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为什么最后是老四赢了?因为康熙用了排除法

九子夺嫡,是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事件,这九位皇子分别是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祯,最后以老四胜出,在康熙去世后即位,成为雍正皇帝。

九子夺嫡,为什么最后是老四赢了?因为康熙用了排除法

其实,原本老二是皇太子,不应该存在九子夺嫡的事情。不过因为康熙活的太久,太子身边早已经形成自己的势力,结果出现了继承人对皇权威胁的尴尬局面。公元1708年,康熙废黜了老二的太子之位,自此诸位皇子看到了夺嫡的希望。

九子夺嫡中,康熙划出了两条高压线,谁碰谁出局。一是不准威胁皇权,尽管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二是不准自相残杀,康熙不愿看到儿子们手足相残。纵观整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九子夺嫡,为什么最后是老四赢了?因为康熙用了排除法

第一阶段:太子初废到太子复立

老二被废之后,老大蠢蠢欲动,被康熙斥责“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后,转而推荐老八为太子;老三则向康熙打小报告,说老大请人施法诅咒老二;老四则为老二求情,除此之外,再无记载。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还搞了一次民意调查,要求群臣从诸位皇子中举奏一人为太子,结果老八胜出。

这个阶段的交锋结果:老大倒下,被终生圈禁至死,理由是欲杀手足;老二复立;老三被圈禁又放出;老四被圈禁又放出;老八被圈禁又放出,削除爵位,理由是势力过大,威胁皇权;老十三是老四的支持者,终康熙一朝,未得封爵;老十四挨了几十大板,原因是死保老八。

九子夺嫡,为什么最后是老四赢了?因为康熙用了排除法

第二阶段:太子再废,老八被斥

公元1712年,老二被告发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再次被废。康熙并且表示,谁再提复立太子,就是死罪。而老八也被康熙公开斥责,《皇清通志纲要》记载:党羽甚恶,阴险已极,即朕亦畏之。”“朕深知其不孝不义行为,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义绝矣!

这个阶段的交锋结果:老二倒下,不可能再为太子;老八的势力遭到重创,明面上也退出了夺嫡的舞台,改为支持老十四,如果老八还想当皇帝,只能通过非正常手段。自此,九子夺嫡只剩下老三、老四、老十四还有机会。

九子夺嫡,为什么最后是老四赢了?因为康熙用了排除法

第三阶段:老四PK老十四

老三多以学者的形象出现,势力不能与老四和老十四相比。孟光祖事件之后,虽然老三不受牵连,但也被划出了夺嫡的圈子。所以,这时候的九子夺嫡,只是老四和老十四,这对同胞兄弟的较量。相比老十四而言,老四有三大优势:

1.老四势力并不明显,对皇权构不成威胁。而老十四从始至终都有“八爷党”的标签,受康熙忌惮。

2.老四在内忠孝,在外冷面,从为君的角度来说,综合素质高。而老十四更像个愣头青,为了老八还顶撞过康熙。

3.老四实力更高,有两大重要的臂膀,一个是九门提督、步军统领隆科多,关键时刻可以控制京城。一个是四川总督年羹尧,正好掐着老十四大军的后路和后勤。

九子夺嫡,为什么最后是老四赢了?因为康熙用了排除法

因此,九子夺嫡以老四胜出也不奇怪。有人认为,康熙因为见弘历聪慧,有隔代传位之意,其实并不然。那时弘历才十二岁,如何能看出“明君之象”?传位毕竟不是儿戏,而且那个时候,已经是康熙六十一年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皇清通志纲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