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有誤差,那爲什麼圓周率卻能精確到幾億位?

田長松


題主把物理學和數學拿來一起說了。

物理學,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測量”的科學,物理量的數據是通過反覆測量得來,為了使數據更精確,物理學家們可以絞盡腦汁設計出更精密的測量方法、儘可能去除更多的干擾因素,以減少誤差,得出更精密的數據。而他們能做到的僅此而已。

而數學是邏輯推理逐步深化演進的科學,數學常數並非通過實驗得出。他有著嚴密細緻的邏輯推理演算,數學體系是一環扣一環而形成的,其數據在本體系內是準確無誤的。數學沒有“假說”,他不必經過大量實驗數據來驗證,他之理論是要“真實無誤”、“確定無疑”的“定理”來確立。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和費馬大定理,我們可以用大量“實驗數據”來說明他是正確的,如果放到物理學家那裡就會通過了,但是在數學家那裡,這絕對不行!數學家要的是確定無疑的證明!因而數學的體系一經建立,不會被更高深更先進的理論“推翻”。

圓周率若是用物理測量的方法也可以得出數據,但僅是粗略的,人們可以不斷改進測量方法,提高測量精度來得出“更精確”的數值。但是這是很侷限的,很快就走不通了。

這種物理方法會被數學家們嗤之以鼻。數學家們從古至今對這個常數作了不懈的探索。在理論上,數學家已經知道這個數是“無理數”(是無限不循環的),這意味著,人們得不出一個“完整數據”,只能無限逼近。在計算方法上,從最初的割圓術,到後來的無窮級數,到現在電腦程序演算,圓周率位數已經達到了“想要多少位就有多少位”的地步。


bratskid


因為精確到幾億位的π,可不是量出來的。

在祖沖之之前的年代,π的數值還能量出來。但自割圓術始,就再沒有“量”的說法了。(注意,割圓術也不需要“測量”,只是計算)藉助割圓術,祖沖之父子成功的把π值計算到了7位小數,即3.1415926. 但這樣搞顯然還是沒前途的,祖沖之父子計算了24000邊形,也就是搞出來7位小數。即使這個多邊形的邊數再翻倍,再翻倍,也到不了10位。

割圓術不行,那什麼辦法可以呢?

看來只有拋開“圓的周長”,藉助更高深的數學理論了。一位名叫韋達的數學家,做出了第一次嘗試:

這麼一個式子,一直加下去,就無限接近於2/π。然而問題還在:這個數很難算啊,有沒有簡單的式子?

還真有。

萊布尼茨藉助他(和牛頓同時)發明的微積分,根據泰勒展開,做了一個級數:

萊布尼茨級數:π/4=1-1/3+1/5-1/7+1/9……

雖然好算,但是收斂太慢了。所以他自己也沒有繼續算下去。

後來則出現了一些稍稍靠譜的,比如:

馬青公式:π/4=4(1/5-(1/5)³/3+(1/5)^5/5-(1/5)^7/7+……)+(1/239-(1/239)³/3+(1/239)^5/5-(1/239)^7/7+……)

這個曾經算到137位

現代計算機,則常用高斯法:

收斂超級快,算個十幾圈就能精確到上千萬位。

所以說,現代的π值計算裡面,根本沒有“測量”這麼個過程。所以,測量的誤差,也就不存在了~


IvanZhu


答:兩者之間並無矛盾,理論是理想化條件下的模型,實際測量卻受精度的限制。


在數學中,我們有很多公式來計算圓周率,利用計算機,有的公式可以輕鬆把圓周率計算到數千萬位,甚至數億位。




對於圓周率的計算歷史,最早人們認為“徑一週三”,這是基於實際測量的;我們簡單地畫一個圓,然後採用測量直徑和周長的辦法來計算圓周率,其精度到小數點後面第二位已經是極限了。


要想得到圓周率更高的精度,只有通過理論數學的辦法求得。

比如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祖沖之,就利用割圓術計算到2萬多正多邊形,才推算到圓周率的小數點第七位,成為我國古代數學的一大成就。



其中,祖沖之使用的割圓術,就完全不依賴於實際測量,割圓術的關鍵在於計算,大量的開方運算和迭代運算,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這其中一定耗費了祖沖之的大量心血。



倘若用測量的辦法計算圓周率,然後想把圓周率精確到祖沖之的精度,我們可以估計出,需要畫出直徑10公里的圓才行,這就是實際測量的侷限性。



理論數學的好處在於,我們總會有更好的辦法來計算圓周率,自從有了微積分、三角函數和虛數後,大量的圓周率公式出現,對於其中一些公式,我們只需要幾分鐘的手工計算,就可以得到和祖沖之同樣的精度。


在實際當中,我們只要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面第34位,然後去計算可觀測宇宙的周長,就可以精確到一個氫原子直徑的精度。




但是這和理論上精確到數億位並沒有矛盾,理論可以指導實際操作,實際也可以反饋去修正理論,兩者相輔相成。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圓周率可不是測出來的

圓周率自古到今一直是數學家們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在以前數學沒有發展這麼強大的時候,人們認識圓周率確實是通過測量得到它的數據,只是這個數據比較粗糙,只是一個大概的數據。比較有名的有中國的劉徽,他通過計算192邊形的面積,157/50這個近似值,後來又計算出3072邊形的面積,得出更加精確的圓周率3927/1250。雖然這些數據都非常接近圓周率,但是相比於現在,它的精確度是不夠的。也是無法由簡單的物理測量得到的,況且測量有巨大的誤差,因為將圓細分得越多,測量難度越大,誤差也就越大。


現代數學的計算方法

雖然上述算法比較粗糙,但不得不說,無限細分的思想方法使用對後面數學的發展非常重要。微積分的發明和使用,圓周率的計算精度也達到了相當的高的地步。通過計算,可以計算小數點後面808位,這已經算是人工計算的最高精度了。

當然,後面計算機的發明和使用,使得圓周率的計算精度又上了一個臺階,2011年,日本通過計算機計算到了小數點後面10萬億位,而不是簡單的幾億位了,相信這個紀錄會不斷的刷新的。


學霸數學


正方形周長和邊長的比值是多少?如果考慮測量誤差肯定不是4。

世人皆知位數多之精確,不知位數少之精確,幾億位的圓周率還不如4精確。這就是數學和應用的差別。

4就是4,誤差為零,把圓周率寫到幾萬億位也有誤差。既然測量有誤差,如何能把4之後的無數位小數都精確到零(4.00……)?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正方形,測量得不到精確的4,我們用邏輯推測完美的正方形,正方率是4。世界上也沒有完美的圓,我們用邏輯推測完美的圓,圓周率是π。


數學來源於現實,但它不等於現實,是邏輯上的想象。永遠也畫不出長度為1的精確線段,只能把它想象成精確的1。圓周率也是想象,不是現實中的測量,只不過測量的越精確,越接近這個想象。


飛魚科普


本題的說法,不那麼科學。測量誤差與測量精度,雖有關係,但不可相提並論。

誤差,是一種統計差距或技術缺陷,有可能進一步調整與改進。隨機誤差,可通過增加樣本數量與調整樣本分佈來改進。系統誤差,可通過優化儀器設備與操作技能來改進。

精度,反映在特定參照系下的測量任務,不同的測量對象,需要恰當的測量精度,換句話說,要選擇合適的測量單位。

例如:測量類星體距離只能精確到光年(1.5e15m),測量海岸線長度只能精確到千米(1000m)。測量氣缸間隙至少精確到絲米(0.0001m)。

就純數學而言,有理數與無理數皆可精確到幾億位。圓周率π的精度,有必要到小數點後幾億位麼?因π無量綱,到3.1416了不得啦。

有量綱的測量,就值得計較,主要看數量級關係。例如,核外電子的動能Ek=½mv²,勢能Ep=mc²,由於v<

又如,測量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不必考慮地球與太陽的半徑r與R,直接令r=0,R=0。

綜上,誤差不要過分大,精度不要過分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才是科學方法。


物理新視野


測量是外業操作,測量的誤差受測量方法,測量設備,測量環境,觀測人員等多種因素影響,而上面每一項因素又受多種子因素影響,測量的過程就是誤差產生的過程,誤差只能減少,但不能消除,而圓周率是建造的理論模型計算的,兩者沒有可比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