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电商突围,聚美旗下有哪些“流量明星”?

2015年前后,互联网和移动端的普及率在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流量获取成本和难度开始不断加大。

彼时的陈欧已经预见到了流量即将封顶,开始布局。聚美在母婴、影视等多个领域出击,先后投资宝宝树、《温暖的弦》和街电。

三年过去,流量环境愈发严峻。绝大多数流量被BATJ垄断,不少垂直领域的电商被动地开始扩展业务。

此时的聚美,在各个领域的投资已经初显成效,从垂直领域传统电商顺利转向多元化时尚科技公司。

从母婴到影视,多元业务展现盈利前景

聚美三年间的跨界投资,在2018年相继结出硕果。

2018年4月30日,聚美影视投资的都市剧《温暖的弦》在湖南卫视开播,首播收视全国卫视第一,全网播放量破两亿。截至5月27日收官,该剧全网播放量超过70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达41亿。

剧情热播期间,聚美再次造势,跟进内容营销等活动。许多观众在微博上晒出剧情里的聚美同款包装盒,表达了对聚美年轻化、时尚化品牌形象的认可。

有消息称,早在电视剧杀青前,版权就已经被湖南卫视和腾讯高价买入。也就是说,投资方聚美在剧集热播前就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这不是聚美在影视领域第一次尝到甜头,早在2014年,聚美投资《女人公敌》时,就已经出现了片中提及产品全部销售断货的情景。从那时起,聚美就已经将电视剧划为了公司获取高性价比流量的重要途径。

跨界影视圈的同时,聚美在电商领域的延伸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2015年,聚美宣布与母婴品牌宝宝树合作,在各自擅长领域结合。一年后,宝宝树结束亏损实现盈利。

截至2018年5月,宝宝树估值已经涨到了150亿元。聚美在售出4%股权后,此项投资增值超过6亿人民币。而聚美的股价上涨超过10%。

6月,宝宝树获得阿里入股,随后宣布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估值上升。一同上升的还有仍手持“宝宝树”股份的聚美。

2018年4月,聚美发布了它上市第四年的财报。财报显示,聚美2017年的网站成交金额达到66亿,营业利润为9500万元,电商业务保持着稳定的盈利。

投资街电,打造流量池助推转型

聚美在母婴、影视领域的盈利,印证了陈欧在多元化转型道路上精准的眼光。在不断的跨界中,聚美也获得了宝贵的流量。

2017年,聚美宣布3亿元投资街电,进入方兴未艾的共享充电宝市场。街电的投资很快就有了回馈。6个月后,街电宣布在多个城市实现盈利。有业内人士计算得出,按目前的流量数据,街电在2018年将会有极为可观的盈利。

在形成稳定现金流的同时,聚美还因为街电的爆发拥有了庞大的线下流量。2018年3月,街电开始稳居支付宝线下支付订单top3。此时,街电日订单峰值突破120万单,拥有超过6000万用户。相对一年前,用户数已激增了60倍。

随后,有媒体报道指出,街电在共享充电宝领域占据超过80%的市场份额。而巨大的共享充电宝市场背后,连接的是海量移动端用户。

相关机构分析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在2018年将达到创纪录的13亿人次。超过两

小时的手机日均使用时间,意味着充电宝将成为刚需。

这也是聚美正在聚焦的重点之一。2018年以来,街电不再仅仅出现于商场,也开始陆续现身机场、医院等客流量更大的高端公共场景,以吸引更多流量。

街电庞大的线下流量最终将与线上场景融合,成为聚美新的流量入口。而不管是影视还是街电方面的导流,最终都能帮助聚美打破垂直电商流量封顶的桎梏。

事实上,聚美始终没有放缓多元化转型的脚步。最新一次的改版中,聚美优品将名字更改为聚美,app首次出现了短视频、社交化等引流新元素。

“不只是优品”中,不难看出聚美转型的多元化决心和可期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