常見藥名是格列 XX)的糖尿病人而言,就更加危險,所以,糖尿病人不應該喝酒。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併發症:失眠、尿毒症、心腦血管疾病、肢體殘廢……

這些一生不得糖尿病的方法和糖尿病的醫囑,值得每個人收藏一份!從現在開始做起,在生活中堅持做到了,減少得糖尿病的幾率,趕緊看看!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糖尿病屬於中醫“消渴”範疇,中醫理論對於糖尿病從情志、飲食、勞傷、外感等方面認識病因,並且提出了陰虛與燥熱,久病傷陽是消渴病(糖尿病)的主病因:

一、稟賦不足,五臟虧虛。由於糖尿病人五臟失於腎精的濡養,氣血虧虛, 易小便頻數而量多,嚴重者渾濁粘膩如脂膏, 尿有甜味,水谷精微不能充養肌膚,形體逐漸消瘦虛弱。消渴病其位在腎,其本為陰精虧虛,時間一長陰病及陽,腎氣腎陽虛損,則消渴症狀加重。

二、情志不調,鬱久化火。肝腎同源, 肝火一旦出現亢盛,就會暗耗腎水,腎水耗傷, 造成化源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於肺,也不能充養於胃,而致肺燥,胃熱更甚,則出現口渴引飲無度,消谷易飢,小便渾如脂膏。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三、飲食不節,蘊熱傷津。糖尿病患者如果飲食不節,多食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溼濁內蘊,蘊久化熱,胃火熾盛,熱灼陰傷,胃陰不足,津不上承於肺,而致肺燥,胃熱化燥傷津,而消谷善飢;大腸無津以潤,則大腸熱結,熱結上蒸於胃腑,又加重胃中燥熱感。

由於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以陽虛症狀為主症越來越多,這時,配合中醫灸法調理和預防越來越重要!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調理先以調脾胃為主,脾是運化水溼的,脾虛水溼不得健運,容易溼重困脾,所以適當運動配合灸法,讓體內痰溼和水液痛快的流出來,脾就輕鬆了;脾主四肢肌肉,脾虛水谷精微運不到全身就愛睏,乏力,不愛說話,但是正因如此要抗拒它,要治理它,保持好心情,運動和中醫針,灸,罐法,中藥等的調理來改善症狀。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嘴巴里有不同的味道,暗示什麼病?(附應對法)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中醫以調理為主,不同的味道提示不同的身體狀況,很多時候我們會有口苦的感覺,也有很多人嘴裡經常有其他的味道,口酸、口甜、口鹹等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可能是疾病造成的喲!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一味:口苦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表現:五心煩熱,口苦咽乾。

原因:由肝膽有熱、膽氣燻蒸所致,常與膽汁代謝失常有關,多見於急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結石和肝膽腫瘤等。

應對策略:菠菜性甘涼,入腸、胃經。有補血止血、利五臟、通血脈、止渴潤腸、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併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

二味:口甜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表現:口甜粘濁,食甜食則冒酸水,納呆噁心,身重肢倦。

原因:多由脾胃溼熱、肝脾疾火內蘊所致,常見於糖尿病和消化功能紊亂。

應對策略:引起脾胃溼熱證的主要原因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療,病變反覆活動與發展的結果。其次,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如縱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膩,嗜食辛辣,吸菸嗜酒等導致脾胃受傷,聚溼生熱。

由此可見,要預防脾胃溼熱的發生,首先要積極治療上述基礎疾病。同時,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飲食有節,勿吸菸,勿飲酒等。

三味:口酸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表現:胃火上炎,可致胃氣上逆,可見噁心、嘔吐酸苦黃水等症。

原因:由肝膽之熱乘脾所致,多見於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

應對策略:應設法消除誘發因素。如徹底治療慢性胃炎,避免對胃有刺激的辣、硬的飲食及藥物,治療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

凡胃酸過多者,應禁食濃縮鮮湯、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質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進食豆奶,奶油,菜泥,粥,麵條,麵包等。

四味:口鹹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表現:五心煩熱,咽乾顴紅,舌紅少津,脈細弱。

原因:由腎陰不足、虛火上浮所致,多見於神經官能症、慢性腎炎、慢性咽炎、口腔潰瘍。

應對策略:以滋補腎陰為主,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左歸飲之類。若心腎不交,可選黃連阿膠湯;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可選杞菊地黃湯、鎮肝熄風湯;相火妄動,可選知柏地黃丸;肺腎陰虛可選百合固金湯、麥味地黃丸之類。

五味:口辣

近一半國人正在邁向糖尿病!三高症中醫如何調理?

表現:嗜酒無度,飲食不節,過食辛熱厚味。

原因:由肺熱或胃火上炎所致,多見於高血壓、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長期低熱。

應對策略:清肺梨。把梨內部掏空,放入川貝、冰糖、蜂蜜等煮食或綠豆湯,每日2-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