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最主要就是餡,早餐店包子中都加了它!怪不得餡料那麼好吃!


包子這種鬆軟可口的帶餡麵食,大概沒有人不喜歡吧。包子的風味不光由餡料的食材和調味決定,包子麵皮的原料和發麵方法也有很重要的因素。老面做的包子,鬆軟之餘還有點筋道,而且麵皮更有發酵後的醇香。而廣式的包子,一般用低粉和泡打粉,特別鬆軟,但口感不紮實。

咱也來說包子,成都某家麵店的茯苓醬肉包子,特色之處在於自然是茯苓,茯苓是一味中藥,有滋陰補陽、利水健脾寧心的功效。京城有道有名的小吃,茯苓餅,也是打著滋補的旗號。這家包子店,也是用茯苓粉,加入麵粉中,和成麵糰做包子皮。至於茯苓粉和麵粉的比例多寡,是不是噱頭,大家心中應該也有數。

包子要趁熱吃,咬開茯苓醬肉包,包子皮很鬆軟,皮不算厚,餡料較多。包子餡裡香蔥的比例很大,醬香和蔥香濃郁,鹹香油潤,味道還不錯。不過茯苓本身味道就淡,所以這包子也吃不出是否有茯苓。這家包子店的操作間裡,有兩位麵店師傅在忙碌著。師傅說,他們早晨和下午都很忙,許多人會買來當早餐和晚餐,也有不少人買一堆打包回家,每天要賣掉7、800個包子,生意不錯,


操作檯的一半面積被髮酵好的鬆軟麵糰給佔了。因為是老面循環發酵,發酵好的麵糰就要趕緊包起來。麵糰分成固定重量的小劑子後,再擀皮包制。

包子餡是用大量的蔥花和提前用秘製醬料炒好的肉臊混合。

包子放到蒸籠裡,按一定間隙擺放,大概只用了10分鐘多點,兩位師傅就包好了一大蒸屜的包子。隨著嫋嫋升騰的霧氣,包子變得越發白胖,肉餡裡的油汁也逐漸滲透到外皮,格外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