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很活潑,在學校從不說話,該怎麼辦?

qzuser259937633


“三歲半娃,已經上過一年幼兒園,在家活癆,在學校從不說話,但是也不牴觸上學,就是不跟老師說話,也不太願意跟其他小朋友交流。。。。。。”這段描述包含很大信息量,同時感覺這個三歲半娃真的不簡單!

先分析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一、 現在每個家庭,小孩都是父母和爺爺奶奶的寶貝,也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自然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隨心所欲,“在家活癆”說明心性放開。為什麼在學校就不是這樣呢?因為學校不是他的家,老師不是他的父母,其他小朋友也不會什麼事情都讓他,沒有誰會寵愛他,沒有誰會以他為中心旋轉,他會感覺到家裡和學校的巨大反差,說話少了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也說明這個小孩很聰明,有心機。

二、在學校不跟老師說話,也不太願意跟其他小朋友交流,但也不牴觸上學。至少說明他在學校沒受到傷害,只是沒得到寵愛和重視。同時反映出他渴望集體活動和與小朋友交流。這是孩子心理活動的核心和關鍵。

三、孩子家長與老師交流溝通不夠

有的家長因工作原因遠離孩子,爺爺奶奶可能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有的爺爺奶奶限於文化知識方面的原因,只能監護,教育方面力不從心,對孩子的心理活動和述求不能理解和滿足,自然與老師交流溝通不暢。

四、老師的愛心和責任感

這是問題的關鍵。如果遇到缺乏愛心和責任感的老師,那就只能怪孩子家庭運氣不好了,

早點轉學是首選!

以上分折是孩子在家與學校差異大的幾種原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說起簡單,做起來還是難。

1、多與孩子交流,與朋友的身份與孩子交流。這對父母素質要求較高,如父母不在身邊,操作難度更大。主要是培養孩子融入集體,與小朋友做朋友的意識。平時在家裡,不能過分溺愛孩子,無原則遷就孩子,不能讓孩子太過任性。家長一定要有規矩意識,無規矩不能成方圓。對孩子無條件的遷就和滿足應該是孩子教育問題的癥結,溺愛孩子必然害了孩子!

2、多與老師交流溝通

與老師交流溝通,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除非老師師德人品有問題

3、做到了與老師交流溝通,與孩子交流溝通,應該是做到了應該做的。但是,如果是因病理性的原因,則可求助於心理醫生或醫療治理。


曉霧28


我們和孩子交流時要引導他如何與他人交流。有很多的父母會告訴孩子要做什麼,卻忘了教孩子如何做。


朱禮芳



AK新視界


可能他不太喜歡這個學校吧。。沒有喜歡的同學,你可以嘗試問問他呀,問問學校為什麼不愛跟其他小同學玩。

或者你回家可以扮演學生,讓他扮演老師,看看在學校都發生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