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的「太原自習室」

清晨五點,在太原,汾河畔。

就算是在暑伏中,經過汾河水冷卻一夜的空氣也透著陣涼意。清涼太原的美譽不是虛名。

漪汾橋的霓虹並沒有因為人少而吝嗇它的色彩,依舊嫵媚又大方地綻放著。筆直的濱河路上偶爾快行過的車輛,像一個又一個射出的彈珠,劃出優美的光。透過路西的一排大樹,影影綽綽的露出一條長長的隊伍。這支隊伍不太整齊,卻又井然有序,在燈光下,像一支正在蔓延的水流,慢慢地、慢慢地,從一個巨大的灰白色建築中流出,不斷地融入水珠,細細流淌向遠處。這裡是清晨五點的太原圖書館。距離早七點半的開放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等待入館學習的人,已經排出了幾百米的隊伍。

天已開始麻麻亮。微微晨曦映照下的太原圖書館,猶如一部讀了一半的鉅作,被小心翼翼地扣放著。長長的隊伍從圖書館入口處一直排到漪汾橋邊,像是一根細細的書籤帶,夾在這部巨大的書中隨時等待著繼續品讀。

組成這條書籤帶的,是要學習的各行各業,各院各科的人:前面一小後生歪揹著包,戴著耳機,獨往獨來嘴裡還默默唸叨著,八成是考研的,更說不準還是個外語系的;倆仨相跟著,就著依稀的晨光和路燈一邊看書一邊翻翻手機,不時還討論討論口紅色系和牌子的姑娘,那是又一次下決心互相監督要考過級的;格子襯衣牛仔褲,規規矩矩的揹著雙肩包,是理科男孩帶著論文來查資料的;頭髮隨意一紮,休閒鞋一蹬,早起出油的額頭下一雙眼睛神情凝重地在爭分奪秒看著書,是趁暑假向孩子借了時間,抽身準備資格證書考試的職場媽媽;還有,一個靜靜地看書不搭話,另一個拎著大大的保溫杯、仔細給看書人扇著蚊子的母子組合……每一個等待入館學習的背影,都自帶一個關於勵志的故事。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有情感的流動,情感一流動就免不了生出一段感情故事:在一個非常普通的一天,她、他都如往常一樣早早到了圖書館門口。她與他挨著排隊,她是一個人,他也是一個人,本來等著開了門大家進入分別找座兒,這人生的交集也就到此為止了。可是恰好這一早,她的胃口就像打鑽一樣得疼了起來——走得急又沒吃早飯。她想著走到漪汾街口就有雙合成的早點車,可是離開了這隊伍,回來讓人說插隊怎麼辦,早早起來排在這麼前的位置,重新排隊又不太甘心。她疼得抱著書窩下了身,把他的目光也帶下來了。“哎,你沒事兒哇?”他低下身問她。她蜷著身說,想拜託他給留著位置自己買個早飯去。他一聽,把書往她懷裡一塞,跑著去買早點了,等他揣著熱豆漿豆包回來,卻想起,忘了看看她的模樣。長長的隊伍每個人抱著本書在讀,哪個看看也像她一樣。他有點怪自己只顧看書都沒瞅瞅前後的人長啥樣。她早就疼過勁兒已經站起來了,拿著他剛塞過來的書看了起來,原來,這個他和自己學的專業竟然一樣!他手裡捂著熱豆漿,對著一張張臉和一本本書看呀看。她望著他,臉上繃著笑,心裡已經樂壞了。等他腳步挪過來,她和他四目相對,相視一笑。這一笑,他和她便知道,以後的日子,可要找個雙人座才好。

這市圖前長長的學子隊伍,不但發生著一個個暖心的故事,而且成為太原清晨裡的一道美麗的新風景。從新館建成起,便利的交通,優美的環境,完善的設施,就把好學樂讀的太原人吸引到這來了,學子們戲稱這裡是“太原自習室”。待在裡面看書的舒服勁兒,足足支撐起排隊大軍每天幾個小時等待的精氣神。學習的人多了,一個個學習微信群也自發的建立起來了,線上線下互幫互助,這自習室裡滿滿的書香味漸漸融入了人情味兒,手機屏幕一閃,群裡從“最新知識點合集來咧”到“明天下雨大家多加衣哇”到“實時位置,這有空座”,一條條信息裡透著的,是太原人古道熱腸的真性情。太原人喜歡在這濃厚的書香味兒裡讀書學習,更喜歡在學伴兒們暖暖的人情味兒裡交流分享。

太原市圖書館,一座被稱作“千年古城的文化客廳、汾河岸邊的城市書房、市民讀者的精神驛站”的文化地標,將這“太原人最愛自習室”的桂冠,穩穩地,戴上了。

聶小倩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