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逐利的滴滴”2018上半年巨亏40亿?

为什么“逐利的滴滴”2018上半年巨亏40亿?

近日,一份滴滴出行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亏损急速扩大至40.4亿元,比2017年全年亏损的25亿元还要多出61%。

为什么在共享出行行业如日中天的滴滴亏损如此之大?

首先,与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多有关。

滴滴在网约车大战中胜出后一家独大,但是随着相关部门针对网约车政策的密集出台,监管越来越严,一些地方对专车轴距、运营证等做出要求,北京还提出驾驶员必须京人京户,客观上限制了滴滴这种C2C模式的快速扩张。

因此,很多企业重新看到了进入市场的新机会,采用B2C模式切入,比如曹操专车、神州租车、首汽约车等,尤其是美团今年入局打车业务带来的竞争让滴滴倍感压力。

在去年进入南京之后,美团今年又在上海运营打车业务,同时双方在两个城市展开了激烈的补贴大战。

这份财务数据显示,滴滴2018年上半年期间,在乘客补贴和司机奖励(冲单奖)方面的投入高达117.8亿元,这一数字已达到2017年全年181亿补贴的65%。

根据之前披露的数据,2017年滴滴平台完成的订单总量为74.3亿单,可以计算得出2017年滴滴平均每单补贴(乘客+司机)仅2.43元,这也说明为什么虽然滴滴总补贴高达百亿,但用户感知并不强烈。

其次,滴滴的亏损还与今年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有关。

今年1月,滴滴收购了巴西99;2月,滴滴宣布与软银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进军日本网约出租车市场;4月,滴滴正式进入墨西哥;5月,滴滴进入澳大利亚。

国际化布局无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回本周期长,在盈利模式还不够清晰的情况下,滴滴的步子迈得确实有点大。

第三,对于一家新科技公司来说,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必不可少。滴滴在2018上半年共产生研发等费用71亿元,支付、服务器等其他成本37亿元。仅从以上财务数据来看,共享出行的盈利之路似乎还很长。

当然,滴滴的亏损还与其一味逐利的发展方式分不开。恶性事件频出、下线顺风车、遭遇强监管,滴滴不得不暂时放缓了扩张,恰在此时神州、首汽、高德、美团、嘀嗒等群雄并起,在内忧外患情况下,滴滴未来之路会更加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