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取消編制之後,人事關係如何處理?

櫻桃的家家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明確取消編制的,除了生產經營類和公益二類部分事業單位改企外,還有高校和縣級以上公立醫院。

1、改企後取消編制: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中的收費、營利、中介等非公益服務職能,和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企,如果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將回收統籌使用。如果是自收自支類編制,或者是自定、自籌類事業編制,將全面取消。不管是回收還是取消,編制消失後,人員也跟著分流。一般來講,正式職工會隨被分流到其他事業單位,原有待遇不會發生大的改變。而自收自支類合同制管理人員,則會隨單位改企後自主擇業。

2、高校和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取消編制:2017年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明確規定,高校和縣級以上事業單位保留事業單位屬性,取消編制。目前,這類事業單位改革只是在試點,陝西省試點公立醫院改革。編制取消之後,全面實行聘用合同制管理,人社、財政、衛生和醫療單位會根據不同的崗位制訂不同的工資標準,按照實際業績,並結合公益服務效率等社會因素,確定具體收入水平,全面實行同一崗位,同工同酬,多勞多得,完全按照技能水平和績效考核確定收入待遇,實現高校和公立醫院人員競聘上崗、擇優選拔、

公平競爭、自由流動。


真寧腔調


事業單位改革成了近幾年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也使得不少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人心惶惶。

是啊,事業單位改革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年4月初,中央就巳經確定了一張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時間表,共涉及到超過126萬個機構,4000餘萬人。2015年底,國家巳經完成了對事業單位的改革分類。

改革後,按照社會功能不同將事業單位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公益三類三種類型的事業單位。也就是從2015年開始事業單位就開始不斷的進行各項改革。

所謂公益一類,就是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之後劃歸或轉為行政機構;

所謂公益二類,就是有能力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主要涉及高校和公立醫院),改革之後逐步轉為企業;

所謂公益三類,就是承擔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繼續保留事業單位序列,並且強化公益屬性。

對於事業單位來說,用人制度的轉變是勢在必行的一個改革政策,也就是說,其中有兩類將會失去事業單位的編制。

那麼,取消編制之後人事關係又會如何處理呢?

在事業單位的三個分類中,屬於有承擔行政職能的劃歸或轉為行政機構,在取消編制之後很有可能會向公務員靠攏,人事關係自然也會隨之調動。屬於承擔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由於會繼續保留事業單位序列,只不過要強化公益屬於,也就不存在什麼人事關係處理的問題。

在三類事業單位中,人事關係最矛盾的屬於第二類,主要涉及公立醫院和高校。因為他們有能力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將逐步轉為企業。而對於事業單位來說用人制度的轉變是勢在必行的一個改革政策。由原有的聘用制變為合同制,而這個合同應該不會和一般企業的勞動合同一樣,對大家的收入待遇也不會有影響,所以想考事業單位的也沒必要為此而擔心。


葉公來幫忙


不順,長久以來,“工人身份”一直是困撓本人發展的一個難題、瓶頸。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王候將相寧有種乎?今黨組織英明,耕作農民亦能選拔委任公務員,日新月異,此舉有如久旱逢甘,校其致對,爽哉!和諧社會,人人平等,望此改良政策,惠及吾等”。工作之餘我總在思索,“工人身份”怎麼就這麼囹圄難表?

目前事業單位人事制度,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原來的幹部和工人身份管理將轉變為崗位聘用管理,這是我國曆次人事制度改革以人為本的一個好開端,好比為在各個工作崗位上有些能力、想幹事的“工人身份”人員鬆了綁。“破框扶正、名副其實”在即,為此,改革方案既出,重新給予了本人“進步”的希望。

針對本人的實際問題,相關的政策文件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國人部發[2006]70號)和《(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實施意見》(國人部發[2006]87號)都有規定,如按以往身份管理思想進行改革定崗的話,本人“工人身份”應列入工勤崗位管理,其實“工人身份”並不等同於工勤崗位,(工勤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維護、後勤保障、服務職責的工作崗位)如這樣定崗有悖於改革的初衷和目標,因為本人長期從事的工作與工勤無關,明顯與事實相悖。在以上的文件中均有崗位設置變更的條目,也就是說允許事業單位在編的任何身份工作人員按實際工作需要確定崗位,這正是本人冒昧向領導申請轉變身份崗位的原故。

根據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理念和人事制度改革用人精神,鑑於本人長期從事的工作崗位特性,按照承認事實原則,懇請領導給予本人轉換為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或專業技術崗位。


華容道雙巷


憂心忡忡嗎?不見得,不管幾千的萬都好,最終的走向不會是放任不管,議論紛紛的人可能連事業的頂都靠不著邊,好象那些人消失了就你天下那樣期待著,等等吧,再推進再深入去人性化的改革,它都是以人為本,老的體制要改變是發展的必然,而不是讓人因改革而造成社會不安,幾千萬的事業人員是國家的主人,他們有些人為這個社會貢獻了年華,改革因此而生,改革因此而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