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谋发展改革创新,“粮改饲”一举多得——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玉米”变“饲草”,“饲草”变“产品”,“农民”变“股东”,“灰色”变“绿色”。近年来,临夏市在州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发展理念指引发展方向,通过“粮改饲”等一系列探索实践,奏响了全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华章,实现了旱作农业的二次革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收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山水、绿色、美丽临夏建设更加坚实。

当前,正是玉米秸杆饲草的丰收时期,也是开展秸秆青贮工作、备足青贮原料的关键时期,我市各镇村田间地头、青贮饲草打包收购现场,呈现出一派喜悦忙碌的丰收景象。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9月6日,枹罕镇马家庄村的精准脱贫户拜哎力一大早就开着自己的三轮摩托车,拉满一车的玉米秸秆,早早的来到八坊清河源玉米秸秆青贮现场开始排队,为的就是能把自家的玉米秸秆青贮打包,早早卖出一个好价钱……拜哎力说道:“自己就种了这几亩玉米地,以前秸秆都没有办法处理,只能晒干当柴火用,自己也麻烦,也弄得到处都不干净,现在好了,有了青贮打包,没想到自己的秸秆也成了喂牛羊的好饲料,一公斤给我三毛五,算下来也有好几千的收入呢!”拜哎力笑着说道。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八坊清河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9月1日起就开始收青贮玉米草,现在总共运行了八台大型的铡草机进行初步的分割处理,基本能收购枹罕镇周边所有的青贮玉米草,将总共收储5万吨用于牛羊饲料喂养,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把秸秆变废为宝。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记者在现场看到,村民不停地将玉米秸秆输送进秸秆铡草机里。伴随着铡草机的“隆隆”响声,一股青草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玉米秸秆变为粉碎状,洒在收储仓里,来自我市畜牧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协助八坊清河源青贮打包工作,并且在技术方给予帮助,不一会儿,拉满秸秆的车辆就已经排成长龙,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种了大半辈子庄稼,没有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的玉米秸秆也能换钱了。”枹罕镇街子村村民谭中文一脸笑容地向记者算起了一笔账:“我家的4亩玉米秸秆今年就地青贮打包,平均每亩玉米地秸秆有一吨多,4亩加起来总共有5643元,子女们也外出打工挣钱,生活是越来越好了!”作为社长的他,也经常自学国家政策,把惠民惠农的好政策及时宣传到各家各户。

与此同时,折桥镇粮改饲的工作人员们也是忙的不可开交,折桥镇工作人员王伟说道,粮改饲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从今天开始进行青贮作业。与枹罕镇不同,因村落距离较远,每个村都租用大型卡车方便拉用,既降低了成本,又给村民们提供了便利,折桥镇现有2500亩的玉米,分别在八坊清河源、燎原牧业、华安牧业开展青贮打包收购工作,并将如期完成任务。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现在正搬运的是我的秸秆,丈夫打工去了,孩子也小,我的四亩地一个人也忙不过来,村社干部和邻里乡亲都过来帮我,我心里也特别感谢。”折桥镇陈马村村民程秀艳说道,“真是没想到自家的秸秆都能卖钱了,而且也干净,给环保也出了力,青贮打包真是好技术啊!”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南龙镇和城郊镇也已经完成了摸底排查、登记入册等前期准备,也将陆续开展青贮工作。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以前,很多养殖企业经常为冬春两季饲草不足而发愁,现如今这玉米秸秆青贮技术,就可为牛羊提供大量的优质饲料。玉米秸秆青贮实现了一举多得,变废为宝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和干净;畜牧养殖户有了饲草保障,发展更有优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畜牧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发展意识随之不断革新,给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临夏市“粮改饲”玉米秸杆青贮工作如火如荼

据了解,此次全市计划实施“粮改饲”10000亩,其中枹罕镇5000亩,折桥镇2500亩,南龙镇1900亩,城郊镇400亩,东区街道200亩,截止目前,枹罕镇已完成粮改饲任务155.6亩,折桥镇已完成粮改饲任务18亩,城郊镇已完成粮改饲任务10亩,累计完成粮改饲任务192.8亩。

记者:马庆贤 韩瑞 黄钰 编辑:马孝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