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叛乱者碰上愚蠢的皇帝,上演了一出造反闹剧

举凡历史上的叛乱或者造反,不管是蓄谋已久的还是仓促起事的,好像都要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来作准备,抡起斧子就砍摸起棒子就干的,似乎没有。而且还要有一个或大或小的目标,要么杀到东京去砍了鸟皇帝自己坐龙椅,要么占据半壁江山做个土皇帝或者割据一方做个小霸王,像小孩过家家闹着玩的,似乎也没有。然而,中国的事向来难说,唐敬宗初期发生的一起叛乱,就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足以惊掉所有人的下巴。

叛乱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名叫苏玄明的卜者,也就是在路边摆个小摊,面前放一本《周易》或者《麻衣神相》之类的书,靠给人算卦忽悠几个小钱为生的小角色。不知是算准了自己命里有大富贵可享,还是整日打马球不理朝政的唐敬宗让他觉得有机可乘,反正他决定要干一票大的了。干事自然就要有人,苏玄明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在宫中做染署工的名叫张韶的人,此人“每输染材入宫,卫士不呵也”,可谓通行无阻。苏玄明将他找来,煞有介事地说:“我尝为子卜,子当御殿食,我与焉。”也就是说,你小子有当皇帝的命(不然也不会御殿食),当然,需要我来辅佐。为了证明这种屌丝逆袭的可能性,他还列出了客观形势来佐证:“吾闻上昼夜猎,出入无度,可图也。”张韶不知是利令智昏还是真没脑子,居然还真信了,二人“乃阴结诸工百馀人,匿兵车中若输材者,入右银台门,约昏夜为变。”这是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不知是看守宫门的换了人,还是守卫那天心情不好,一向“不呵”的卫士竟破天荒的要来个大检查。

做贼心虚的张韶以为事情已经败露,匆忙杀了守卫,然后招呼大家一拥而上,一窝蜂似的向宫中冲去。当时唐敬宗正在清思殿踢球,忽见乱糟糟一群人向自己冲来,一下就吓傻了,好在臣子里还有几个清醒的,背起他就往神策军中狂奔。苏张二人轻而易举占领了清思殿,张韶一边坐在龙床上大快朵颐(当然都是唐敬宗吃剩的残羹冷炙),一边对苏玄明说:“如占。”你小子算的还真准,瞧,我还真的御殿食了!苏玄明大惊,问:“止此乎!”你冒着杀头的危险杀到宫里来,就是为了吃顿饭吗?张韶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闯下了弥天大祸,慌忙去攻弓箭库想抢一点兵器,“仗士拒之,不胜”。此时,闻知事变的神策军也已经赶来,将一干乱贼重重围定,一通乱箭射下来,苏张二人只好变了筛子。

反观这场变乱,苏张二人仅凭百十个老弱病残就敢杀进宫中去,全然不想后果,可见富贵不仅使人眼盲,而且还令人心盲。而张韶呢,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只为了到龙床上吃一顿饭,已经不是愚蠢所能形容。最有意思的还是唐敬宗,偌大一个皇宫让百十老弱病残轻易突破不说,逃跑时竟还要亲疏分明——唐敬宗一向偏爱右神策军,最开始逃跑时一度想要跑到右神策军中,好在大臣提醒他说右神策军离得远,“道远可虞,不如入左军,近且速。”保命要紧,他老人家这才逃到左神策军中,搞得左军众将士一个个受宠若惊。

愚蠢的叛乱者碰上愚蠢的皇帝,自然要演出一场愚蠢的闹剧。只希望,这种愚蠢的闹剧不要牵连到如草芥般无辜的百姓才好。

愚蠢的叛乱者碰上愚蠢的皇帝,上演了一出造反闹剧

愚蠢的叛乱者碰上愚蠢的皇帝,上演了一出造反闹剧

愚蠢的叛乱者碰上愚蠢的皇帝,上演了一出造反闹剧

愚蠢的叛乱者碰上愚蠢的皇帝,上演了一出造反闹剧

愚蠢的叛乱者碰上愚蠢的皇帝,上演了一出造反闹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